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任我行

  • 作者: 赵太极
  • 编辑:
  • 来源: 网络
  • 点击: 45

时间: 2012-06-09 11:50:37

放荡不羁的习性与天马行空的岁月,携带着太多生活,一路走到了不惑之年的今天,下一站......无所谓,我只愿当下悠然!

画画是我从小就喜爱的,大概两三岁时就会用粉笔在地板和墙壁上涂涂抹抹,一直到小学、中学。高中没毕业就开始报考美术院校,八十年代末期连续两年赴各大美院考试。那个时候我们这一代画画的,多多少少都能回忆起当年的“风采”:一群背着绿色、满是油彩的破画夹,兜里装着少得可怜的人民币,娴熟的混上开往全国各大美院的火车。那个时候谁的素描、色彩画的水平高,考的美院多,又能混火车,谁就最牛。特别是考了几年的老生,专业早已达到院校研究生水平,只是每年都因文化课被刷下来的“老大哥”最被画画的尊崇。人物头像速写最能把一个人的天赋展现出来,那个时候除了画室,去的最多的就是火车站的候车室,一个挨着一个和那些形形色色的旅客套近乎,手持碳晶条快速的画着一张张面孔,现在这些场所好像再也看不到手拿画夹的学生了。

一个“混”字伴随我绘画生涯三十载,走到哪里画到哪里。手持画夹在最短的时间交上一个朋友,然后会有吃有喝,这是我们这代画画人最拿手的,走遍四方都有朋友可交,有的朋友多年不见,但每年都会有电话:“嗨!哥们儿啥时候过来玩?来喝酒!”

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一向比较专注西画的我,好像突然间对国画和书法领域产生了从来没有过的认识和喜欢,尤其是近现代的人物画大家,象徐悲鸿、蒋兆和、石鲁、李琦、黄胄、刘文西等。一批巨匠级人物共同开创了一个时代中国画的里程碑,把传统的水墨和西画的造型与色彩相融汇于现实生活,与时代同步,更具强烈的表现力,这一种绘画语言已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旋律。

看到这一点,我萌发了国画创作的想法,更有些相识恨晚的意味。从小就梦想骑上一匹快马的我,第一个念头就是继续背上画夹奔赴新疆,那里既可以画人物又有马骑,只是没有料到此念头一动,后来的几个春秋几乎都泡在了那里,搞得我几乎会讲维族话了。草原、天山、戈壁、沙漠,“天当房,地当床”的日子司空见惯。到现在都没学过开车的我,经常自豪地对朋友们说:“我骑马的水平比得过你们开车。”

用“天马行空”来比喻我这么多年的生活经历应该不为过,每每在异乡喝高的那会儿,心里总会纠结家里的老婆和儿子,有一首歌里唱到“为了生活,我们四处奔波------”;其实大都市里的生活并非我所有,长期往返于北京和深圳的灯红酒绿的我,真实的渴望是隐居于青山绿水之间。近些年以来也常出入于道禅寺院当中,最初结缘嵩山中岳庙道长黄志杰,那时去嵩山采风晚上留宿中岳庙,看他仙风道骨便提出给他画像,道长欣然同意。深夜促膝长谈,我颇有兴致地请教道长修炼秘诀,一住便是数日,哪里的山风好响,哪里的井水好凉,最初的中岳庙让我一颗行空的心似乎尘埃落定。

先“道”后“禅”,“禅道一家”,后来在郑州结缘了少林名僧释德阳,我们现在是师兄弟,每次去少林寺师兄弟们见了我便说“贩马的又来了!”此缘结的可深了!这一来一往兄弟们情意不可多得,讲的是一个“缘”字。在德阳的引荐下我便有幸拜在少林寺三十代大德高僧素喜门下,做了少林寺俗家弟子,取法名“德妙”。素喜禅师2005年病重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圆寂于嵩山少林寺。一缘之后又是一缘,缘分是注定的,就在师父圆寂后一周年,2006年在深圳弘法寺有结缘于百岁的佛门泰斗本焕长老。我当时为他画一幅六尺肖像,当画卷展开在老人面前时,他欢喜地从座上站起来,要到跟前看画,旁边的徒弟印顺禅师扶着老人家说:“你看,对面又坐着一位师父!”当下本老便招手让我到他身边,一旁引见我的贺院长便推了我一把,说:“好缘哪!还不快去!”就这样,本老一手抚摸我的头顶口念咒语,赐我法号“常新”,说:“你作为画家要常常推新”。如此一来,我便与两位大德高僧结下不解之缘,后来见师兄德阳告诉他此事,师兄说“好事,广结善缘”。

寺院常住,心无所往,一颗游子之心与我长伴。有人说:“一个画家,半个和尚”,独行于都市与丛林是我一贯的足迹,独来独往是家常便饭,闲云野鹤也无所谓。“不立一法,不舍一法”,常年的游历生活仿佛使我对生命的真谛有所发现,在绘画方面也相对进一步成熟,“心中无界,画方无界”,道家讲:“道无道”,佛家讲:“法无定法”。离家越远,心却离家越近。回家对我就像一个梦,老婆无奈地说:“你走得越远就越有创作灵感”,老婆太伟大了!没办法,她说的也对,这个职业就是这样。对自我的了解来自于对生活的体验,最孤独的时刻也会问自己:“你真的知道自己吗?”四十年的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好像也没有实实在在做过那些,往下看也似乎没有太明确的方向。无论今天在哪里,有画案就画上两幅,有好茶就多喝几盅,无论走多远都要常回家看看。

量的积累决定质的提高,在天山戈壁的数年里,画过近万幅速写,在与牧民和马群为伴的日子里,那里淳朴原始的民俗风情,奔放自在的群马,沧桑雄伟的胡杨林和连绵无际的雪山,对我的绘画技艺赏赐无穷,受用无尽,所谓:“外事造化,终得心源”,汲汲于向自然索取,已完成“我法”的建立。《自在八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用国画的笔墨特色和西画的造型、色彩相融合,记录对马的感悟和理解。除了抓住马的桀骜不驯和雄健阳刚,更赋予它自在无疆之本性,也是发自我内心深处的荡怀。近年来以群马创作为主攻方向,描绘万马奔腾的雄伟壮观,以气势取胜,对画家来讲首先是人格的提升,是一种胸襟博大之大美的体现。天地之为师,“道之所在,便是冲融和谐之所在”,以作画来修道的人,既要有雄才大略的睿智和伟岸,又应该虚怀若谷,谦恭下士;既要知其雄,又能守其雌,真所谓踏雪无痕,步入乾坤之太极境界。

 

                                                                  

                                                                                                                                                      赵太极辛卯年仲春于弘法禅寺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赵太极,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上一篇:评赵新宇的《西域雄风》

下一篇:相马者 赵太极





相关内容

飞澜无声魏紫熙

魏紫熙是我国现代著名山水画大…

2020-01-03
飞澜无声魏紫熙
莫奈对后世的影响

从印象主义的产生、发展看,创…

2018-11-26
莫奈对后世的影响
一级美术师——王西京

王西京,1946年8月生于陕西西…

2018-01-05
一级美术师——王西京
苏大宝沙画五步法

筛沙:筛至极细、洗沙:多次洗净…

2017-12-02
苏大宝沙画五步法
国画大师—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

2017-08-26
国画大师—傅抱石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