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书法家李泽江:期待书法大师的出现

  • 作者: 翔子
  • 编辑:
  • 来源: 未知
  • 点击: 61

时间: 2012-07-27 09:59:06

 

李泽江正在完成作品。图片由李泽江提供

人物小传:李泽江,号仙岩懒汉、还原斋主人。1962年生于湖北咸丰县,后移居北京。中国经典书画院院长,中国著名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为中国实力派艺术大家、中国中青年书法家的代表人物。

李泽江工作之余默默耕耘,潜心研习书画艺术,摹碑临帖。他在墨海畅游多年,不断领略各类书家的法度、意趣和神韵。其书法四体精熟,行草尤善,传统功力非常深厚,创新理念十分独特。其作品既沉雄内敛,又深邃自然,艺术风格独树一帜,被国内外众多大型堂馆收藏。被文化部、中国文联等部门选入《中国艺术大家》、《影响中国百位艺术大家》、《中国十大书法家》,并被列为“中国实力派艺术大家”和“走向世界的艺术大师”。他在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发明创造等领域均有很深的造诣,被全国多家知名杂志和大型专辑选为封面人物,并聘为顾问和编委。

 

    新华网:新华网的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的演播室请到了著名书法家,中国一级美术师李泽江先生,请他来为我们讲述书法与人生的故事,欢迎李老师!

    李泽江:新华网的网友们,你们好!主持人好!

 

    新华网:请问李老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书法的?

    李泽江:我接触书法是从19岁开始,当时我在湖北武汉读银行学校。有一次我上街去,看到街上招牌字写的很好,当时我就觉得这应该才叫书法吧!从那时起,对书法有了很深刻的印象。

 

    新华网:当时对书法了解多少?

    李泽江:那时候是一个很初级的水平,虽说从小爱好书法,但严格来说其实是爱写字。我小的时候,我们家里有一个大方桌,用油漆漆的,我还用毛笔蘸着水在上面写字,父母亲都称赞我写的好。在学校,老师也称赞我字写的非常好,但是那个时候仅仅是在写字,还不能算作书法。

#p#副标题#e#
 
 

作品集册出版。图片由李泽江提供

    新华网:什么时候开始正式与书法结缘?

    李泽江:我在武汉读银行学校的时候,真正认识了书法。当时书法界有名的湖北书协主席钟鸣天在东湖办了一次学术交流,我那时候跑了很远的路去参加,去学习。那时我就与书法结下了缘。

 

    新华网:您从普通的书法爱好者怎样转换成一位著名的书法家?这其中有什么酸甜苦辣?

    李泽江:我毕业后在银行工作期间,单位的一些宣传报道、搞大型的会议,经常要写大幅标语,这都离不开书法,那些写标语的活都一般是由我来负责。那时候勾美术字,勾完再刻,刻了再挂横幅,写了很多各种各样的标语,当时这个工作是很重要的。我就从这些训练当中逐渐加深了对书法的认识和感情。之后我自己又买了些字帖来练习,和当地书法协会也经常有交流。后来我住在重庆黔江区,当时还是四川黔江地区,成为了当地书法家协会的副主席,当时我才28岁,是最年轻的一个书协副主席。我们当时下面有五个县,五个县的书协组织也还不少,整个书法协会也有好几百人。

 

新华网:当初开始学习书法的时候有哪些困难?

李泽江:一开始看了字帖我就觉得字帖上写的非常好,一看就想写,但是一旦拿起笔写,就觉得写不像,有时候就非常烦躁,甚至写着写着就把笔丢了,把墨盘掀在地上,这些情况发生过很多次。

 

新华网:那您有没有拜师学艺?还是自学成才?

李泽江:我今年51岁了,学习书法已经有30多年了,目前还没有专门拜过一个书法老师。不过我初中时候有一位校长兼教数学课,他的字写得相当好,我觉得他的字好,我就照着他的学,对我的影响很大,他应该算是我的书法启老师。但是那也不能叫做书法,只能叫写字,按照我们中国传统的书法概念来说,差的太远了。

#p#副标题#e#
 
 

李泽江书法作品。图片由李泽江提供

 

李泽江书法作品。图片由李泽江提供

新华网:在您的艺术生涯当中肯定跟很多大师有过不少交流,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没有什么难忘的故事?您从中收获了什么?

