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复活”约五千年前南佐聚落遗址
- 编辑: 梁军
- 来源: 新华社
- 点击: 62129
时间: 2024-02-26 11:25:19
新华社兰州2月22日电(记者梁军)躺在展厅里残缺的陶人,在数字化虚拟复原后恢复全貌,还伴随音乐跳起祭祀舞蹈;戴上VR眼镜,古人取火做饭、烧制陶器的场景尽收眼底……
在甘肃兰州,技术团队用数字化“复活”了南佐遗址。丝绸之路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智能数字重构项目部经理王昱鸥说,根据考古发掘报告和专家观点,技术团队推断出陶人的原始样貌后,根据人物特点进行复原。
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是一处距今五千年左右仰韶晚期至庙底沟二期的高等级大型聚落遗址。现有考古资料证明,南佐遗址“外环壕”内面积约有600万平方米,是距今约五千年前最大的聚落遗址之一,大型宫殿式建筑F1建筑面积达800多平方米,其中室内部分就达到630平方米。
“复原这样一处大型古遗址,需要做大量的走访和细致入微的考证。”王昱鸥说,技术团队考证历史文献,与专家交流后,前往南佐遗址考古现场开展田野调查,获取了气候环境、地理环境等重要现状信息。
在田野调查过程中,该团队使用了高精度北斗卫星定位,用全景相机采集信息和无人机倾斜摄影,为后期场景复原搜集了遗址及周边环境的多维信息。通过对文献、图片、影像等信息的归纳、分析、编码,并与参数化的古建构件、历史场景形成可联动的多元参数信息库,实现了文化遗产复原的全景呈现。
记者看到,虚拟画面以两个陶人为故事主线,逐步展现了先民生产生活和祭祀场景,还原了黄土高原约五千年前的自然风貌,也生动复原了大殿内部结构。
近两年,数字化频频用于复原重现历史文化遗迹。2019年起至今,王昱鸥和团队先后复原了甘南八角城、庆阳大顺城等历史文化遗产。王昱鸥说,下一步,他们将围绕数字文物的全生命周期,植入历史空间与时间等多维信息参数,以智能算法为支持,真实再现历史遗迹的特定时期原貌。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新华全媒+|数字技术“复活”约五千年前南佐聚落遗址,作者:梁军,来源:新华社,来源地址:http://www.news.cn/info/20240226/b4841e267a264382a0684642d824579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