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易经》为源泉 埃塞画家在创作中传播中国文化

  • 作者: 刘方强
  • 编辑: 王翔
  • 来源: 新华社
  • 点击: 1147

时间: 2024-04-11 14:09:02

  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4月10日电(记者刘方强)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中心的一家画廊里,50岁的艺术家达维特·穆卢内站在画布前,全神贯注地临摹着古汉字。他以中国《易经》为基础,花了一年时间创作了包含64幅画的系列作品。

3月18日,达维特在临摹中国古汉字。新华社发(迈克尔·特韦尔德摄)

  达维特日前在这家名为“非洲艺术雕塑空间”的画廊里告诉记者自己对《易经》的体会。他说,这部中国经典作品以大自然的多种元素为基础,“解释了自然的智慧”。

  达维特创作的64幅画分别代表了《易经》的64个卦象,描绘了人与自然的日常互动,并包含了卦名的英语和埃塞官方语言阿姆哈拉语翻译。

达维特以《易经》为基础创作的一幅作品。新华社发(迈克尔·特韦尔德摄)

  虽然达维特不会说中文,但几年前经好友、画廊负责人戈萨·奥达推荐阅读了英文的《易经》相关读物,立即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了更好地进行创作,达维特与朋友通过互联网获取了更多关于《易经》卦名汉字的信息。他惊奇地发现,埃塞俄比亚和中国的古代文明、文字书写以及两国人民对待自然的态度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比如,中文和阿姆哈拉语中“太阳(日)”的书写就十分相似。

达维特站在自己最喜欢的一幅作品“谦”字前。新华社发(迈克尔·特韦尔德摄)

  达维特印象最为深刻的卦象是“谦”和“咸”两卦,分别翻译为“谦逊”和“相互影响”。在这位艺术家眼里,古老文明的传承有助于两国的繁荣发展。

达维特在摆放自己的作品。新华社发(迈克尔·特韦尔德摄)

  “这本书是基于中国古代哲学家对自然规律的全面观察,它指导了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以获得好运和避免不幸。”他说,埃中两国对当今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易经》有助倡导良好的生活方式。

  达维特进行创作的艺术空间自2023年5月开放以来,常有埃塞中小学生、当地艺术家和华人前来参观,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打卡点”。

达维特站在自己的作品前。新华社发(迈克尔·特韦尔德摄)

  “我们会用当地语言向参观者介绍《易经》的基本概念。在欣赏这些画作的同时,游客们将了解到中国的文化和审美,以及责任、孝道等美德,许多人因此对中国产生了兴趣。”达维特说。(报道员:亚的斯;剪辑:韩婧伊(实习生)、沈浩洋;编辑:肖涵(实习生)、袁原、鲁豫)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以《易经》为源泉 埃塞画家在创作中传播中国文化,作者:刘方强,来源:新华社,来源地址:http://www.news.cn/shuhua/20240411/6494d6ed76a14fc48d791ab4e9a401bc/c.html)

上一篇:重庆:中医药美术作品展开幕

下一篇:传承发展民间艺术:金山农民画与陶瓷艺术尝试融合创作





相关内容

河南省新时代书画院会员招募活动开始了

河南省新时代书画院是经文化和…

2024-03-07
河南省新时代书画院会员招募活动开始了
领略百年前工艺美术的魅力

翻开书页,以水彩描绘的30种花…

2024-02-22
领略百年前工艺美术的魅力
赶“书画大集”享文化盛宴 第六届太和书画艺术节开幕

12月28日,中国书画艺术之乡&…

2023-12-29
赶“书画大集”享文化盛宴  第六届太和书画艺术节开幕
重庆黔江:传承非遗土陶技艺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重庆市黔江区把非遗项…

2023-11-13
重庆黔江:传承非遗土陶技艺 助力乡村振兴
甘肃省2024年高考艺术类统考报名考试时间公布

11月10日,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公…

2023-11-11
甘肃省2024年高考艺术类统考报名考试时间公布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