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三百九十】

  • 作者: 2855510
  • 编辑: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130

时间: 2025-07-24 08:01:04

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三百九十】


郭进拴|神游南召宝天曼


       2012年5月6日上午,我们平顶山市诗词协会采风团一行25人在贾宏文主席带领下,慕名游了南召宝天曼。
        南召宝天曼地处伏牛山腹地,距县城47公里,西北与嵩县相连,东北与鲁山接壤,西南毗邻内乡,地理坐标为北纬33度27分-33度32分,东经111度55分-112度02分,总面积86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830米。古老繁茂的原始森林及丰富独特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在同纬度居全国之首位,被中外专家誉为“天然物种基因库 ”,“中州绿色明珠”。 2001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2006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区内有高等植物29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1种,如红豆杉及国家濒危的植物流苏树等;有野生动物38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48种,如金钱豹、香獐等;昆虫3000余种,仅蝶类就有160余种。区内保存有河南省唯一较为完整的原始次生林。 
         宝天曼的生态旅游资源十分独特,四季景色秀美,春天春花似海,遍布山峦,尤其是位于西石壁的万亩杜鹃林,混合着迎春花、连翘花、山茱萸花、玉兰、樱花、紫藤等各色花朵竟相开放,争芳斗艳;夏无酷署,清凉世界,扫帚场绿色天然空调,树影摇曳,凉爽宜人;深秋红叶,层林尽染,枫红松翠,色彩斑斓;冬披银装,满枝冰挂,冰潭冰瀑相间,景色迷人。区内3000公顷的原始处女林老藤缠绕,古木参天,堪称一绝;直插云天的宝天曼,酷似刀削的雁翎刀,高耸入云的牧虎顶,突兀拔起直刺云天的扫帚壁,若隐若现的姑娘楼等,气势磅礴,浑然天成,自然风光尽占风流。宝天大峡谷栈道全长4公里,峡谷内瀑、潭景观美轮美奂,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宝天洞奇乳倒挂,似人,憨态毕露;似兽,凶猛异常;如传说中的水晶宫,恍若仙境,生动神韵。
        这里气候适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6度,夏季平均气温比附近地带低5~10度,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是您避暑度假、旅游休闲、科考探险的理想场所。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位于八百里伏牛山脉的腹地,海拔1830米。1988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建成为国家级自然风景区。前来这里考察地质,旅游观光的游客一直络绎不绝。唉,这就要归功于他的奇妙之处,因为宝天曼不仅自然风景旖旅,而且还是天然的动植物乐园。这是一个孕育了3000多种植物,201种脊椎动物的生态园林,难怪那些不远万里慕名前来的动植物学家了。九曲十八弯的山路,来回盘旋在这茫茫山中。
我们从宝天峡入口开始登山。一路上,王海龙教授不时作出种种鸟鸣,林深处便有不知名的山鸟与之呼应。他凝神谛听,根据圆润婉转的鸟音,不断校正自己的口技。野鸟应一声,他学着叫一声。人鸟共鸣,饶有趣味。我钦佩王教授的口技表演,他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艺,拜山鸟为师。我们从事艺术工作的人,都要有这种敬业好学的精神。
        山路越发难走,厚厚的落叶松覆盖了原始的路,我开始纳闷起这些足有七八十厘米粗的树,笔直的杆挺挺的矗立着,背面松涛的声音也此起彼伏,要不仔细听,你真可能以为有鬼怪在作崇。市诗词协会主席贾宏文先生即兴赋诗一首:


                               果是葱茏一宝天,
                               排山绿意动心弦。
                               游龙化瀑豪情在,
                               古树缠藤雅意闲。
                               铁索横桥嬉众友,
                              奇书立壁遗玄 篇。
                              共歌恐鸟声宜耳,
                             栈道荫中 客 若仙。


          走着走着,山路已不再那么温顺。前面不时的蹿出跳跃的野兔,山鸡,动物们也在这里唱起了歌儿,好不惬意。行至山头,忽尔有一座奇峰兀立的屏障,隐现眼帘,导游高兴的跳着说:“回音壁到了,快点了,可别小看这块回音壁,你在这里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我加快了脚步,忽奔而去,哇,好一座天然的屏风,导游教我放开喉咙跟山问话,我还真有点怯,但看他一脸无所谓的样子,怕什么,深山老林,没有人会听到的,我试着嗓子放开了话匣:“宝天曼你好!”这声音久久回荡,我听到自己的声音了,但是好景不留人,还没等我玩够,导游又急急的催我到下一站去。导游说这一站是杜鹃岭,传说杜鹃是蜀帝杜宇的化身,口吐鲜血,染红了杜鹃,又叫映山红。虽然行程不远,但少说也爬了五六里山路,导游说我们只走了全程的五分之一,累的还在后面呢?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三百八十九】

下一篇:走进杜甫草堂(散文)





相关内容

风景这边独好

4月最后一天,是“奔流”文学…

2024-05-11
风景这边独好
奔流•散文 | 李密:八月桃熟来我家(外一篇)

初中二年级,经过一年的学习,…

2023-09-15
奔流•散文 | 李密:八月桃熟来我家(外一篇)
风雪夜归人

岁月的犁铧在沧桑的大地上耕耘…

2023-09-12
风雪夜归人
秋色无穷好

阳光里还有着夏天的意犹未尽,…

2023-09-08
秋色无穷好
郭进拴|蚕乡习俗

​千百年来,紧随农耕文明相伴…

2023-09-07
郭进拴|蚕乡习俗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