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七】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 作者: 2855510
- 编辑: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639
时间: 2025-01-14 08:59:49
【二百三十七】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在克服重重困难后,2016年,康龙集团终于渡过难关,涅槃重生。现在,他们创新性地总结出的“百亩田千头猪”以地定养、农牧结合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被农业部确定为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资源化发展模式;2019年4月,“康龙模式”入选我国首个农业绿色发展绿皮书。
从年久失修的危房到宽敞明亮的楼房,从一贫如洗到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这是昔日的贫困户樊民召做梦也没想到的生活。
年近50岁的樊民召是宝丰县大营镇人,几年前,在产业扶贫行动中,他和妻子被招入康龙养殖公司上班。由于踏实肯干,现在二人年收入达10万元。去年,他们还在县城买房,成了地道的“城里人”。
致富思源,王世杰带领康龙集团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入脱贫攻坚工程,通过“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创建了产业扶贫的“康龙模式”,其中“千头线+贫困户”模式,主要采取“户贷企用”和“企贷企还”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股本增收。
“千头线”简而言之,即“百亩田、千头猪、生态示范方”。具体来说,就是在100亩地里,利用两亩至3亩地建设猪舍,生猪在饲养过程中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经过无害化处理后作为有机肥,就近用于周边的农作物种植,在实现绿色循环农业生产的同时,激发带贫扶贫效应。目前,康龙公司通过50条千头线,带动贫困户1000余户,每年每户可分红3600-4000元不等。
此外,王世杰还创造了“特色林果+贫困户”“订单农业+贫困户” “技能培训+贫困户”等模式,并在全县26个贫困村开展“村企合作”,共同发展“千头线”项目,每年按入股的7%给予贫困村村集体分红。2015年至今,共给予贫困村集体分红1890万元。目前,“康龙模式”已被河南省扶贫办誉为“竖立在田间地头的扶贫车间”。
“小时候贫困的生活经历,父母对我的影响和父老乡亲们对我的恩情,都让我永远难忘,我富起来了,一个人富不算富,乡亲们不富起来,我心不安!”王世杰说。
据统计,截止2019年底,王世杰和他的康龙集团通过产业扶贫、公益扶贫、智力扶贫等,累计投入2.56亿元,有效带动39个贫困村、2100户贫困人口脱贫增收、脱贫致富。2018年,省委书记王国生到康龙集团视察调研,对康龙精准扶贫模式和精准脱贫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把钱花到该花的地方,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王世杰一直把这句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
我来自偶然,
像一颗尘土,
有谁看出我的脆弱。
我来自何方?
我情归何处,
谁在呼唤我?
天地虽宽,
这条路却难走。
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
我还有多少爱?
我还有多少泪?
让苍天知道我不认输。
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
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
我依然会珍惜。
——《感恩的心》
世界上有些坚强的人,他们自己既是燃料,又是火种。他们可以很容易的把自己燃烧起来,发出光和热。而另一些人却不然,他们自己是燃料,有发出光和热的可能性,但是,他们自己不是火种。他们只是木柴或煤块,需要有燃具把他们点燃,然后,他们才可以生热发光,而燃烧,而产生力量。
绝大多数的人都需要火种,去把自己引燃,而自己则缺少使自己燃烧的力量。
于是,这“火种”就成为一些人成功的必须 ……
这“火种”可能自动地来,但多数时间,需要我们自己去找。
划一根火柴,闪亮一下就熄灭了。但倘若用一根火柴去点燃一堆燃料,这些燃料却可以散放出比一根火柴大十倍、百倍、千倍,仍至无数倍的热量。
王世杰既是火种,又是燃料。他认为要提高职工的“燃烧值”,领导者首先得是一团无所不融的雄性烈火。只有这样,企业才会保持“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兴旺局面。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即使工资、奖金、福利等方面的作用发挥得再充分,也只能调动一个人工作能力的百分之六十,另外百分之四十则有待于领导者去挖掘引导。明智的企业管理者懂得,要经营好一个企业,得依靠全体职工的全部创造力,首先要让职工感觉到:这个企业有我的一份,企业兴旺我幸福,这个企业值得我爱。
王世杰说:“爱你的职工,职工就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
理解、尊重、体贴、帮助人,对于企业管理者自己不能孤立视为个人美德,而是优秀企业家应具备的必要素质。
王世杰把全公司职工都放在了自己心坎上。他认为全体职工都是自己亲爱的同志,没有远近、亲疏之分,他们的工作都应支持,他们的困难都应解决,他们的生活都应关心。他常常地谈起一位领导的一句话:“世界人口几十亿,我们能在一起工作是缘分。”要一碗水端平。要搞好工作,需要人去干,人是发展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在经济建设中,作为劳动力的人处于主体地位。因此,经济发展的速度,归根结底取决于人的作用的发挥,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人是有理想、有思维能力的高级动物,要开发人力资源,除了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外,还必须注意开发人的精神资源。
王世杰说:“职工是企业永恒的主体。一个企业,再穷、再困难,只要能创造人与人之间温暖、信任、尊重的气氛,那么,这个企业就有前途,有希望!只有舍得感情投资,才能换来凝聚力呀!”他信奉的一条规律是“无情的管理,有情的操作”。他眼里总是闪着激动的光芒。那光,映着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每当夜幕降临,这个远在闹市区的“职工之家”里,彩灯闪烁,欢歌阵阵,在婉转悠扬的华尔兹乐曲声中,一对对职工轻摇身子,翩翩起舞。王世杰还经常组织职工开展文体比赛,买来了足球、篮球,在职工宿舍楼前建起了高水平的灯光球场,运动场上龙腾虎跃。还经常举办拔河比赛,他亲自在场上当裁判。他把一些民间的艺术活动组织起来,在这僻静的地方组织这样的活动,可想而知,人们喧闹到了疯狂的程度,有时不得不叫保安来维持秩序。各种艺术形式如春兰秋菊,各擅其长。曲剧、豫剧、曲艺节目如春风吹面,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清新的时代美感,唤起了职工对这些乡音的喜爱。他们说唱兼备,风格迥异,有的轻松移步,表演自如,眼神、唱腔、响板同时做起,韵律谐美,字字传神,令人拍案叫绝。整个演出,既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有意趣横生的活泼节奏;既有粗犷、奔放、高亢的朝气,又有委婉、动情的优美旋律,丰富多彩,拂人心脾,令人心醉,流连忘返……
王世杰把职工当亲人,当朋友,尊重职工,依靠职工,处处事事想着职工。这些事情也许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正是这一片片绿叶和一朵朵红花才编织了人们心中的春天。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春天,使生命充满了活力和创造。
王世杰始终不曾忘记关心弱势群体,支持慈善事业。谁有了困难,他总是尽力给予帮助。多年来,他帮助、资助过的残疾人、困难户、学校、贫困大学生有数百人之多,资助金额累计达1000多万元。
王世杰带领广大职工艰苦创业,用热血和汗水浇铸出了一个现代化生态观光农业。但他没有满足,他有更大的目标和追求……
王世杰那一串成功的数字是用一个爱字写成的。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