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为慈禧绘画的西方艺术家

  • 作者: 秩名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41

时间: 2013-03-28 10:21:43

    1904年送往美国圣路易世界博览会陈列的慈禧画像,至今仍藏在华盛顿国家博物馆内。

    1904年6月19日下午,美国圣路易斯美术馆。正在参加第12届世博会的大清皇室特使团会同圣路易斯美术馆馆长以及美国艺术委员会的几位成员,正在恭候来自中国的慈禧太后油画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幅最高统治者的油画,而且是由一位美国女画家在北京完成的。“圣容”安放在一个有黄缎衬里的箱子里,上面盖着一块黄色的织锦缎。几天后,这幅肖像对外开放,观者云集。

    博览会结束后,驻华盛顿大清国公使馆派出代表团将油画郑重其事送往华盛顿。清廷对此次“圣容”出访极为重视,觉得用普通铁轨枕木运送太后的肖像不恭,特地从外务部到前门外的车站铺设了一段专用铁道。

    为慈禧绘画的画家是卡尔,她一共为慈禧画了4幅油画。送往美国的肖像是穿朝服的,但慈禧认为穿朝服太复杂,画第二幅像时改为穿常服,并打算将第二幅画放置在自己的寝宫内。第三幅画像则是穿冬季朝服的,为了便于观赏,慈禧要求将这幅画的尺幅扩大至宽1.83米、高3米。除美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第一幅和故宫博物院保藏的第三幅外,其余两幅下落不明。

    “油画外交”是由当时美国公使康格的夫人萨拉策划的。康格夫人觉得“义和团运动”后,慈禧的国际形象不佳,便想出了为慈禧画像,然后送到美国路易斯博览会展览的主意。

    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是,只有人死了之后才画像,以便纪念死者,也便于后代子孙祭祀。康格夫人通过德龄花了很大周折,终于让慈禧明白油画是怎么回事,并同意接受画画。画家卡尔是德龄在巴黎时就已经认识的朋友,这一层渊源也是促使慈禧最终同意画像的重要因素。慈禧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勉强同意画像,但最初只计划画两次,在亲自看画家画了素描轮廓后,改变了想法,并喜欢上了卡尔,请她搬入宫内居住,让宫内都叫她“柯姑娘”。“柯姑娘”在宫中一住9个月,成为唯一一位近距离观察慈禧和中国宫廷生活的西方艺术家。

    卡尔回忆她进入宫廷的第一天的情景:“8月5日,我首次到中国宫廷觐见那天,我们在美国公使馆准时起床,因为从京城到颐和园坐车要走整整3个小时,而准时是东西方君主共同遵守的礼仪。我们觐见的时间是10点半,皇太后的肖像定于11点钟开笔;时辰与月、日一样,都是经过反复查考历本、再三斟酌之后方才选出的,这一刻开始绘制皇太后陛下的画像被认为最是大吉大利。”在顺利地获得了慈禧的好感和支持后,卡尔开始逐渐融入奢华而快乐的宫廷生活,但她随后就发现,随着肖像的进展,自己连续不断地与中国传统的绘画观念形成冲突。她回忆道:“他们希望细部越详细越好,不想要阴影。如果只考虑太后一个人的话,她很有鉴赏力,人也开放,最后总会给我更多自由,但她也不得不遵守传统……当我明白我将不得不运用传统的方法来表现太后那异常吸引人的性格、将它平庸化时,我就不再对我的工作充满开始时的那种热情了。”

    这一中西文化的冲突,在其后为慈禧作画的华士身上又再度重演。当时卡尔已经完成画像并在海外引起轰动,而华士也已经为庆亲王奕劻及李鸿章、袁世凯等朝廷重臣画像,慈禧主动约请了这位美籍荷裔画家,从起初勉强接受女画家到此时主动联络男画家,慈禧在这方面无疑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开放的程度。

    卡尔和华士都圆满完成了任务,获得了大量奖赏。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秩名,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国画家卢禹舜

下一篇:法籍华人著名画家赵无极--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





相关内容

飞澜无声魏紫熙

魏紫熙是我国现代著名山水画大…

2020-01-03
飞澜无声魏紫熙
莫奈对后世的影响

从印象主义的产生、发展看,创…

2018-11-26
莫奈对后世的影响
一级美术师——王西京

王西京,1946年8月生于陕西西…

2018-01-05
一级美术师——王西京
苏大宝沙画五步法

筛沙:筛至极细、洗沙:多次洗净…

2017-12-02
苏大宝沙画五步法
国画大师—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

2017-08-26
国画大师—傅抱石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