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淳
- 作者: 网络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49
时间: 2015-06-25 09:19:13
邯郸淳(约132—221),又名竺,字子叔,又字子礼,东汉时颍川阳翟(今禹州市)人,因著有《笑林》三卷、《艺经》一卷而著名,被称为“笑林始祖。”淳自小有才名,博学多艺,善写文章,又懂的“苍、雅、虫、篆,许民字指”,方圆避迩许多人都知其名。魏文帝时,邯郸淳为博士给事中,曾作《投壶赋》上奏文帝,讲述仁义礼仪和恩威相兼的君臣之道。邯郸淳还为教曹娥写过一篇碑文,陈留大文学家、大书法家蔡邕避难路过会稽,赞碑文为“绝妙好辞”也!邯郸淳留名后世并非因其政绩不夸,也不是因为他的文章特好,而在于他不经意的闲逸文作——《笑林》和《艺经》,讲述了当时的许多笑话、噱头、善喻、讥讽、幽默趣事以级当时流行的投壶、米夹、掷砖、马射、弹棋、棋局、食籁等诸般游艺项目,成为中国最早的笑话和杂耍专著。

邯郸淳,一名竺,字子叔(“叔”又作“淑”),又作正礼。汉末魏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文学家、书法家。东汉元嘉元年(公元151年),会稽上虞令度尚将为孝女曹娥立碑,命其弟子邯郸淳作碑文。邯郸淳年甫弱冠。碑成,蔡邕阅后刻“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于石旁,隐“绝妙好辞”四字。初平时,从三辅客居荆州。曹操久闻其名,平荆州后与他相见,深为器重。奉命拜见曹植,赞叹同样多技艺的曹植为“天人”,屡次向曹操称赞曹植的才华,引起曹丕不悦。黄初中,为博士,官至给事中。曾因著《投壶赋》工巧精密,得魏文帝赏赐帛千匹。生卒年不详,但寿命应有九十岁左右。
工书,诸体皆能,尤善篆籀。卫恒《四体书势》古文序云:“自秦用篆书,焚烧先典,而古文绝矣。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宅,得《尚书》、《春秋》、《论语》、《孝经》,时人已不复知有古文,谓之科斗书,汉世秘藏,希得见之。魏初传古文者,出于邯郸淳。”卫恒《四体书势》载其篆书师法曹喜,楷书取法王次仲,善作小字。并认为蔡邕善书篆,“采斯、喜之法,为古今杂形,然精密闲理不如淳。”袁昂《书评》称其书:“应规入矩,方圆乃成。”《魏略》言其“善《苍》、《雅》、虫、篆、许氏字指”。可惜其墨迹早已不传。
他博学多才,精通训诂,所编《笑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笑话集,被后世尊称为笑林祖师。该书以嘲讽愚庸的笑话故事见长,其中一些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原书三卷,被宋代人增添至10卷,今已亡佚,仅存29则。
《三国志》裴注引《魏略》曰:淳一名竺,字子叔。博学有才章,又善苍、雅、虫、篆、许氏字指。初平时,从三辅客荆州。荆州内附,太祖素闻其名,召与相见,甚敬异之。时五官将博延英儒,亦宿闻淳名,因启淳欲使在文学官属中。会临菑侯植亦求淳,太祖遣淳诣植。植初得淳甚喜,延入坐,不先与谈。时天暑热,植因呼常从取水自澡讫,傅粉。遂科头拍袒,胡舞五椎锻,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说数千言讫,谓淳曰:“邯郸生何如邪?”於是乃更著衣帻,整仪容,与淳评说混元造化之端,品物区别之意,然后论羲皇以来贤圣名臣烈士优劣之差,次颂古今文章赋诔及当官政事宜所先后,又论用武行兵倚伏之势。乃命厨宰,酒炙交至,坐席默然,无与伉者。及暮,淳归,对其所知叹植之材,谓之“天人”。而于时世子未立。太祖俄有意於植,而淳屡称植材。由是五官将颇不悦。及黄初初,以淳为博士给事中。淳作投壶赋千馀言奏之,文帝以为工,赐帛千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