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小作家》中学生作文赏析:《致已故的时光》
- 作者: 卿沛林
- 编辑: 王克麦
- 来源: 本站
- 点击: 1100
时间: 2023-08-30 08:28:42
作者:卿沛林 13岁 七年级
辅导老师:盛合意
奖项:二等奖
原文:
回首匆匆那年。故乡炊烟生火燎,池边三伏大树照,已故时光一去老。
那年,我独自走在故乡的小路道上。看夕阳洒了一地的旖旎;闻水稻盖了一方的稻香;听夏蝉奏了一曲的鸣章。而我脚下的这条小路道呢!坑坑洼洼的,怎能不让行走的人们和行驶的车主人心情不悦呢?就连那刚吃饱青草的牛儿,都不屑地“哼哼”几声。但这些坑经过雨水的灌溉后,贮蓄了许多雨水。村里的小孩儿不顾自己的裤脚被溅湿,猛的一脚踩下去,水花四溅,溅起有两三米远。倘若,你要是不幸地穿着白衣裳儿,那可别提有多遭殃,童心未泯的我自然抵不住那“洁净”样的水坑诱惑。我还是如小时候一样,爱往水坑的中心去踩踏,可能,岁月带着我的体重噌噌往上涨。又可能,长大后,肩上背负的“重担”太多。才会让我踩出来的水花比小时候的更高、更远。
之后,在这条路道上留下了我的足迹,只不过,它被时间的尘土和“淘汰”的枯叶所掩埋住了。再沿着路道的两边走,我时时刻刻无不注意着脚下,有着太多新生的嫩芽,嫩得就像新生的婴儿一样天真无邪,怎能让人心怀恶意呢?路上的野草“生生不息”,即使,被过往的人们无情地践踏,被来往的车辆狠狠地碾压。但它也依然不失仪态,还在尽情地舒展春天特有的洋意。百草丛中带点花,抬头一望,这里就像是绿的“殖民地”,自上而下全都是绿色。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花儿全都害羞地躲藏在野草下面,在野草的庇护下才能不那么的引人注意,不轻易地受人采摘。这里的花只有一种,就是小雏菊。花虽只有一种,但花的颜色却一次次地让人惊艳。常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人在有着花朵般绚烂的年纪,就应该好好珍惜。即使,是身份不那么“高贵”的一朵野花也要活得漂亮。
一年之中最热的三伏天到了,万物生、万物燥。风拂过、云飘过。故乡有三口井,井边各有几棵竹子,这些竹子全都上了年纪,泛着枯黄色的枝叶和干硬的外表,自然不能像清晨雨后的竹子般的翠色欲滴。小时候,我只要在井口边,那必定就是在捉虾米。从家里随便拿出几个塑料杯,却是常伴我童年的“捉虾神器”。用塑料杯沿着井口边,你要是不怕衣服被浸湿的话,可以将塑料杯放下去点,我们这儿的虾米,生性斗猛。所以,它看到透明的塑料杯时,会把它看作要来跟自己干架的敌人,就进了杯子里面去攻击它“所谓”的敌人。
现在,国家日益强盛起来了,民众的生活也得到了保障。地方政府派人去修故乡的小路道,古井旁边的枯竹子。等我再次回到那里时,路道表面变得平缓,两旁还装了崭新的路灯。我坐到井旁边时,我又看到夏天的“无限生机”,由从前的几棵枯竹树到现在的密布青林。暖阳不比骄阳燥,微风刚刚好,白云过林梢。
这年,我独自走在故乡的新路道上。看着脚下的路道,我便不由自主地想到已故的那条道。那是,一条通往我童年的小路道,小路道上的坑洼是时光来过的痕迹。但它被埋藏在这新路道之下,还“顺手牵羊“我的童年时光一起埋葬。
又是一年三伏,骄阳更傲,蝉鸣不断。烦琐怨与聒噪声,尽在那片青林下化为乌有,风吹起,让枝桠在时间里起舞。想起几年前,我在枯竹下写文章。听过百鸟鸣,闻过百花香。下笔如有神,灵感无尽头。它被新生的“生命”所替代,逐渐淡忘在记忆的长河里。“老弱病死"乃自然之道,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不可挽留的已故时光啊。
作文点评:
这篇作文描写了回忆故乡的情景,表达了对已逝时光的留恋和对岁月变迁的感叹。作文采用散文的形式,以故乡的小路、水坑和井旁竹子为线索,展示了作者在故乡的童年时光中的点点滴滴。整篇作文通过描绘故乡的小路、水坑和井旁竹子,以及对野草、花朵和季节变迁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具有浓郁的乡土情怀和感伤意味。
作文征稿:
全息作文网首页点击【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专题页面,直接注册、参赛,按照提示提交作文作品。
(责任编辑:王克麦)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