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手足口病如何防治?

  • 作者: 未知
  • 编辑:
  • 来源: 网络
  • 点击: 77

时间: 2014-04-18 14:07:49

              
 

     手足口病发病原理

  手足口病是由肠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以及臀部等部位长疱疹,有的孩子还会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CoxAsckievirus)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最常见。
 

 

    识别手足口病症状

  1、手足口病通常没有明显的前期症状,多数病患会突然发病,发烧通常在38℃左右。

  2、有些人会出现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恶性、呕吐、头痛等症状。

  3、在幼儿手、足、口黏膜以及臀部出现的皮疹,通常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由于口腔溃疡是吃东西也比较痛,孩子往往会流口水、拒绝进食。皮疹通常在一周内就会自行消退,同时体温也会下降。多数病例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

  4、极少数病例会伴有较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迟缓性麻痹、心肌炎等。这类生病的孩子大多持续发高烧,病情发展迅速,以2岁以内的孩子比较多见,多在发病后3~5天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严重的并发症。若出现下述症状,很可能是重症手足口病,家长要及时把孩子送到医院治疗。

  (1)出现手足口症状以后持续高烧。

  (2)烦躁哭闹,不愿吃奶喝水,脸色不好。

  (3)嗜睡、精神不好,甚至惊厥。并发走路不稳或者经常摔跤。

  手足口病的流行与传播

  手足口病人在发病前数天即有传染性,发病后1周之内传染性最强。患者疱疹液中的病毒含量大,疱疹破掉时病毒随即溢出。咽喉部分泌物的排毒时间可持续1~2周,粪便约3~5周。在分娩前期受感染的母亲会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如果孕妇在分娩前后有肠病毒感染的症状,孩子出生后感染的可能性会更大。

  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有很多。病毒可透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手、毛巾、玩具、餐具及寝具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染。患者延后的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经由飞沫传染或接触传染。手足口病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因此事先预防很重要。

  预防手足口病,家庭护理消毒要到位

  (1)家长、孩子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家长喂养婴幼儿时要洗手,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督促孩子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和不净食物的习惯。

  (2)加强居室内空气流通。

  居室内应避免人员过多,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继发感染。

  (3)生活用品常消毒。

  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勤晒衣被;应将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用品及时消毒,预防病从口入。

  (4)家长应尽量少让孩子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被感染机会;

  (5)如有不适,及早到正规医院就诊。

  (6)补充营养,休息充足。

  家长要给孩子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还要注意孩子的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因过度疲劳降低抵抗力。

  家庭如何进行手足口病消毒

  (1)如果家中孩子得了手足口病,还需对孩子的餐具,用品等进行消毒,当孩子痊愈后还应对所有物品进行最后的消毒。

  (2)由于肠道病毒对紫外线及热较为敏感,若有已受污染的用品,可採用暴晒及煮沸消毒,也可从超市选购有卫生许可证的含氯消毒剂、漂白水稀释后,采取浸泡或擦拭消毒。

  (3)餐具和水杯可采用煮沸或用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生活用具、玩具等则用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手足口病防治,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上一篇:幼儿园游戏教案

下一篇:春夏季节,谨防皮肤过敏





相关内容

你好,蜗牛朋友!

有一天,芭芭拉去找小蜗牛,看…

2016-12-26
你好,蜗牛朋友!
“别”再这样做啦!太干净反而对孩子不好

有些爸爸妈妈就爱这样,特别讲…

2016-12-02
“别”再这样做啦!太干净反而对孩子不好
儿童营养餐:蛋黄马铃薯泥

蛋类如鹌鹑蛋、鸡蛋,含有丰富…

2016-11-26
儿童营养餐:蛋黄马铃薯泥
小雪,进补好时节

天气寒冷,适宜温补,人们大多…

2016-11-22
小雪,进补好时节
立冬吃得清淡才好

今天是立冬,说明已经正式进入…

2016-11-07
立冬吃得清淡才好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