让国粹迸发新的能量

  • 作者: 张垚仟
  • 编辑: 董方婷
  • 来源: 文学报
  • 点击: 1892

时间: 2022-06-20 10:08:15

  从《一壶乾坤》到《布衣壶宗——顾景舟传》,十几年来,作家徐风笔耕不辍,以饱含深情的笔墨书写家乡宜兴的紫砂文化。今年4月,徐风新著《做壶》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他围绕紫砂写就的又一力作。

  6月12日,《做壶》新书首发式在宜兴雅达小镇雅达书苑举行。首发式以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汪兴国、广东省作协副主席谢有顺进行线上发言。中国作协副主席格非、作家苏童、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李晓愚、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社长张在健等出席现场活动。出版人、作家杨葵担任嘉宾主持。

  自2017年夏天起,徐风便随顾景舟的衣钵弟子、陶艺家葛陶中一同“制壶”。葛陶中用妙手复原紫砂古法制壶技艺,而徐风在一旁观察记录,以文字制 壶,历 时 三 年,终 于 有 了 这 本《做壶》。徐风表示,希望能够通过新书让不懂壶的人看懂做壶的奥秘,并且生出许多意趣和怀想;让懂壶的人读后也觉得受用,从中获得他们之前没有的视野和认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与器之间的关系是中国文化的根本命题之一,在李敬泽看来,徐风写紫砂壶实际上就是在回应着中国哲学中道与器的命题,“徐风将道落实到紫砂壶这个器物中,落实到一双手上、一条泥巴上,从一双手、一条泥巴中见出道。徐风在做壶中将道写到了极致。”

  施战军认为,一流的文学作品是自然、人文、修养、性情的结晶,徐风的《做壶》堪称“通人写大匠,神笔造天衣。俱是辛苦得,共为源流计”。

  格非表示,《做壶》是让我们理解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尝试和实践。除此之外,徐风在梳理紫砂壶发展历史的同时,也从微观角度探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史。

  汪兴国说,徐风最可贵的是他对紫砂文化、江南传统文化的深情挚爱,他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宜兴及其孕育的紫砂文化倾注了一生。从一把把紫砂壶切入中国人的生活肌理,以文学之笔回归中国人的精神本源。用文字做一把壶,把最大的“真”还给真,徐风由此达成了古与今、技与艺、传与承、守与创的沟通与联结,完成了独具个人色彩的中国式表达与书写,这也使得徐风成为文学苏军中别样的一道风景线。

  在苏童看来,真正的国粹的精神能够在各个时代和各个语境迸发出新的能量,紫砂壶这一中国重要的文化符号,并不需要过度宣传但不能固步自封,而徐风的写作成功地寻找到紫砂壶新的生长点和新的诠释渠道。

  谢有顺认为,徐风写完顾景舟之后,又对话其弟子葛陶中,细述做壶之细节、心事,这种技艺、时间、心力、热爱的奇妙结合,生动地诠释了何为以器启道的中国美学。

  李晓愚从《做壶》的字里行间看到了徐风的自觉和担当:用自己的思考和文字激活传统文化,“徐风并不是传统古法的搬运工,在书中有很多他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传统不是客观的存在,传统的价值取决于现在的人如何去认识和理解它,我们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到达哪里,传统的价值就能够抵达哪里。”


(责任编辑:董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让国粹迸发新的能量,作者:张垚仟,来源:文学报,来源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18/c403994-32449934.html)

上一篇:“红楼梦宇宙”需要下一个红学周期来完成

下一篇:作家艾伟沉潜五年写《镜中》剖解四个人物隐秘的罪孽





相关内容

“十大语文差错”意义不只纠错

平平仄仄谱写成诗,一撇一捺都…

2024-01-05
“十大语文差错”意义不只纠错
红色文化为百年辉煌铸魂

历经沧桑,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

2022-02-28
红色文化为百年辉煌铸魂
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

2022-02-28
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意义
红色文化传承的意义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

2022-02-28
红色文化传承的意义
深耕红色文化的时代意义

新时代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

2022-02-28
深耕红色文化的时代意义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