李泽江:我还在重庆的时候,有一些大师比较经常下到基层去,比如说湖北书法家协会的钟鸣天主席,四川书法家协会的何应辉、刘新德,他们在书法界都是很有名气的,他们如果到基层去,我就一定会去跟他们交流、学习。我这个人就爱交流,爱合作。

我来到北京以后,也和沈鹏,欧阳中石交流过,还有天津的王学仲,我都去拜访过他们,他们现在在当今的书法界名声是很大的,大腕级的,而且都非常年轻,特别是沈鹏老师,他连任了两届书法家协会的主席,以前是编辑,已经培养了不少的书画艺术大师。现在我来北京已经有六年了,在这六年的过程中,我经常出去参加这样的活动,和他们一起多交流。我以前总是关在屋里面琢磨书法,我们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那些圣人们去钻研,去总结,就凭我们在屋里几十年去琢磨,怎么去思考呢?要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实力派大将,还得要去拜一个老师才行,我觉得人生不能没有老师,当然书本也是老师。

 

新华网:您觉得中国的书法艺术应该如何发展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李泽江:我们应该完善中国的书画院,建立传统笔法研究和经典书法攻关小组,培育跨代的顶级书法大师,创建中国书法大学,将中国书法推向新高峰。

在当代文化大发展时期,应当重视繁荣传统书法艺术。书法是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艺术,是炎黄子孙共同智慧的必然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境界的高度体现。

根据中国历史特点分析书法现状:应以魏晋书法为基础,从秦唐时段书法发展过程中汲取涵养。唐书法经繁荣昌盛达到一定高度,值得当代效仿,但我对当时推崇的楷书和行书的超前规范和封顶行为是很遗憾的,宋人书法的乱阵与随意让笔法从此不纯,特别是宋体的兴起使书法失去了应有的发展动力。当代应彰显楷行风骨,正本清源,再生八体。

我们也应该广泛联合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书法势力,配合汉字学的推广运用,使世界认识、理解、掌握、精通中国书法,让中国书法成为充满全人类智慧的最高艺术。

#p#副标题#e#
 
 

李泽江(左一)正在完成作品。图片由李泽江提供

新华网:您觉得目前有哪些因素制约了我们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李泽江:现在我们的孩子都是从小学印刷体的汉字,汉字印刷体先入为主是一种局限,自然审美感就输于古人了。有的时候,有些书法启老师不够专业,友善地使初学者误入歧途。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伪笔法”及“笨字法”泛滥。现在已然是古今隔绝,原笔法流失现象也很严重。

我们现在社会物质生活节奏非常快,对书法深度探索的环境也与古时不可同日而语了。这些都是制约我们书法艺术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新华网:从一位书法家的角度来讲,您觉得研习书法有哪些要点?

李泽江:我觉得初学者可以从魏碑入手来练习书法。

魏碑书写最能体现用笔的多样和复杂,最能代表结构的丰富和深奥。我们对魏碑的理解不应停留在镌刻优劣的层面,其可视墨迹已显现出方圆用笔的珠联璧合、结体布阵的峻峭苍迈。初学者以魏碑入手最能体验对书法用笔的深度,进而举一反三,还能对其奇妙结构的出神入化进行正确的领悟和破解。

其次,如果能有专家的指导,直入法门、旁征博引,也会有举重若轻的效果。 

新华网:您以后的艺术道路将如何发展?您自己的目标和志向是什么?

李泽江:前几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提出一个目标——培养大师。作为传统艺术,确实要有我们自己的大师,要有专门去继承艺术、研究艺术的人。作为这样的大师,我现在还差的太远,所以说我的目标和理想就是要练习书法,我想以钻研魏碑作为一个突破口。我自己也办了一个青年书画院,我就想在我资金比较宽松的情况下,在全国召集几个人,我们就来专门攻书法。即使我自己不能成为大师,我也希望在今后一百年当中,有超过王羲之、颜真卿的大师出现。这就是我的一个追求。

#p#副标题#e#

李泽江(左一)正在完成作品。图片由李泽江提供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专访书法家李泽江,作者:翔子,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劲松红岩——钱松喦的绘画创新

下一篇:魏中先生向《慈善中国》捐赠书法精品





相关内容

飞澜无声魏紫熙

魏紫熙是我国现代著名山水画大…

2020-01-03
飞澜无声魏紫熙
莫奈对后世的影响

从印象主义的产生、发展看,创…

2018-11-26
莫奈对后世的影响
一级美术师——王西京

王西京,1946年8月生于陕西西…

2018-01-05
一级美术师——王西京
苏大宝沙画五步法

筛沙:筛至极细、洗沙:多次洗净…

2017-12-02
苏大宝沙画五步法
国画大师—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

2017-08-26
国画大师—傅抱石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