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华夏游记【二百二十七】

  • 作者: 2855510
  • 编辑: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259

时间: 2025-08-31 09:26:41

郭进拴|华夏游记【二百二十七】


        喜欢雁荡山,想必是水滋养了山之灵气。一年四季水之变幻,正如情绪多变的女人。潭水中,有人撑了竹筏,穿越龙湫风景,水云烟雾分不清,疏影横斜水清浅,有一种古典的意境。

   游完灵峰,就该游览雁荡瀑布,以大龙湫、散水岩、西大瀑、梅雨瀑、三折瀑最为盛名。这瀑布终年奔泻不息,随季节,晴雨、风力变幻莫测。形态各异。号称“天下第一瀑” 的大龙湫瀑布位于马鞍岭西3公里处,水从连云嶂下来,高约190米。徐霞客曾在游记中记载:“每当大雨刚过,怒涛倾注,变幻极势,轰雷喷雪。”雨极少时,瀑布从半空飘忽而下,不到几丈,犹如烟雾。微风吹来,随风飘转,落入潭中,忽成圆圈,忽成曲线,其状似游龙戏水。

  领略了雁荡瀑布的雄壮,就要浏览雁荡46洞,46洞景色各异,奇妙无穷。46洞之中,以观音洞最高、天窗洞最险、仙人洞最大、仙姑洞最奇。观音洞镶嵌于合掌峰中,最早为唐代高僧善牧的居所。高100多米,宽深各40余米,洞内佛楼倚岩而建,高达9层。入口处为天王殿,内塑四大金刚,殿后377级石磴,直达顶屋,顶屋为观音佛像,端坐在莲花台上,此谓“一指观音”。灵峰古洞,位于鸣玉溪畔的金鸡峰下朝南之处,是元代地质灾害遗址。传说元代至正元年,突然山崩地裂,将原灵峰寺里无恶不作地主持静空等恶僧统统埋葬在岩底下,只有一个好心肠的伙夫僧由神犬引出洞外保全了生命。

        600多年来人们一直对此将信将疑,以为这不过是一个传说罢了。近年来,在倒灵峰的乱石堆中发现一些破裂的盆、碗、罐、石臼之类的寺院遗物,人们才开始信以为真。1991年,雁荡山旅游公司开发了此洞,竟然使一个民间的传说故事变成一个真实的历史。因山崩时巨岩垒叠,形成众多洞窟,洞洞相连,形状各异,迂回曲折,深幽奇特。现在开辟有云雾、透天、含珠、隐虎、好运、玲珑、凉风七洞,供游客寻奇探幽。洞顶有东、西瑶台,登上瑶台,灵峰诸景一览无余。从洞顶往外望,天空仅留一线,人称“一线天”。洞内尚有洗心,漱玉诸泉,最顶层大殿旁有一洗心池,水质味淳甘洌。

          游雁荡山,只需沿平坦的石子路缓缓前行,各色奇峰妙景尽收眼底,不必耗太大的体力。由大龙湫抵至灵岩,即小龙湫,双珠谷口有徐霞客青石雕像,徐霞客情有独钟雁荡山,曾三游雁荡。往前走为灵岩寺,四顾峭壁如刀削,寺宛若坐在天井,绕寺而过,渐闻水声潺潺,一路竹影婆娑如舞,行至二峰处,见一道飞流挂于山间,小龙湫袅娜仿佛一柔静的女子。

         到了卧龙潭,此处景色让人惊叹连连,宛若进入仙境,远处山峰或浓或淡,湖水澄清如镜,山岚与天际间几抹白云倒映其间,着实温秀可爱。

         喜欢一个地方,在于它悠远的气质和深邃的蕴意。雁荡之风景,以峰、洞、岩石、泉、门、嶂称胜,历经岁月烟尘,依然宁静悠远。
        这里的山形白天和晚上是不一样的。这是雁荡山风光的一大特色。而灵峰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到了晚上,夜幕把一切无关的东西隐去,只露出山峰的轮廓和剪影。灵峰夜景 在国内绝无仅有。所以到这里一定要夜游灵峰,体味其独特魅力。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华夏游记【二百二十六】

下一篇:郭进拴|华夏游记【二百二十八】





相关内容

风景这边独好

4月最后一天,是“奔流”文学…

2024-05-11
风景这边独好
奔流•散文 | 李密:八月桃熟来我家(外一篇)

初中二年级,经过一年的学习,…

2023-09-15
奔流•散文 | 李密:八月桃熟来我家(外一篇)
风雪夜归人

岁月的犁铧在沧桑的大地上耕耘…

2023-09-12
风雪夜归人
秋色无穷好

阳光里还有着夏天的意犹未尽,…

2023-09-08
秋色无穷好
郭进拴|蚕乡习俗

​千百年来,紧随农耕文明相伴…

2023-09-07
郭进拴|蚕乡习俗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