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六十岁说【二百三十九】

  • 作者: 2855510
  • 编辑: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1487

时间: 2025-02-14 09:42:53

郭进拴|六十岁说【二百三十九】



   雷雨(王振羽)先生笔下的故乡,其实是一个被心灵放大了的故乡,是整个国家的缩影,是认识国家与国民的起点。哈佛大学著名学者王德威认为:故乡“是自特定的空间中追寻历史的痕迹,从时间的洪流里淘洗‘故乡’的精华”。 雷雨(王振羽)先生的文学故乡承载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厚重的特定时代与社会的全景图画。他把这种风俗图写得越淋漓尽致,离自己的故乡就越远;离大众的心灵世界就越近,离原生态故乡就越远。鲁迅笔下的绍兴,老舍的故乡北京,萧红壮阔的黑土地,陈忠实的“白鹿原”,汪曾祺的“高邮老家”,陆文夫的苏州小巷,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无不都是国家、社会、民族、历史的缩影。他们塑造的博大深厚的文学故乡,岂是小小的原生态故乡所能包容得了的!1921年的鲁迅,用俯视的目光回望自己那荒凉、封闭的故乡时,不禁痛心疾首,并希望“以揭出病苦,引起疗救者注意”。于是,我们看到了“阿Q”精神,看到了在“咸亨酒店”里挣扎的孔乙己,看到了“鲁四老爷”家中走投无路的祥林嫂,看到了那个“从小和我一起长大”却日益陌生的闰土哥。在“鲁镇”的这些人和物中,人们感受到的不是对家乡的思念,而是一个时代的压抑和悲凉,更是鲁迅无声的呐喊。 

    那个曾经愚昧落后的原生态故乡,殷殷回望之后,经过 雷雨(王振羽)先生的精心创作,脱胎换骨,凤凰涅槃,获得了新生。原生态故乡的人物、故事和景致已被彻底打碎,作家按照自己的审美方式,揉进众多的其他文学元素,包括民族的、城市的、社会的、国家的甚至是世界异域他乡的,并大量融入了作家个体对人性及社会的主观深刻感悟和理性思辨,最终演绎变幻为包含多种文化元素的浪漫或现实的精巧故事。故乡由肮脏变得洁净,由愚昧变得智慧,由丑陋变得美丽,由狭小变得宽广。从而,原始故乡经过华丽的转身,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美轮美奂异彩纷呈的文学故乡风情大画卷,如此的美丽鲜亮,光彩照人,如此的感天动地,流芳千古。我读雷雨(王振羽)先生的文章,印象比较深的是他写的名叫《石磨》《大柿树》《石坝》《五间房》的散文,表达着他对“故乡”的一种怀念和赞美的情愫。文字亲切真诚,我忽然感觉到原来雷雨(王振羽)的故乡一直这样美丽着,而且还会有更加辉煌美丽的明天,文章里对故乡寄予了美好的期望与祝福……

    雷雨(王振羽)在《石磨》一文中写到: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来到南京读书,不久,方才知道,这座城市还有许多名字,令我感到亲切的则是石头城这个名称,至于为什么,实在说不明白。班上有一同学,姓石,来自固始,他说,这个县有一雅号,叫“俏巴”,大概是好的意思。我一看他的大号,笑了?他问,笑什么?你叫石明礼?他说,是呀,这还有假?我说,看这个名字,一,你家一定是地主,二,你一定另外有个小名。他很惊讶:你怎么知道?我说,我们这个年龄,多少名字是红啊、东啊,而你是礼义仁智信、克己复礼之类,你家里有人念过私塾,还是孔老夫子那一套,能念私塾?能不是地主?但家里人一天到晚喊明礼,似乎不太口语化,肯定叫石头,或者石磙、石磨之类的,听上去结实,耐摔打,讨个吉利,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人的小名叫狗剩、狗留、拴住、栓成?石嘿嘿笑,不说话了。


