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几种传统山水画技法,你也能够成为大师!
- 编辑: 少儿画苑
- 来源: 全息美术
- 点击: 228065
时间: 2023-10-19 14:28:29
传统山水画的技法主要集中在山石的皴法上,这些皴法包括荷叶皴、披麻皴、解索皴、乱柴皴、牛毛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折带皴、卷云皴、雨点皴和豆瓣皴等等。这些皴法在山水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表现山石的纹理和质感,以及画面的明暗和空间感。通过不同的皴法,画家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主题。我们将其概括为三大类:
线皴,以披麻为主,可展示景色的纹理和细节。面皴则以斧劈为主,可表现山石的坚硬和立体感。点皴则以豆瓣、雨点为主,可增强画面的质感和层次感。
(1)披麻皴,也被称为线皴,以其如披开的麻披状线条而著名。这些长线条的表现形式可以充分展现山石的明暗凹凸,强调结构的充实和脉胳体积感。特别是在江南地区,这种皴法常被用于描绘那些树木密集、土壤松软的山石。它的用笔微带交叉,笔法细腻但又不失自然之感。 短而松散叫解索皴。 梗直而乱叫乱柴皴。 细而短叫牛毛皴。 上述三例属线皴类。
(2)斧劈皴是一种特别的面皴,通过用笔如斧劈木的痕迹来展现山石的坚硬质感。斧劈皴能够很好地体现花岗石和人工爆破后山岩的特性。使用大斧劈皴时,先用笔肚向下着力,横卧在纸上迅速扫过,使笔锋略带飞白,这样可以更好地表现山石的阴背面。而小斧劈皴则通过扁笔进行挑剔状的描绘,同时也有一些勾勒的作用。
(3)雨点、豆瓣皴(点皴):斧劈般笔锋,也称为小面皴。这种技法适用于表现大山和群山,比如烘托出苍翠色调,使画面呈现出山林葱郁之感。在动笔前,需要明确描绘出轮廓、态势以及明暗、虚实、疏密等变化。横笔点又称为米点,适宜画云山;直笔带有扁锋则被称为豆瓣皴;直笔点也被称为雨点、钉头和芝麻皴。上述内容属于点皴这一大类。
古语曾云“树分四枝”,意味着树木的形态具有立体的变化。自然界中,树木的形态千差万别,不同种类的树木拥有自己独特的性质与优美的姿态。树的美主要表现在干(包括大干和小干)、枝、叶、根的相互配合和错综复杂中。树的主干和分支与叶子和根之间形成了美妙的和谐,塑造了各种各样的树形美。一棵树的美,简单来说,就是抓住它的美丽之处,忽略其不足。
1、抓势: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探讨抓势:立、平、园。首先,立势指的是树干的竖立状态,树枝向上生长,在此状态下求变化。其次,平势是指抓取其平整之处,舍弃不平整的部分,如松树的枝条在变化时要保持平中求园直。最后,园势是指在园中寻找不园之处,以寻求变化。
2、在树的结构上,主要看其主干。一棵树令人惊叹的往往在于其独特的一两处。如果画一棵树,必须着重抓住关键的一两枝,不应追求平衡或对称。最为决定生动感的,是那旁出的一两枝。所有分出枝叶的地方,都应有结状以显示生命感,这是表现事物常态的关键。
3、运用枝干的相互穿插,巧妙安排疏密,创造出空间的深度。虚实效果可通过笔画的增减和浓淡来呈现,就如同书法中“挑夫争道”的笔法一样。同时,要注意整体的黑白平衡,不要把画面分割成平均、匀称的小块,也不要过于死板地填充空白。在画小枝条时,眼睛要盯住空白处,注意小枝条间的空隙,不要把它们全部堵死。
笔墨技巧是中国画的重要表现手法,古语有云:“无笔无墨不成画。”只有墨而没有笔,画面就会缺乏立体感,显得平、软、灰、肉。反之,只有笔而没有墨,画面就会缺乏表现力。在运用笔法的同时,其实也在运用墨法。墨的效果是通过笔的运用来呈现的,而笔的轻重缓急也是由墨的浓淡干湿来体现的,因此笔墨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宋代韩拙曾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
运笔不仅要勾勒出物体的形状,还要表现物体的质感。线描是中国画的主要特点和主要表现手段,中国画中的“线”是有生命力的线,是能够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的艺术线条。因此,运笔的技巧对山水画的表现力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山水画的基本技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