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的亲人与爱情
- 作者: 翔子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54
时间: 2013-05-18 10:04:42

亲人与爱情
亲人
毕加索是个始终引起争议的人,除了他那让人倾倒与折服的过人才华。他为自己的几任妻子、情人和孩子们画过许多画,他的亲人们对这位天才画家的评价却褒贬不一。毕加索于1973年以92岁的高龄去世。他在世时人们争先恐后地同他结交,在他去世四分之一世纪以后,世人仍在为他的故事和名声争执不休。
毕加索绘画上的成就可谓登峰造极,但他的家庭私事却弄得一塌糊涂。他的悲惨故事世人皆知:他的遗孀杰奎琳.罗克是自杀身亡的;他的一位情人玛丽埃.德莱塞亦是,她为他生下了女儿玛雅;他的孙子巴勃里多在杰奎琳将他赶出爷爷葬礼之后也自杀而死;巴勃里多的姐姐马里娜两年前写了一些回忆录披露自己悲惨的少年时代,并把一切过错归咎于毕加索。
弗朗西丝.吉洛特是毕加索一生中惟一将他抛弃的女人。她生过两个孩子:克洛德和帕洛玛,1953年她带着一双子女离开了毕加索。后来她同一位艺术评论家合作写了《我与毕加索的生活》。这本书既大胆又详细,几乎无所不写,甚至连同画家的性历险。此书于1964年出版,当时这种书还属罕见,因此引起轩然大波。作为报复,毕加索从此拒绝再见她生的一对子女。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了230幅毕加索的作品,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画家为亲人所作的画。大师的妻子和情人中惟弗朗西丝仍然健在,她生的克洛德和帕洛玛及玛丽埃生的玛雅为毕加索硕果仅存的三个儿女。
弗朗西丝已有76岁。细细的脖子,鹰钩鼻子上有一对拱形的眉毛,看上去依然是毕加索当年为她作画时的模样。他们相识于1943年,当时弗朗西丝是个21岁的画家,年轻而颇有抱负,而毕加索已经62岁,且同南斯拉夫女画家、摄影师多拉·莫尔相好。弗朗西丝是个感情炽烈却外表平静的女子,她决定要靠自己的真才实学获得名望与赞赏。对此,帕洛玛这样说:“假如我母亲没有认识我父亲,她原本是有权被称为艺术家的。然而,从某种原因上说,由于认识了我的父亲,她没有了这个权利。人们总是不情愿把她也冠为艺术家。”克洛德更认为母亲的作品对毕加索产生过很大的震撼,“他们之间建立了一种对话”。
弗朗西丝的生活始终围绕着毕加索的艺术。当她出版《我与毕加索的生活》时,大师的崇拜者们称此书充满私利与报复性。然而,时至今日,即使是弗朗西丝的批评者们在论及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的毕加索时也以它为基础了。确实,这本书里充满了令人不屑的东西,但三十多年之后,仍不失为一个性格复杂的天才艺术家的严肃传记。
现住纽约的弗朗西丝认为大师当年为她所作的画上用一种柔和的线条和抽象的晕影表现两人的亲密关系。有一幅画上,看起来象是毕加索用对称的轮廓线把肖像的各点连结起来了,这种画法当时刚开始尝试。她说:“当一对男女同为画家时,作品上体现的一切都带有感情色彩”。在她看来,“对于毕加索来说,给女人画像就是一种诱惑她的方式”,“其他女人是通过她们的肖像画来认同自己的。所以当毕加索一旦歇手不画她们了,她们的一切也就完了。”而她自己则没有陷进去,“从没有被封闭在自己的肖像画里,从而没有成为他的俘虏”。
年已半百的克洛德长着一双深色的眼睛,身体十分结实。他同父亲的相似之处显而易见。受毕加索遗产管理法庭的提名,他于1995年成立了毕加索管理委员会,以控制其作品的复制权和使用权。他本人可说是毕加索留下的上千幅画作、雕刻、草图、版画的活目录。他在巴黎的办公室里挂满了父亲的画。毕加索曾为他和妹妹帕洛玛画过一幅双人画,幼年的他坐在一个玩具汽车上,双眼放着光,妹妹则在玩一列小火车。还有一幅画上有他的母亲和他兄妹二人。画面上的他拿着一支铅笔和一张白纸。对他来说,这幅画代表了他们这个家庭的未来,代表了后来写在这张纸上的一切。
兄妹二人分别在16岁和14岁时遭到了沉重的打击:那本书出版后,他们的生活里从此失去了父亲。两兄妹一次又一次去看望父亲,可他把自己关在房子里,连电话也不接。即使见不到面,他们仍每年一起或分别几次去父亲的家。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的克洛德是父亲的遗产和名誉的保护人。他自己的愿望是成为电影工作者、作家和摄影家。他说:“作为一个杰出的大艺术家的儿子我是幸运的,毕加索本人就变成了我们家族的事业。”父亲没能得到看着他成长的快乐,但他对此已没有愤怒。
帕洛玛有一张为人熟知的脸,这要归功于她做的香水广告。广告上的她有火一般鲜艳的红唇、源于其父的一双深邃明亮的眼睛、一头瀑布般的黑发。她已有49岁,亲见其人会觉得她谦和亲切得多。她说父亲给他们作画时从未让他们摆姿势,他是凭记忆作画、从想象中得到灵感。毕加索是个对孩子着迷的人,他画过很多儿童画。但很显然,他从未画过少年时代及长大成人后的子女,对于他,孩子长大了就又是一回事了。帕洛玛认为父亲后来不见她是受了别人的挑唆,尤其是后母杰奎琳觉得他们对自己是个威胁。她清楚地记得1976年在街上巧遇父亲的经过,那是她13年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他。
