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放歌中原【二百三十八】
- 作者: 2855510
- 编辑: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26
时间: 2025-09-17 09:46:10
郭进拴|放歌中原【二百三十八】周口越调赋
夫周口者,豫东明珠,历史渊薮;越调之韵,戏曲奇葩,声动九州。斯调也,源于民间,兴于市井,千年流转,一脉相承,于周口大地绽放独特之华光。
观夫周口之域,沃野平畴,人杰地灵。越调诞生,植根乡土,吸纳民俗风情之养分,采撷民间传说之精华。农闲时节,乡野之间,搭台唱戏,锣鼓铿锵。村民老幼,扶老携幼,云集台下,以越调为精神之慰藉,文化之滋养。其初,或为田间地头之随口哼唱,或为庙会集市之即兴表演,而后渐成规制,流派纷呈。
忆往昔,越调艺人,行于街巷,走村串户。一顶毡帽,一袭长衫,一把三弦,一方铜锣,便是全部行头。他们用质朴之声,演绎悲欢离合;以灵动之态,展现世态炎凉。于古刹道观之旁,于河畔桥头之上,唱响岁月之歌,传承文化之脉。像申凤梅等名家,更是以精湛技艺,让越调声名远播。申先生之诸葛孔明,羽扇纶巾,神韵毕现,“诸葛亮”之名,传遍大江南北,越调之美,世人共赏。
且看越调之特色,唱腔丰富,有慢板、流水、二八等诸般板式。慢板如潺潺溪流,舒缓悠长,诉说人间深情;流水似滔滔江河,一泻千里,尽显豪情壮志;二八若珠落玉盘,清脆悦耳,传递明快节奏。其声或婉转悠扬,绕梁三日;或激昂慷慨,荡气回肠。念白简洁明快,通俗易懂,合周口方言之韵味,贴百姓生活之实际,故而老少皆宜,雅俗共赏。
再观其剧目,题材广泛,精彩纷呈。有历史演义之宏篇,如《收姜维》《诸葛亮吊孝》,展现三国风云,英雄豪情;有民间传奇之佳作,如《李天保吊孝》,诉说世间冷暖,儿女情长。每出剧目,皆有深刻之寓意,或劝人向善,或鞭挞丑恶,于娱乐之中,教化人心。
于今之世,文化多元,娱乐纷繁。然越调于周口,依然坚守阵地,薪火相传。政府扶持,搭建平台,让越调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剧院。专业剧团,精心打磨新剧,传承经典剧目;业余团体,蓬勃发展,活跃于城乡之间。现代科技,亦为越调助力,网络直播,视频传播,让越调之音,跨越地域,飘向远方。
嗟夫!周口越调,承载着一方水土之记忆,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之情感。它是周口人民的文化标识,是中华民族戏曲宝库之璀璨明珠。愿越调之花,在周口大地常开不败,于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之光彩,流芳千古,惠泽后人。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放歌中原【二百三十七】
下一篇:郭进拴|放歌中原【二百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