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小作家作文赏析 :举杯共饮 与君相识
- 作者: 庄佳颖
- 编辑: 王慧芳
- 来源: 未知
- 点击: 609
时间: 2024-10-18 09:07:49
作者:庄佳颖 14岁
奖项:特等奖
来源:《奔流·小作家》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
原文:
风揽孤月入梦,灯火阑珊处,捧上孤月清凉,嗅栀子花香。似从前人的诗中走过一遭,诗词中散发出的墨香,如痴如醉,眼看他们挥笔成章。
我这样死板的山也会为华夏诗词所哗然。
酒洒地,肆意洒落如饮酒人性格,品《将进酒》,无处不见的狂放不羁,正是作诗人的写照。
李白——绝代诗仙,满腔热血化为夜里举杯赏月的放荡不羁。酒意朦胧时,望月悲叹“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可他终究是李白,一个自由洒脱又狂傲自恃的诗仙,在此后便又乐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可惜偏偏一生自傲,并未意识自己的政治才能不甚好,于是他所以为的不为人赏识也终究是他以为。话虽如此,那个饮酒言欢又自由一生的他,却令我久久不能忘怀,正如那一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轻舟快船,如依我所见,甚是连轻舟都未曾拥有,不过是徒靠自己过的那万重青山罢了,李白的自由是他最大的无奈,他的才情早已被我铭记于心,所以每当听到有关他的故事,总会百感交集。
落笔成章,妙笔生花,千古流传间,赋中独有的豪情也不曾遗失。
苏轼——绝代诗神,以君子之坦荡,淡看凡尘的黯然。赤壁之下,客人吹箫叹人生短暂,苏轼却淡笑:“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三言两语间,客人便心情大好,一反方才的愁闷。乌台诗案的冤屈终究没能将苏轼的豁达抹去半分,短暂愁绪后他继续洒脱不群的一生。或许常人处他所在的境地便被荆棘缠身,可他并不,他自是寒风凌冽中怒放的雪梅,是干净的土地上一只孤零的玫瑰,于荆棘丛中做了那只愈痛愈是婉转鸣啼的荆棘鸟。那一夜的清风无人记起,他的孤傲之下,是他强大的灵魂,引领着我面对困难时不轻易低头。清风拂过,我似乎又看到了那只荆棘鸟盘旋飞过。
雄心壮志未酬,岂能安心?鼓乐吹笙,长江之前,澎湃的是道不尽的诉求。
曹操——绝代英雄,一颗满心壮志的热血之心,不记旁人的闲言碎语,只知终点仍在荆棘后。赤壁之战前,曹操慷慨激昂在滔滔江水前直抒心头之志:“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为一统天下,他不惧世俗的目光,无畏前方险路重重。后世多将他讲述成反面形象,我常想,若是他在世,会不会后悔走过那血染红的战场。但我想答案或许已经了然于心了吧,他是不会后悔的,他本就是一往无前的性子,何来后悔一说?直抒壮志的背后,是他一路走来道不尽的慨叹,他的雄才大略早已被望到。于我而言,他似乎更像苍鹰——悬崖边飞下亦无所畏惧。
再挥一笔墨,写尽孤月夜下思绪万千。这一夜的清风隐于心头,恰如那一捧清泉,带着孤月的碎影,斑驳陆离。
作文点评:
这篇作文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生动的人物刻画以及清晰的结构,成功地展现了作者对中华古典文化的热爱与敬仰,同时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文征稿:
全息作文网首页点击【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专题页面,直接注册、参赛,按照提示提交作文作品。
(责任编辑:王慧芳)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