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米长宣纸悬空 连城老人左手写反字让书法“飘”
- 作者: 翔子
- 编辑:
- 来源: 未知
- 点击: 69
时间: 2012-10-15 11:07:11
台海网10月15日讯(海峡导报见习记者 卢婷婷 导报记者 吴林增 文/图)各位看官,在案台上写书法,你见多了。可把薄如蝉翼的宣纸,悬在半空中,还能挥洒自如,你可见过?
瞧这:一张12米长的宣纸在半空中飘,老人气定神闲,笔尖轻点,在宣纸上挥毫写就“龙飞凤舞”。一撇一捺间,以静制动,动中寓静。
而且,老人还是用左手写反字,称之为“太极悬空书法”,乃客家绝技之一。原福建省省委书记称其是“八闽一绝”。
#p#副标题#e#
奇招 宣纸悬空 左手写反字
身怀这绝技的老人叫蒋继林,年近七旬,龙岩连城人。
“闯江湖”的老蒋,靠着这一招独门秘技 “太极悬空书法”,赢得粉丝无数。
你瞧瞧,两名少女将一纸长卷缓缓拉开,悬在半空中。这宣纸,总长12米,透着灯光,薄似蝉翼,好像风一吹就要破。
站在长卷前的老蒋,拿起一支重达4两的超大号毛笔,饱蘸浓墨,深吸一口气,就像在运功一样。待气定神闲之时,扎着马步,手起笔落。
平常人,稍稍用力,就能把宣纸捅破,但老蒋却游刃有余,在轻薄且飘舞的宣纸上,留下一个个大气磅礴的毛笔字。
细心的看官,如果凑近看还能发现,老蒋不仅没有把纸张捅破,而且一直是用左手写着反的字。
也就是说,只有站在老蒋的对面,你才能看到正立的毛笔字。
奇思 不甘平庸 让书法“飘”
出生于“福建宣纸之乡”姑田镇的蒋继林,从小就喜爱书法艺术,写得一手好字。
但要说这门绝技的形成,还缘于其个性不甘平庸,总喜欢来个奇思妙想:1991年的一次“书友”笔会上,他看到大伙都在案台上写字,觉得没劲,就想到离了案台试试。
有了这种想法,从此“江湖”多了一种“悬空书法”。不过,如何控制“功力”,不让毛笔把宣纸捅破,是老蒋要攻克的第一关。
起初,老蒋搬来两条凳子,把宣纸的两端分别用铁块压住。然后,一天到晚,不停地练,就好比少林武僧练铁砂掌。
刚开始,他手一直抖,写一两个字,宣纸就会破。可他一边练一边琢磨,宣纸用了一张又一张,为了挑战自己,每次练字,他都扎着马步。
老蒋不单单自己 “受罪”,还“连累”他的家人:要让悬空书写角度合适,就需要有人举着宣纸。老蒋常叫他的老婆、孩子等亲友帮忙,一家人都被操练得手酸腰痛。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练习,老蒋终于“开窍”了:写字时要让纸柔软地低垂着,自由地飘动着,宣纸才不容易断;毛笔蘸墨,得控制水分和力度;书写时,根据纸飘动的速度掌握走笔的连贯性,使笔划相连,才能一气呵成。
#p#副标题#e#
奇学 太极功夫 融入悬空书法
自从老蒋练就绝技后,他在“江湖”名声大噪,写过最长的宣纸达50米。
不过,年近七旬的老蒋,如何做到长时间扎着马步,提着毛笔,气定神闲,还不落下腰病肩伤?是因为一个奇学。
老蒋说,在练悬空书法的同时,他还练就了一套很棒的太极拳,天天早晨坚持以强身健体为目的锻炼。
蒋继林发现,这悬空书法,就是要以绵绵气韵注于笔端,这上与下、高与低、进与退、柔与刚,要恰到好处,刚好与太极拳有共通之处。
于是,老蒋将太极拳的招式与书法结合起来,形成纸、笔、手三悬。现在,大伙看老蒋挥墨,那一笔一划,就像是在打着太极拳,收放自如。
将太极拳与悬空书法完美融合后,老蒋的笔法更加圆润、厚重、飘逸、舒展,令看过其表演的原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盛赞其是“八闽一绝”。
上一篇:倪萍:画画让我快乐
下一篇:李象群:用生命雕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