帕洛玛同剧作家拉法埃尔·罗伯斯在结婚18年后于1995年分手,前夫为此同她展开了一场争夺财产的大战。帕洛玛的财富约有17亿美元,她的经济王国里有化妆品、香水和珠宝生意,当然还有其父留给她的价值6亿多美元的画。她的前夫要求得到所有这些财富的一半,此外每月还要给他一笔高额的生活费,理由是他抛开了剧作家的生涯而同妻子一道经营她的生意,而且他在她取得的成功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不幸的是,在他们妇唱夫随的美好日子里,帕洛玛也以类似的话夸奖过自己的丈夫。伦敦法庭受理的这场分割财产大战最近愈演愈烈,但其终结仍遥遥无期。据说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离婚。帕洛玛为忘记烦恼只好全力投入工作,同时也投入新欢的怀抱,那是个法国大夫,名叫埃里克·德温奈特。
与克洛德、帕洛玛同为非婚生的大姐玛雅和丈夫住在巴黎,他是个退休的海军军官。年过60的她看上去精神很好。1956年以后玛雅就没怎么再见到父亲,这意味着刚满20岁她便被逐出父亲的生活。事实上她从未同父亲共同生活过,她出世后不久,毕加索便同多拉同居了,后来又换成弗朗西丝,而当时他合法的妻子是奥尔加·柯克洛娃。她的母亲十分迷信,被毕加索抛弃后仍保存着他剪下的指甲和头发。当母亲1977年自杀后,这些东西便归玛雅所有。“令人吃惊的是,有这样疯疯癫癫的父母,我竟然还很正常。”这是她常挂在嘴上的玩笑话。
不过,玛雅真正让毕加索专家们吃惊的是,她现在从事辨别父亲作品真伪的工作,尽管不是非常专业,却赢得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爱情
吉纳维夫与毕加索初次相遇是在1944年,当时她还只有17岁,作为一名学校杂志的记者前去采访当时已是著名画家的毕加索。
年少的吉纳维夫大胆地向毕加索提问:“毕加索先生,年轻人不太理解您的绘画。”此言一出毕加索立刻勃然大怒,他严厉地反驳道:“那是什么意思?你们什么时候才能理解绘画的语言?难道你们就理解薯片的语言吗?”
毕加索很想“引诱”不懂事的少女尽管初次相遇非常尴尬,当时63岁的艺术大师毕加索还是和17岁的吉纳维夫成了忘年交,他们经常一边品着热巧克力一边谈论艺术和文学。
毕加索也曾承认,他很想引诱这个女孩,但是当时没敢这么做。
电闪雷鸣促成了老少恋7年后,毕加索从美国返回西班牙。不久,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最终使他们变成为了情人。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吉纳维夫还记忆犹新,“我对毕加索说我该回家了,就在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我敢发誓那简直就像一场童话故事。房间里的光线暗了下来,通过天窗我看到太空乌云滚滚,似乎只有在刚果的热带风暴中会出现这种景象。
毕加索当时对我说:‘等一会,一场风暴就要来了。’接下来就是电闪雷鸣,冰雹也接踵而至……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我就记不清楚了。” 当两年“地下情人”后曲终人散当时,毕加索已经和女画家弗朗索瓦兹-吉洛生活在一起了,吉纳维夫就做了毕加索的地下情人,他们的地下恋情共持续了两年。
1953年,毕加索要求吉纳维夫同他一起移居到法国南部生活,但被吉纳维夫拒绝了,从而结束了他们这段浪漫的爱情。最终,吉纳维夫成为一名诗人和纪录片制片人,并获过了大奖。 为给我画像,毕加索耐心地等我睡醒。毕加索一生有过无数情人,在人们的脑海中,他是一个被女人宠坏的暴君,但是在吉纳维夫记忆中,毕加索却是一个“让人尊重的人,温柔、聪明,偶尔还会很羞怯” 。吉纳维夫说:“他并不是人们常常描述的那样,是个让人厌恶的冷酷的人。” 为了证明毕加索的体贴和温柔,吉纳维夫提到了一幅裸体素描画的来历,这幅素描名叫“8月80日肖像画”,。吉纳维夫说:“毕加索想要画一幅我躺在床上的裸体画。但是在绘画过程中我变得昏昏欲睡,后来下意识地扯了一条被单盖在身上睡着了。毕加索失去了他的模特,但是却不敢把我叫醒,他就那么耐心地等待着,等我睁开眼睛,然后才完成了那副作品。”
鲜为人知的情人是毕加索的生命最爱, 尽管毕加索的一些传记作家并不怎么关注吉纳维夫了,在毕加索一生众多情人当中吉纳维夫也不怎么出众,但是毕加索却亲口对他的朋友提起过吉纳维夫在他生命中的重要位置,毕加索说:“她拯救了我的生命,她让我尽展笑颜。” 而吉纳维夫自己也认为是毕加索最后一个情人,她在数年前曾经写道:“我认为我是他唯一深爱的人,也是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