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刀郎现象【五百】
- 作者: 2855510
- 编辑: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9
时间: 2025-09-18 09:26:28
郭进拴|刀郎现象【五百】
刀郎经历过的苦难、变故,哥哥的离世、被妻子抛弃,二次乐队解散、漂泊不定的艰辛生活。民族民间音乐创作道路上的坎坷、艰辛和挫折。刀郎天真热血,不忘初心,负重前行。坚持着不断的采风、不断的学习,弥补正规教育的不足,文学功底不断升华。
多年沉淀、感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水准,不断升华。
各种思想、思绪、潮流的交织,没有阻拦住他的大追求,使他成为具有思想深度音乐人。
一、没有苦难、磨难,就没有巅峰:
1,歌曲灵魂:
刀郎的歌曲灵魂,就是他经历过的痛苦、磨难、遗憾、希望、爱恨交加。
凄美的歌曲有着他那沧桑的人生经历和对爱情的痛彻心扉感悟。
什么是经典?经历过人生坎坷的人,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歌!这才是经典!
曾有主持人,问刀郎:“我听过你的歌,我感觉你的歌就是你的情感经历,对吗?”刀郎回应说:“对,不说百分之百,但百分之八十是。”
2,理想主义:
名利固然也要,倘若钱赚够了,刀郎理想主义那股劲,又占了上风。
刀郎曾讲过“我想走民族化风格,是可以随时拿来唱的,而不是放在殿堂被人供着。”
“我就是一个简单、单纯、执着、热爱音乐的人,对于商业至上的音乐圈和娱乐圈,我只想冷眼旁观。”、“做一个二三线歌手足矣”。
他的歌很多是普通大众对生活的沉淀和宣泄。
他独特沙哑、穿透力极强的嗓音与声线,让听歌的人们震撼和共鸣。
二、《2002年的第一场雪》:
1,《2002年的第一场雪》创作灵感:
刀郎歌曲有灵魂,他唱的,就是他自己。
2002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刀郎准备下班。推开门,看见大地白雪皑皑一片。公司对面就是“八楼”,下面是2路车站。
路边有一个少女深情感慨:这是2002年的第一场雪。漫天大雪,飘进了刀郎的心里,少女的话激起创作灵感。
他跑回工作室,把此刻所想所感记录下来。“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都更晚一些……。”真情实感,动人心扉。
2,风靡大街小巷:
2004年春节前的一天早上,天空飘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我打开窗户,外面飘来与流行音乐,所有人的风格都不同的歌声。
歌唱者沙哑沧桑,听起来有一种大漠风沙饱经风霜的感觉,好像是从西域大漠吹过来的风。
这种声音、曲调,朦胧中感觉早前听过,但想不起歌唱者的名字。
那时,我刚刚从“鬼门关”走一回,从医院重症监护室出院,在家休息养病。听音乐有助于我的疾病恢复,每天都听上几个小时音乐、歌曲。
外面飘来的歌声充满磁性,有一丝悲哀和眷恋,直击我的内心。
当雪停了,我下楼直奔放歌的地方,想问问这个歌碟是什么名?
当我走出楼栋大门,白雪皑皑的大街上,东西南北好像所有的音响,都在播放着这首歌。
我不用问了,直奔市场,问卖碟人:“现在大街上到处放的歌,歌碟是什么名?”卖碟人告诉我“刀郎的新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
买碟直接回家,放到CD机里,打开音响,细细听歌。
从此,只要刀郎有新歌专辑我都买。走进他的歌中,品味他的歌意,感悟人生。
聆听刀郎的歌曲和其它的音乐,慢慢治疗我的疾病,恢复体力。
3,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2004年初《2002年的第一场雪》横空出世,在没有任何宣传和包装下,无论在销量和传播力度上,创造了一个华语乐坛至今都没有打破的神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2002年的第一场雪》犹如大漠中的风沙,一夜之间吹遍全国大部分地区,深得百姓的喜爱。
当全国都在播放刀郎的歌时,北京还没有热潮。5月份经音乐界名人推荐,北京各大音像商店《2002年的第一场雪》专辑上柜。5天时间,北京广为传唱。这张专辑最终火遍了大江南北。
刀郎新专辑歌曲质朴、粗犷、热烈、奔放并充满神秘色彩,令人着迷。
刀郎轻而易举的爆红,当时几乎整个华语乐坛都是刀郎的歌。传唱速度之快、传唱度之广,没有人可以匹敌。
阿炳如活在今天,也会自叹不如。
多年沉淀、感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水准,不断升华。
各种思想、思绪、潮流的交织,没有阻拦住他的大追求,使他成为具有思想深度音乐人。
一、没有苦难、磨难,就没有巅峰:
1,歌曲灵魂:
刀郎的歌曲灵魂,就是他经历过的痛苦、磨难、遗憾、希望、爱恨交加。
凄美的歌曲有着他那沧桑的人生经历和对爱情的痛彻心扉感悟。
什么是经典?经历过人生坎坷的人,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歌!这才是经典!