    说人家是地主,实际上,我们家虽然不是地主,大概是上中农吧?现在许多人听到成份,觉得很陌生,有点不可思议的样子,殊不知,成份在当年把多少人搞得压抑乃至窒息,有把多少人弄得洋洋自得不可一世?我叔叔就经常说,成份这东西厉害啊,这不是要让地富反坏右都要断子绝孙吗?莫言好像自己家里也是上中农,为了极力摆脱这个魔咒,他的父母,他的祖父,他的哥哥姐姐,都做出了极大努力,看莫言的文字,尤其是他在部队终于可以不再回农村当农民的狂喜之状,远远超出他多年后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样的相提并论,也许有人认为是莫大作家矫情扭捏,但我认定他是出于真诚由衷,当年,成份这个东西真像磨盘一样压在我们心上啊!说到,磨盘,也就是石磨,也只能是殷实人家才有,我们家虽然不算太富足,但,石磨还是有的。


     在北方农村,最为欢快期待的日子,就是春节过年了,妈妈忙碌着给我们做新衣裳准备年货,蒸馒头,磨豆腐,宰鸡杀羊,更阔绰的家庭,还要杀猪祭祖之类的,一听到猪撕心裂肺的叫,就知道有人家要杀猪了。那时候,家里苦寒,哪舍得杀猪过年?能够买点猪肉回来,就是很了不得的舒坦日子了。深夜时分,妈妈在纺车前看不出是急切还是从容的纺线,爷爷则在一旁在小石磨上碾磨花椒之类的调料,味道说不清楚是浓香还是清香,有点麻麻的,微醺的,弥漫在空气来,氤氲开来,闻上去,感觉到年的味道似乎越来越浓了。小石磨,完全靠手推动,当然也是上下两层,下层固定牢靠,上层有一坚固的木棍在中间,石磨的直径大概也就一尺左右的样子,平时磨盘则固定在庭院里干爽清净的地方,静静地静卧在那里,没有人理睬它,它也摆出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很有点淡泊明志孤高自许的样子,木制的手推子或者挂在墙上,慵懒的人家也就放在磨盘上,小石磨很少派上用场,也就是过年时候,碾磨稀罕东西才用得上。爷爷慢条斯理地用手推着,细声慢气地讲着陈年旧事,感慨着人事的变迁,唏嘘时月的艰辛,妈妈也会偶尔插上一两句话,我趴在桌子边上就着油灯,一一目十行地看着早已经破烂不堪的《三国演义》。许多故事都已经记忆很模糊了,只是后来听妈妈反复说,爷爷多次讲过一个故事,大概是村西草门楼家里,地有上百顷,很是阔绰,老东家就觉得太多钱财留给子孙,很可能是一种祸害。老东家就大兴土木,造房盖屋,用的都是上等材料,设计也颇为考究,富丽堂皇之状,据说声动方圆百里,但巍峨轩敞的门楼之上却覆盖了一层草,意谓不要忘了根本。老东家总是担心工匠们偷工减料,便经常拄着拐杖,亲临工地巡视,不时这里摸摸,那里敲敲。有位工匠不高兴了,说道“老东家,请您不要闲操心了,我们做了几十年工匠了,也造过无数的深宅大院,但从没有倒塌过,没有砸过牌子,不信,你去打听?但是,再好的门楼,再好的宅院,屋主换人可是常有的事!”,老东家闻听此言,一言不发,转身离去!但这个故事却久久回荡,让我刻心铭骨!家人闲坐,灯火可亲,门外不知何时飘起雪来?爷爷会问:咋还不回来啊?话刚落地,门吱呀一声开了,爸爸一身风雪,从外面赶回来了,自然又是一阵忙乱,这个时候,爷爷会起身,带着我,到他的麦秸秆苫顶的偏房去歇息了。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六十岁说【二百三十八】

下一篇:郭进拴|六十岁说【二百四十】





相关内容

李清源《窑变》的重大突破

李清源,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硕士…

2023-11-14
李清源《窑变》的重大突破
为万千劳动者写真传神

本次《鹰城墨缘——马国强水墨…

2023-09-23
为万千劳动者写真传神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作品欣赏

8月7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

2023-09-14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作品欣赏
《奥本海默传》译者汪冰:奥本海默是一个内心有指南针的人

最近,由诺兰执导的电影《奥本…

2023-09-12
《奥本海默传》译者汪冰:奥本海默是一个内心有指南针的人
名作欣赏 | 冰心:我的老师(节选)

我从小住在偏僻的乡村里,没有…

2023-09-11
名作欣赏 | 冰心:我的老师(节选)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