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的诱惑 (散文)
- 作者: 张根法
- 编辑: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14
时间: 2025-08-01 11:40:24
武当山的诱惑
(散文)
文/张根法
武当山,一座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化底蕴的仙山,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华夏大地的版图上,散发着无尽的诱惑,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寻它的神秘与美丽。
踏入武当山的那一刻,仿佛踏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山间云雾缭绕,如梦如幻,那轻纱般的雾气在山峰间穿梭、飘荡,将整座山装扮得如同天宫楼阁,虚无缥缈。阳光透过云层的缝隙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给山林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沿着蜿蜒的青石台阶而上,两旁的古木参天,郁郁葱葱。这些古树犹如忠诚的卫士,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见证着岁月的变迁。树干上布满了青苔,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山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宛如一首悠扬的乐章,在山谷间回荡,为这宁静的山林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
武当山的建筑更是令人叹为观止。紫霄宫、南岩宫、太和宫等古建筑群,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相得益彰。这些建筑飞檐斗拱,红墙黛瓦,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人的智慧和匠心。站在宫殿前,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感受到了古代皇家建筑的威严与庄重。
而武当山的道教文化,更是其灵魂所在。作为道教的圣地,这里处处弥漫着浓厚的道教气息。道士们身着青色道袍,头戴道冠,手持拂尘,举止优雅,神态安详。他们在这里修行、诵经、习武,追求着天人合一的境界。在道观中,聆听着道士们吟诵的《道德经》,那清亮的音调在殿堂间回荡,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洗涤心灵的尘埃,让人内心变得平静、祥和。
武当武术,也是武当山的一大特色。太极、八卦、形意等武术流派,在这里源远流长,代代相传。观看道士们表演的武当武术,只见他们动作行云流水,刚柔并济,时而如蛟龙出海,气势磅礴;时而如白鹤亮翅,轻盈飘逸。那一招一式,无不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让人在欣赏武术之美的同时,也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
终于,登上了金顶,极目远眺,只见群山连绵起伏,云海翻腾涌动,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金顶的金殿,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金光闪耀,宛如天宫遗珠,镶嵌在天柱峰之巅。这座建于明永乐十四年的铜铸鎏金大殿,总重90余吨,共用去360余公斤黄金,历经600多年岁月洗礼,依然金碧辉煌。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高5.54米,为仿木结构鎏金铜殿,重檐庑殿顶,殿顶正脊两端饰以大吻,戗脊饰一兽头、五蹲兽、一仙人,檐头饰云龙纹圆瓦当和滴水。殿身为铜铸隔扇,隔扇上铸出大、小额枋,上檐作重翘重昂九踩斗栱,下檐施单翘重昂七踩鎏金斗栱,檐际悬铜铸鎏金竖匾,镌“金殿”二字,周设铸铜护栏。走进殿内,正中供奉着真武大帝坐像,着袍衬铠,披发跣足,左有金童捧册,右有玉女执印,水火二将擎旗拔剑,神案下置玄武,蛇绕龟腹,翘首相望。后壁悬清康熙皇帝楷书“金光妙相”金匾,更添庄重神秘。
金顶不仅建筑宏伟,还蕴含着神奇的现象。每逢大雨来临前,殿内神像上水珠淋漓,如人汗流浃背,此乃“祖师出汗”;夏季时,金殿屋脊上的海马口中会“吐出”串串白雾,并伴有“喂喂”之声,随后必有暴风雨荡涤金殿,这便是“海马吐雾”;而当大雷雨来临时,金殿四周会出现盆大的火球来回滚动,雷电划破长空,直劈金殿,武当山金顶顿时金光万道,直射九霄,数十里外可见红光冲天,此为震撼人心的“雷火炼殿”。
金顶所在的太和宫,整体建筑布局依居天险、随山就势,充分利用山形的自然起伏;在构筑上借其峻险而添其隆重,以达到肃穆庄严、大气磅礴的艺术效果,让人感到垂悬中的稳重和独步云天的威严。用巨型条石砌筑的紫金城城墙周长344米,居险临危却又坚固稳重,犹如一道光环围绕金顶,城墙上的四座天门,临绝云空,极力渲染着天庭仙界的威严。
武当山的诱惑,不仅仅在于它的自然风光、古建筑和道教文化,更在于它能够让人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净土,让心灵得到一次洗礼和升华。在这里,人们可以放下世俗的烦恼和纷争,静下心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领悟人生的真谛。它就像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每一次翻阅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童趣儿【四百八十】
下一篇:郭进拴|华夏游记【一百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