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赵天嵩
- 作者: 秩名
- 编辑:
- 来源: 网络
- 点击: 52
时间: 2011-05-19 14:23:54
著名画家赵天嵩
半工意山水画延续传统绘画艺术
中国国际文化产业网珠海讯(记者姚君锐 黄渝晴)日前,中国国际文化产业网邀请到澳门著名画家赵天嵩接受第八期专访。上期谈到赵天嵩老师“谈风景画的写生与创作”。本期赵天嵩老师谈半工意山水画延续传统绘画艺术。

本站记者现场专访澳门著名画家赵天嵩
记者黄渝晴:赵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中国国际文化产业网第八期专访,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对山水画的情绪,您会用哪句古话?
澳门著名画家赵天嵩:中国有句俗语:“智者乐山,仁者近水”就以中国山水画可以无尽地渲染这种情绪。
记者黄渝晴:中国画有各种表现形式,然而画家应该怎么去适当地运用某种表现形式呢?
澳门著名画家赵天嵩:画中国画有各种表现形式,如工笔山水、大写意山水、更有半工意的山水画,在创作中要用哪种形式,则要由内容决定形式,也要符合画家的习惯性风格所决定(也就是画家的强烈个性所决定)。
记者黄渝晴:能谈谈多年来创作山水画的过程吗?有哪些大师影响您对山水画的创作?
澳门著名画家赵天嵩:我个人多年的山水画创作过程中,最初的几年比较注重工笔山水画(因为这是基础),后来逐渐地过渡到小写意山水。最近十几年来,我比较欣赏傅抱石先生的画风和岭南画派黎雄才先生的画风。因为他们的画风为国画山水的创作开辟了新路,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在深厚的深入生活基础上,在大量的写生作品上进行创作。他们都是一直以勤奋的态度,以写山水为乐渡过他们的晚年。他们有共同的特点,就是用半工半意的手法来表现祖国的大好山河。
记者黄渝晴:在工笔画转向写意山水画,在转变过程中有哪些困难?
澳门著名画家赵天嵩:在工笔山水画转向写意山水画中间需要一段长时间的适应过程,这个过程较为难些。工笔画比较具体,而写意山水画比较讲究意境。我参考很多大师的作品,学习他们的长处,一直临摹他们的作品,慢慢地去掌握技法,表现形式等等。没有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是表现不出画面的意境。
记者黄渝晴:是什么原因促使您这么热衷于半工意山水画?
澳门著名画家赵天嵩:因为半工意山水画既延续了传统绘画艺术且具备中国气派,同时更重要的是起到继承创新的作用。半工意的画面就是变化无穷,又深入又深刻,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记者黄渝晴:您多年来创作山水画,在创作中有哪体会?
澳门著名画家赵天嵩:一、要有感而发,就是面对山河要有感动,有才开始动笔冲击。二、动笔之前要深思佈局,就是要充分考虑到画面的气势。三、在创作中要注重墨韵,即笔墨要与时俱进,又要有情趣。四、用自己的方法去画,即要“师古人”又要“师造化”,更重要的是“师自我”。在现画面上重点体现自己的风格。总的来说,在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中要强化民族精神力度,要精益求精探索笔墨的趣味,要力求二者和谐统一。要沿着前辈们开创的艺术道路,踏实地努力奋进。
记者黄渝晴:非常感谢赵老师接受我们中国国际文化产业网的采访!下期我们将会专访赵老师漫谈工笔画、写意画、半工笔画的技法。#p#副标题#e#
请欣赏澳门著名画家赵天嵩山水画作品:






上一篇:少儿书画教育家--陈铁桥
下一篇:油彩粉笔画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