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亮:游离于“书法圈”外的书法家
- 作者: 翔子
- 编辑:
- 来源: 未知
- 点击: 81
时间: 2012-12-01 11:04:38
张贤亮,男,国家一级作家、收藏家、书法家。1936年生于南京,江苏盱眙县人。立体文学作品:镇北堡西部影城、老银川一条街。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读中学时即开始文学创作,1955年从北京移民来宁夏,先当农民后任教员。重新执笔后创作小说、散文、评论、电影剧本,成为中国当代重要作家之一。
张贤亮书法册页(局部)
“书法家”的正确定义不仅是掌握了“书法”这门技艺的人,更是能将形式与内容完全统一的人,这考验的不仅是书写者的文化底蕴,更考验书写者的文化素养。否则那些作品只是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却是没有体温的“物件”,就像橱窗中穿着华丽的模特儿,不是血肉之躯,不能给人以亲切感。
时下,什么都讲求跨界。唱歌的火了就去演电影;演电影的火了就去唱歌;说相声的火了就去当主持;当主持的火了就去做广告………如果在演艺圈火了,练练书法画个画也能够搂草打兔子,来钱比正业快多了。而在作家里,写字画画虽然是副业,但也不乏搞出名堂来的。余秋雨的扇面书法价格已经被藏家炒得老高,贾平凹书法的价格按照四尺整张计算,也达五万元(每平尺近七千元),而新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收藏界预测其书法将涨10倍,成为中国作家中书法最值钱的一位。有人把莫言先生的润格定在每平尺一万元,据藏家照市场需求分析,莫言的这个润格恐怕还打不住。回头再看宁夏书画市场,书法作品卖得最贵的也并非专业书法家,著名作家张贤亮先生的书法也是拨了头筹。据记者了解,张贤亮目前书法的价格按照四尺整张计算也在每张两万元(每平尺近三千元),并备受藏家追捧。
张贤亮是中国文学界久享盛名的作家,他的文学作品被译成30种文字在世界30多个国家发行,同样,他对书法这门传统艺术也有着高深造诣与独特见解。张贤亮并不是要当书法家,所以,他不刻意地游离在“书法圈”外,如贺兰山的野花任自开放,在这个喧躁的时代留给人们的是一份清雅的墨韵和思索,其书法本身的创造力在深厚的文化品格中绽放。
前些年,张贤亮曾发表过一篇文章说:“我的书法作品其实应叫做毛笔字,因为只有字而无法。而‘书法’首先在于笔法,即用笔之法。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懂什么笔法,拿起笔便写,这也是我不敢称自己的毛笔字为‘书法作品’的缘故之一。”
张贤亮的“书法作品”除索要者指定的内容之外,全部是张贤亮个人的旧体诗词,对于此,张贤亮可自由挥洒,虽然没有“书法”之“法度”,但笔墨中却有真性情在,正像张贤亮所说的,他的书法应了佛家的“法、非法、非非法”之说,和写小说一样: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
张贤亮少爱诗书,其母贤敏博学,思想开拓宏深,使先生从小就有了很好的起点,在书法艺术方面下过苦功,后来历经沧桑,世事变迁,先生又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他的书法造诣和书艺境界是特殊天赋与漫长研悟的合成物。但他没有以书名世的念头,胸怀淡泊,学养渊雅,是铸成先生书法品格的重要因素。
张贤亮先生的书法在方家看来秀润遒媚,俊逸多姿。张贤亮尤擅行书,他对各体笔法均有广泛涉猎,他读过和临习北碑南帖,但其书法更富南帖之韵,字的点画则时见北碑风骨,个别点画的舒张纵遗颇类米芾、东坡风神。
张贤亮没有觊觎成为书法家的野心,而是抒写真性情,用毛笔塑造当代中国人的艺术趣味。于是,我们在张贤亮的字迹中,看到与古人书法一致的地方和不一致的地方。
张贤亮的书法属于书法审美的另一条途径,即,营造趣味性的同时,更多考虑的是一位作家当下的心情和感受。换一句话说,张贤亮的书法写的是他自己的经历和人格。
下一篇:湘潭62岁老人用烙铁当笔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