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研学,火在何处?

  • 编辑: 杨飒
  • 来源: 光明日报
  • 点击: 48434

时间: 2023-08-22 09:33:58



  形态各异的稻草人、色彩艳丽的涂鸦稻笠,还有一幅幅韵味童真的山水水墨画……近日,在宁波市北仑区中国港口博物馆阳光大厅,一片美丽的稻田上,满目皆是孩子们精心制作的创意作品,这是中国港口博物馆万物启蒙研学营“获稻纪”的结业仪式。

  孩子们依依不舍,家长们也纷纷点赞:“已经连续报名参加了三四年,每一次都有惊喜,我们已经在倒计时,期待明年暑假的新主题了。”

  “万物启蒙研学营”是这几年中国港口博物馆全力打造的一个科普品牌,每年,研学营的报名通道一开启,名额就被秒杀一空。自2016年开营以来,每期研学营都会选取青少年身边的物品作为主题。竹子、茶叶、瓷器、丝绸、水稻……一批批孩子走进博物馆,走向大自然,走进中国文化。

  今年,他们走访杭州八卦田、良渚遗址、慈城年糕馆、王升大博物馆、中国港口博物馆等探究场域,跟随宁波市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重溯人类稻作文化历史进程,获得了与“稻”共成长的体验。

  “博物馆教育并不是简单地传递现成的知识,而是传递一种能量,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去思考、去联想,自发寻找答案,训练他们‘格物致知’的思维方式,进而培养他们面对未知世界的态度。”中国港口博物馆社教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刘齐认为,博物馆研学,要“研之有物”“学而广博”。“博物馆研学的目的,不是‘打卡’拍照的旅游,也不仅是提供托管服务,而是要让年轻一代明白,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有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近些年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其中也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都被缩影于文物当中。因此,博物馆研学,就是要从文物中学习这些文化。”


提前做功课,不止于“观”,更在于“研”


  今年一票难求的南京博物院成为孩子们暑期研学的重要一站。南京博物院社服部副主任高梦琛介绍,2023年暑假,南京博物院依托基本陈列和临展,结合公众需求,采取“分众教育”理念,策划了不同主题的社会教育活动。基于常设展览,南博为青少年长期开设“博物院的萌兽”和“跨时空的艺术”两大主题系列课程。此外,“暑期,‘不止于艺:威廉·莫里斯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展’正在展出,配合临展我们推出了‘自然之美’夏令营、‘博物·自然’系列课程、专家导赏等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观展的同时,还能获得多元的知识体验”。

  山西省语文特级教师刘补明认为,研学是升级版的“游学”,在博物馆里研学,不止于“观”,更在于“研”。在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要注意选取适合青少年当前认知水平的项目来设计研学,强化与课堂学习的互补及融合,注意实践性、体验性、趣味性和研究性的结合。

  “当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那些资源性、实践性、探索性极强的课题难以很好解决时,就要注意发掘博物馆资源,实地进行考察和研学活动。例如在进行关于地质构造或地质资源教学时,若能深入地质博物馆研学,完成相关探究活动,定能得到意外收获。”刘补明说。

  进博物馆要怎么研,如何学?刘齐给中小学生们提出建议:预先做好功课,在参观前要对前往的博物馆和主题活动有所了解,可以通过其官方网站或公众号,初步知晓它的发展概况、主要展览、重要文物等。最好做个观展计划或主要展品名录,便于在参观时重点关注,深入了解。

  “研学活动中,要学会聆听、询问、观察、体验、记录、宣介。”刘补明补充道,“至于怎么研学,则要量体裁衣,看身份角色、研学目标、组织设计和兴趣爱好。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研学目标,就要紧紧围绕目标主题按步骤展开活动;若是一个具体的学科行为,就要紧扣学科特点,突出任务驱动;若是一个广义上的文化考查,则应重在放开眼界,收集资料,兼收并蓄。”


多方合力,充分拓展“博物馆+”模式


  “八月份,南博‘快乐的暑假’非遗专题展演活动,专门设置了适合孩子们的‘偶遇童年’和‘戏聚童年’两个单元。”南京博物院非遗所副所长陈述知介绍说:“我们每年都会在非遗展演的类别、剧目、导赏形式等方面做一些策划和尝试。如果把非遗展演理解为博物馆的‘活态展’,那么展演过程中的导赏和互动体验也就成为了与之相配套的教育活动。动静结合,让孩子们的博物馆研学游沉浸感更强,获得感更多。”

  专家表示,充分开展好中小学生的暑期博物馆研学,需多方合力:首先,家长若能提前了解研学活动的内容,实现全过程陪伴,给孩子一些针对性的引导,孩子在活动中就更容易融入其中,在参与中收获新知识。其次,除了博物馆开办系列活动,把中小学生邀请进馆来学,还可以充分利用好博物馆的资源,与青少年所住社区开展合作,拓展“博物馆+”。

  为更好发挥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南京博物院2016年起就与南京多个社区陆续建立长期合作。2022年,南博打造了“博物馆+社区”共同体项目,与12家社区单位签署了共建协议,优化“博物馆+”模式。高梦琛表示,“暑期,我们为南京浦口、江宁、雨花等多个区的街道、社区送去展览及公益活动,为构建学习型社区发挥博物馆力量。‘博物馆+社区’共同体项目通过培养社区志愿者、策划社区博物馆展览、‘互联网+’等多种手段,促进社区实践与文化建设,让社区居民多维度共享博物馆资源,为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贡献南博力量。”


(责任编辑:杨小西)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博物馆研学,如何研之有物、学而广博,作者:杨飒,来源:光明日报,来源地址: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3-08/22/nw.D110000gmrb_20230822_1-13.htm)

上一篇:叩问5000多年前的“智造”之谜

下一篇:央行将发行中华传统瑞兽金银纪念币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内容

央行将发行中华传统瑞兽金银纪念币

记者9月13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

2023-09-16
央行将发行中华传统瑞兽金银纪念币
走进千年古羌寨

岷江上游杂谷脑河畔的高山峡谷…

2023-09-20
走进千年古羌寨
“曹雪芹在京遗迹地图”亮相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与北京的…

2023-09-21
“曹雪芹在京遗迹地图”亮相
香港推出多项精彩活动迎中秋

由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

2023-09-25
香港推出多项精彩活动迎中秋
数字技术赋能 文化绽放华彩

科技的力量正让更多收藏在博物…

2023-10-07
数字技术赋能 文化绽放华彩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