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大师:张伟忠

  • 作者: 本站编辑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54

时间: 2014-03-26 14:09:32

 
简介
    张伟忠,字安之,号乾笙,1967年5月生于嘉定。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上海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嘉定区政协第三、四届委员,民盟盟员。
    1988年秋至今供职于嘉定博物馆,专业从事嘉定竹刻的研究与创作,先后师从范勋元、王威、徐秉方。1999年,创建“新篁工艺品有限公司”,2004年,被上海市经济委员会认定为上海市传统工艺美术品种。 2004年、2007年,作品《留青人物——佛簧》、《水仙留青插屏》先后被评为首届、二届上海工艺美术精品。2006年,《水仙留青插屏》先后获得首届中国文化遗产日上海系列活动暨2006 ’上海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及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颁发的2006“白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作品为上海嘉定博物馆、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德国国立博物院亚洲艺术博物馆等机构收藏。有《刀笔之余聊竹刻》、《打开青史话竹刻——历代留青竹刻名家代表浅述》、《留青:竹皮上的书画艺术——兼谈竹刻收藏误导及鉴别》(与徐秉方合作)、《嘉定竹刻的技法与雕刻形式》、《竹刻发展的写意化倾向之我见》、《刻竹屑语》等文章发表国家级的专业书刊。2008年、2009年、2010年作品入围中国嘉德“现当代雕刻艺术”专场
座右铭
    艺无止境,不敢稍加倦怠,为发展竹刻艺术理当尽心尽力。
艺术特色
    先后师从擅长深雕的王威和以留青为主的徐秉方,对陷地、浮雕、深雕、透雕和留青等竹雕技艺有独特见解,创作注重线与面的内在关系以及虚实空间相互渗透的应用是他研究的课题。在吸收传统竹刻的基础上探索并形成了自己含蓄内敛的风格。
创作理念
    心正意诚是竹人的第一要素。此要素贯彻于原材料的加工处理、创作构思与制作的全过程。竹有君子节操,人有君子之心,方能默契相伴。心正意诚方能气清心静,可与竹子清爽、雅洁的气质之间达到某种共鸣,才能获得心灵与竹韵浑穆一体的天籁之音。
活动年表
    1986年师从王威学习嘉定传统竹刻;
    1988年进入嘉定博物馆专业从事竹刻艺术的研究和创作;
    1992年拜有“当代留青第一家”之誉的徐秉方大师为师潜心研究留青竹刻艺术。并在嘉定广为宣传和推广,为嘉定竹刻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和表现形式。
    1993年作品:‘浮雕布袋和尚’被王世襄带到香港艺术馆讲学时(古代竹刻及当代竹刻现状)作为范本。
    1996年“刀笔之余聊竹刻”一文发表于台湾《竹刻艺术》一书,作品‘心赏’收入其中。并应邀参加    1996年新加坡国际艺术水平展。
    1997年,《莲子结成花自落》 和《游鱼》这两件作品被法华塔收藏。
    1998年,“打开青史话竹刻-历代留青竹刻名家代表浅述”一文发表于台湾《紫玉金砂》刊物,并引起台湾地区对留青竹刻的关注和收藏热潮。
    1998年-1999年,被教育局课外学校竹刻艺术班特聘为教师,并培养了一批从事竹刻艺术的中小学美术教师。
    2001年,和徐秉方老师合作《留青.竹皮上的书画艺术,兼谈竹刻的收藏误导及鉴别》一文收录于中国《收藏》杂志。
    2002年,根雕作品《刘海戏蟾》及 浮雕笔筒《灵辙》被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
     2004年,作品:《留青人物-佛簧》被评为首届上海工艺美术精品;2004年,在其的建议及积极努力下,开始建立竹刻领域内的专业网站:中国竹刻艺术网。
    2006年作品《水仙留青插屏》获“上海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获“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任《中国竹刻竹雕艺术》一书副主编。
    2007年作品《水仙留青插屏》被评为第二届“上海市工艺美术精品”;参与《海外竹刻遗珍》编写。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工艺美术大师_张伟忠_竹雕艺术,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徐秉方

下一篇:蔡邕简介





相关内容

飞澜无声魏紫熙

魏紫熙是我国现代著名山水画大…

2020-01-03
飞澜无声魏紫熙
莫奈对后世的影响

从印象主义的产生、发展看,创…

2018-11-26
莫奈对后世的影响
一级美术师——王西京

王西京,1946年8月生于陕西西…

2018-01-05
一级美术师——王西京
苏大宝沙画五步法

筛沙:筛至极细、洗沙:多次洗净…

2017-12-02
苏大宝沙画五步法
国画大师—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

2017-08-26
国画大师—傅抱石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