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我的鳌头【三百二十二】

  • 作者: 2855510
  • 编辑: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7

时间: 2025-05-09 07:39:13

郭进拴|我的鳌头【三百二十二】


        牌坊上部用行楷横书“旌表儒童杨兰妻郜氏节孝”,右侧书“劲节光先代”,左侧书“贞心励后人”。从牌坊上注明的时间看,郜氏的事迹表彰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牌坊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据鲁山县张店乡邢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大利介绍,半坡羊村杨氏是该村大户,其男丁杨兰与距村2.5公里的郜沟村一女孩定有娃娃亲,但未等成亲杨兰即夭折,虽然如此,郜氏仍嫁入杨家。郜氏很能持家,她为丧妻的公公娶了后妻,生下一子。其后,杨氏家道中兴,出了不少人才。后人感念郜氏,申报朝廷,为郜氏立了牌坊。据说,为建此牌坊清政府还随同表彰给杨家30两银子,但据后人推测,建此牌坊至少也得二三百两银子,不够的钱应该是杨家出的,由此可见,杨家是很殷实的。杨氏节孝牌坊不仅反映了清朝时期当地的社会伦理习俗,也具有古典建筑的研究价值。牌坊上部有很漂亮的雕刻,内容是戏曲舞台人物,其特别之处是立体感特别强,凸出部分很高。据介绍,这种雕刻叫高浮雕,像杨氏节孝牌坊保存这么完整的高浮雕在我市很少见。除了牌坊,杨氏家族在半坡羊村还留有部分旧宅。其中主宅是一座一进三的院子,除后院废弃外,前两个院子现仍有村民居住。此宅至今仍保留了鲁山一带最有特色的建筑——门楼。人一进门,好像置身于一个方方正正的亭子中:四角有立柱,头顶有亭盖。其实这是一种错觉。据介绍,“亭子”与大门正对着的一面原先有门板,平时关着,这样人一进门不会一眼看到头,出入走两边,家里办大事如婚嫁才把门板打开。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我的鳌头【三百二十一】

下一篇:郭进拴|我的鳌头【三百二十三】





相关内容

风景这边独好

4月最后一天,是“奔流”文学…

2024-05-11
风景这边独好
奔流•散文 | 李密:八月桃熟来我家(外一篇)

初中二年级,经过一年的学习,…

2023-09-15
奔流•散文 | 李密:八月桃熟来我家(外一篇)
风雪夜归人

岁月的犁铧在沧桑的大地上耕耘…

2023-09-12
风雪夜归人
秋色无穷好

阳光里还有着夏天的意犹未尽,…

2023-09-08
秋色无穷好
郭进拴|蚕乡习俗

​千百年来,紧随农耕文明相伴…

2023-09-07
郭进拴|蚕乡习俗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