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
- 作者: 网络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67
时间: 2015-06-25 09:21:47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一作307~365,一作321~379), 中国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省)人,后移居会稽山阴( 今浙江省绍兴市)。始任秘书郎,继为长史、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并曾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此后人称他为王右军。王羲之一生性好山 水与交友,会稽许多名士如孙绰、李充、许询、支遁都与他有同好。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孙统等41人,宴集山阴兰亭,写下了著名的《兰 亭序》。 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到李斯、曹喜、锺繇、梁鹄 等著名书法家的书迹,又在洛阳看到蔡邕书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王羲之所处的 时代,楷书逐渐成熟,草书得到发展。他在此基础上,又博采众长,一变汉、魏以来质朴淳厚的书风,而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 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表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由于他 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贡献,被后世誉为书圣。 王羲之的墨迹流传到今天的大都为响拓勾摹本。其中著名的《姨母帖》、《初月帖》 是唐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 (697),根据王方庆家藏墨迹勾
艺术特色
王羲之从小爱好书法。幼年时他曾跟随姨母,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过书法。渡江后,他又学习了前辈书法大师李斯、曹喜、张芝、张昶、蔡邕、锺繇和梁鹄等人的书法。这使他的书法融合各家所长,自成一家。再加上他的家族中擅长书法的人济济一堂,父辈王导、王旷、王异等都是高手,这对他的书法学习的帮助也是极为显着的。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他的真书势形巧密,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草长浓纤折衷;他的行书遒媚劲健。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