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三百七十一】

  • 作者: 2855510
  • 编辑: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205

时间: 2025-07-19 08:46:35

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三百七十一】


郭进拴|湛河春晓  

   湛河,古时称湛水,发源于平顶山市薛庄乡马跑泉村。自发源地,由西向东,流经市区,全长423公里,西自光明桥,东到新华桥的河段,全长3公里。 
  湛河公园,位于市区中部湛河两岸大堤之上,全长6公里,西至光明路桥,东至新华路桥,南北宽240米(水面宽80米),占地总面积72公顷(水面积24公顷)。1984年9月由原防护林带建成,是开放型的公园,游客可以自由出入游玩观赏。 
  湛河公园是平顶山市三大自然风景资源之一,园内利用水面,展开游水和划船等水上活动,形成动区;岸堤为休息的静区,有静有动,发展成了水上公园。在这三公里河堤上矗着五座桥梁,把公园两岸紧扣在一起;中兴路与湛河又因地制宜,将公园分成四个游览区,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园区,按四季景色布置,西端有沙滩浴场和彩虹桥,南侧有河滨公园和园中之园“逢春苑”。每个小区均有自己的主景和特色,即:春园(湛河南岸,中兴路西)、夏园(湛河南岸、中兴路东)、秋园(湛河北岸,中兴路西)、东园(湛河北岸,中兴路东),园界以林带相隔,按四季景观布园,加上厅榭的合理点缀,已成为典雅古朴的乐园。开源路桥头有江泽民同志亲笔题词的地质工作者纪念碑和大型雕塑。正如胡吉祥先生诗云: 

十里长堤四月天,
槐花如玉柳如烟。
清歌婉转笼中鸟,
白浪翻飞河上船。
名苑逢春开淑景,
丰碑有幸立平山。
休闲人摆龙门阵,
谈笑风声夸湛园。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曾从汝州市出差来到平顶山。一个平头小百姓,虽然没有进城赶考的喜悦,但一切还是感到很新鲜。 
         见到宽阔的大马路,比家乡的田间小道宽多了,路两边绿荫如冠的法国梧桐树,我兴奋极了!  
        文友陪我游湛河,站在湛河桥上,我指着桥下的河水问,这叫啥河,?文友说,是湛河。我没听清,听成了脏河。就说,怪脏的。那时的湛河五颜六色,矿上的黑泥水、绢纺厂的漂染水都排到了河里,河水一会儿黑,一会儿红,河面上杂草丛生,还有死猫死狗。我们在桥上看了很久,我说,不老美。因为河两岸还有乱蓬蓬的小槐树,给人留下很不好的想象空间。  
    1998年,,一场彻底改变湛河面貌的战斗打响了,全市上下积极行动,人人参与,上至书记、市长,下至出租车司机、个体户,甚至连中小学生都行动了起来,为治理湛河捐款、出力。经过这次整治,湛河彻底变了样。污水截流,河水变清,湛河两岸垂钓休闲的人越来越多,成了一道风景。两岸绿树红花,举步皆景,尤其到了夜晚,五颜六色的景观灯,缠绕着湛河大桥,倒映在水中,令人眼花缭乱。  
    一条湛河,见证了鹰城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的前进步伐。作为见证人,我们常常感到激动不已。弹指之间,这座从荒山野岭中拔地而起的美丽城市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风风雨雨。因为经历,所以感动,我常常这样满怀感动地凝望着湛河,祝她明天更好。  
    2000年,我调到了平顶山,这里成了我的家。我和妻子,儿子经常一同来游湛河。平顶山,青秀如诗,翩翩起舞;湛河水清醇似酒,汩汩欢笑,岸边绿叶沾襟,飞岚滴翠;漫步湛河两岸,高楼林立,道路宽畅,花坛相连,人流如潮。绿色的平顶山像进入芳龄的少女一样,不仅美在装束、容貌,而且美在质地,美在骨子里。她是那种清新明丽的美、温柔婉约的美,充满生命与青春活力的少女的美,她抖擞着翠色的新衣,激溅着绿色的浪花,凝成了碧绿的妆镜,以风姿绰约的神韵,饱含热情地笑迎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入夜,明月当空,银光如泻,星星在无际的天宇上闪烁着动人的光芒,湛河两岸的高楼大厦里,灯火通明,层叠纵贯,如海市蜃楼。天上圆圆月,水中月圆圆。河里河外,上下辉映,那闪烁的灯光、月光、星光,就像美人头上的金钗银钿,玉翠珍珠。灯光的倒影,像白色的绣球花,似红色宫灯,在河水中摇曳不定。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溱洧水城胜江南(散文)

下一篇: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三百七十二】





相关内容

风景这边独好

4月最后一天,是“奔流”文学…

2024-05-11
风景这边独好
奔流•散文 | 李密:八月桃熟来我家(外一篇)

初中二年级,经过一年的学习,…

2023-09-15
奔流•散文 | 李密:八月桃熟来我家(外一篇)
风雪夜归人

岁月的犁铧在沧桑的大地上耕耘…

2023-09-12
风雪夜归人
秋色无穷好

阳光里还有着夏天的意犹未尽,…

2023-09-08
秋色无穷好
郭进拴|蚕乡习俗

​千百年来,紧随农耕文明相伴…

2023-09-07
郭进拴|蚕乡习俗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