曾有主持人,问刀郎:“我听过你的歌,我感觉你的歌就是你的情感经历,对吗?”刀郎回应说:“对,不说百分之百,但百分之八十是。”
2,理想主义:
名利固然也要,倘若钱赚够了,刀郎理想主义那股劲,又占了上风。
刀郎曾讲过“我想走民族化风格,是可以随时拿来唱的,而不是放在殿堂被人供着。”
“我就是一个简单、单纯、执着、热爱音乐的人,对于商业至上的音乐圈和娱乐圈,我只想冷眼旁观。”、“做一个二三线歌手足矣”。
他的歌很多是普通大众对生活的沉淀和宣泄。
他独特沙哑、穿透力极强的嗓音与声线,让听歌的人们震撼和共鸣。
二、《2002年的第一场雪》:
1,《2002年的第一场雪》创作灵感:
刀郎歌曲有灵魂,他唱的,就是他自己。
2002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刀郎准备下班。推开门,看见大地白雪皑皑一片。公司对面就是“八楼”,下面是2路车站。
路边有一个少女深情感慨:这是2002年的第一场雪。漫天大雪,飘进了刀郎的心里,少女的话激起创作灵感。
他跑回工作室,把此刻所想所感记录下来。“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都更晚一些……。”真情实感,动人心扉。
2,风靡大街小巷:
2004年春节前的一天早上,天空飘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我打开窗户,外面飘来与流行音乐,所有人的风格都不同的歌声。
歌唱者沙哑沧桑,听起来有一种大漠风沙饱经风霜的感觉,好像是从西域大漠吹过来的风。
这种声音、曲调,朦胧中感觉早前听过,但想不起歌唱者的名字。
那时,我刚刚从“鬼门关”走一回,从医院重症监护室出院,在家休息养病。听音乐有助于我的疾病恢复,每天都听上几个小时音乐、歌曲。
外面飘来的歌声充满磁性,有一丝悲哀和眷恋,直击我的内心。
当雪停了,我下楼直奔放歌的地方,想问问这个歌碟是什么名?
当我走出楼栋大门,白雪皑皑的大街上,东西南北好像所有的音响,都在播放着这首歌。
我不用问了,直奔市场,问卖碟人:“现在大街上到处放的歌,歌碟是什么名?”卖碟人告诉我“刀郎的新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
买碟直接回家,放到CD机里,打开音响,细细听歌。
从此,只要刀郎有新歌专辑我都买。走进他的歌中,品味他的歌意,感悟人生。
聆听刀郎的歌曲和其它的音乐,慢慢治疗我的疾病,恢复体力。
3,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2004年初《2002年的第一场雪》横空出世,在没有任何宣传和包装下,无论在销量和传播力度上,创造了一个华语乐坛至今都没有打破的神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2002年的第一场雪》犹如大漠中的风沙,一夜之间吹遍全国大部分地区,深得百姓的喜爱。
当全国都在播放刀郎的歌时,北京还没有热潮。5月份经音乐界名人推荐,北京各大音像商店《2002年的第一场雪》专辑上柜。5天时间,北京广为传唱。这张专辑最终火遍了大江南北。
刀郎新专辑歌曲质朴、粗犷、热烈、奔放并充满神秘色彩,令人着迷。
刀郎轻而易举的爆红,当时几乎整个华语乐坛都是刀郎的歌。传唱速度之快、传唱度之广,没有人可以匹敌。
阿炳如活在今天,也会自叹不如。
优秀的艺术品总是依靠艺术形象来说话。
比如这一段中的“一丘河”:音近成语“一丘之貉”,意指不道德的一群人。
苟苟营:音近成语“狗苟蝇营”,意指不干净的腌臜地。
十里花场:代指男人嫖娼取乐的风月场所。
浑名:即诨名,指外号,此处指很出名。
在这里我要指出:刀郎的《山歌寥哉》的一些歌词中非常喜爱引用典故
他注重典故的应用,不仅体现出他有着深厚的文学修养,更主要的是这些典故的应用会增强歌词的含蓄美来。——因为典故包含的故事信息是非常大的,即便诗人没有明确指出其含义,熟知“一丘之貉”、“狗苟蝇营”、“十里花场”这些成语典故的读者却会很容易地体会、领悟到歌词要表现的是什么内在含意。聪明的刀郎就是用这些早已为大众所熟知的成语、熟词典故所展现出的贬义意象,来抨击、鞭挞了以丑为美,好人有才人却不得烟;无才无德之徒,却横行霸道于天下的丑恶社会现象。虽然作者不直接点透,但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让读者自己去回味,思索,体会,领悟。这就是含蓄的艺术魅力。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刀郎现象【四百九十九】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