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放歌中原【八十二】

  • 作者: 2855510
  • 编辑: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23

时间: 2025-08-03 07:53:30

郭进拴|放歌中原【八十二】马街书会赋


      夫马街书会,乃中原之瑰宝,华夏之奇葩。其源起于元代,肇自延佑二年,迄今逾七百年,声名远播,历久弥芳。斯会也,会于宝丰马街,时在农历正月,十三为正日,至十五方休,会期虽短,盛景非凡,实全国曲艺之盛会,民间民俗之奇观。

       当夫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正月之初,东风送暖,杨柳依依以舞,枯草吐芽,麦苗芃芃而喜。四方艺人,负鼓携琴,辞亲别友,纷至沓来。或驾农车,或乘舟车,不辞劳顿,奔赴马街。其情也切,其意也诚,皆为书会之约,技艺之展。

       书会之场,马街村北,应河之畔。届时,天穹作幕,大地为台,吹拉弹唱,争奇斗妍。河南坠子、曲子、琴书、道情等曲种,应有尽有;三弦、二胡、鼓板、简板等乐器,一应俱全。艺人登台,各展风姿,说学逗唱,尽显其能。南腔北调,交织成韵;多重唱和,交响成曲。时而慷慨激昂,如江河奔腾;时而婉转悠扬,似溪流潺潺;时而诙谐幽默,引看客捧腹;时而深情款款,令听者动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历史典故,信手拈来,说唱之间,精华尽现。

       台下观者,扶老携幼,拖家带口,如潮而至。或坐于田间,或立于道旁,或围于摊前,凝神静听,如痴如醉。喝彩之声,此起彼伏;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孩童嬉戏于其间,老人笑谈于其侧,男女老少,皆沉浸于曲艺之美,文化之韵。此时此地,无分贵贱,无论贫富,皆以书会友,以艺结缘,其乐融融,情谊绵绵。

       马街书会,历史久远,其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曰纪念应国大夫张舒,或曰刘秀施恩村民感怀,或曰纪念马街朱秀才,或曰马德平徒祭师成俗。传说虽异,然皆寄托民众之情感,承载文化之传承。且豫西南一带,向有唱元宵灯戏之风俗,书会正值元宵之前,为群众选灯书之“市场”,艺者寻主顾之“聚口”,此亦书会经久不衰之因也。

       书会之兴,亦有传承。往昔,有老艺人马德平,桃李满天下,逝于正月十三,徒弟们齐聚悼念,献艺许愿,年复一年,遂成传统。今之马街,亦有善者张满堂,建“艺人之家”,倾己之力,为艺人提供栖身之所,使其有归,书艺得传。

       观夫马街书会,不仅是曲艺之展示,更是文化之交流。艺人们于此以曲会友,切磋技艺,促流派之融合,助水准之提升。且文艺搭台,招商引资,为地方之发展,经济之繁荣,贡献良多。其古风古韵,靓我中原;说唱新曲,焕发文彩。于乡野之间,传承传统文化;在俚歌之中,彰显文化自信。

        嗟乎!马街书会,历元明清,经民国共和,虽朝代更迭,然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今逢盛世,国家重视,非遗保护,多措并举。建民俗园,展书会之风采;创新曲,融时代之精神。正风反腐之题材,现实清廉之佳话,皆入曲艺之创作,书会之风,为之一新。

        愿马街书会,如璀璨之星,照亮中原大地;似悠扬之曲,传唱华夏四方。以书会友,情谊长存;以艺载道,文化永昌。让说唱艺术,继往开来,使民间曲艺,发扬光大,令乡野俚歌,直入太虚,助力文化自信,共筑国强民健之梦,同绘锦绣中华之景。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放歌中原【八十一】

下一篇:郭进拴|放歌中原【八十三】





相关内容

李清源《窑变》的重大突破

李清源,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硕士…

2023-11-14
李清源《窑变》的重大突破
为万千劳动者写真传神

本次《鹰城墨缘——马国强水墨…

2023-09-23
为万千劳动者写真传神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作品欣赏

8月7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

2023-09-14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作品欣赏
《奥本海默传》译者汪冰:奥本海默是一个内心有指南针的人

最近,由诺兰执导的电影《奥本…

2023-09-12
《奥本海默传》译者汪冰:奥本海默是一个内心有指南针的人
名作欣赏 | 冰心:我的老师(节选)

我从小住在偏僻的乡村里,没有…

2023-09-11
名作欣赏 | 冰心:我的老师(节选)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