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绎

  • 作者: 网络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61

时间: 2015-06-25 09:27:16

    萧绎(508—554),南朝梁画家。即梁元帝,字世诚,小名七符,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武帝萧衍第七子。生眇擅书画,冠绝一时,南朝陈姚最评之日:“学穷性表,心师造化,足使荀最、卫协阁笔,袁倩、陆探微韬翰。”传世作品有《职贡图》,已残缺。
萧绎
      (508~554年),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北朝时期梁代皇帝(552年~554年在位),元帝。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梁简文帝萧纲之弟。
  初封湘东郡王。普通七年(526年)出任荆州刺史,都督荆、湘、郢、益、宁、南梁六州诸军事,控制长江中上游。太清二年(548年)侯景叛梁围建康,梁各路援军集结于建康城外有二三十万之多。萧绎派儿子萧方等率军万人往救,后又派王僧辩率舟师万人增援,次年三月,侯景攻破台城,王僧辩舟师尽没。不久,又命王僧辩击溃在郢州(今湖北武昌)都督中外诸军事的六兄萧纶;并向西魏称臣,袭杀益州刺史萧纪(萧衍第八子)。
  萧绎翦除兄弟的目的达到后,便于天正元年(552年)在江陵即位称帝,年号承圣。但当时梁州、益州已并于西魏,襄阳也在西魏控制之中。江陵形势十分孤立。承圣三年(554年)九月,西魏宇文泰派于谨、宇文护率军五万南攻江陵。十一月江陵城陷,萧绎被俘,遇害。次年,其子萧方智在建康称帝,追尊为孝元皇帝,庙号世祖。
  萧绎盲一目,少聪颖,好读书,善五言诗。工书善画,曾作《宣尼像》,为之作赞并亲自题写,当时人称之为“三绝”。与裴子野、刘显、萧子云、张缵及当时其他俊才为布衣之交。常说:“我韬于文士,愧于武夫。”但性矫饰,多猜忌。藏书十四万卷,于江陵城破时自己烧毁。生平著述甚富,凡二十种,四百余卷,今仅存《金楼子》。所绘《职贡图》尚存北宋摹本。明代张溥辑有《梁元帝集》一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编辑本段]生平
  《职贡图》宋摹本天监七年(508年)八月生。十三年(514年),封湘东郡王,邑二千户。初为宁远将军、会稽太守,入为侍中、宣威将军、丹阳尹。普通七年(526年),出为使持节、都督荆、湘、郢、益、宁、南梁六州诸军事、西中郎将、荆州刺史。中大通四年(532年),进号平西将军。大同元年(535年),进号安西将军。三年(537年),进号镇西将军。五年(539年),入为安右将军、护军将军,领石头戍军事。六年(540年),出为使持节、都督江州诸军事、镇南将军、江州刺史。太清元年(547年),徙为使持节、都督荆、雍、湘、司、郢、宁、梁、南、北秦九州诸军事、镇西将军、荆州刺史。三年(549年)三月,侯景入寇京师,太子舍人萧歆至荆州宣读密诏,授萧绎为侍中、假黄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承制,其余职务如故。同年梁武帝死于台城。萧绎发兵攻灭自己的侄子河东王萧誉与兄弟邵陵王萧纶,之后命王僧辩率军东下消灭侯景。天正元年(552年),侯景之乱平定,萧绎即帝位于江陵。当时,群臣中有人建议将都城徙回故都建康,但萧绎并未同意。
#p#副标题#e#
  萧绎即帝位之后,其弟武陵王萧纪于益州称帝,萧绎派兵入蜀消灭割据的萧纪,同时也请求西魏出兵。西魏出兵,但益州落入它们手中。承圣三年(554年),萧绎给西魏宇文泰写信,要求按照旧有版图重新划定疆界,言辞傲慢。宇文泰命令于谨、杨忠等将领以五万兵马进攻江陵。梁元帝战败,作降文,率太子等人到西魏军营投降。不久为侄子萧察以土袋闷死,时年四十七岁。太子萧元良、始安王萧方略皆见害。
《梁书》节录
  世祖聪悟俊朗,天才英发。年五岁,高祖问:“汝读何书?”对曰:“能诵《曲礼》。”高祖曰:“汝试言之。”即诵上篇,左右莫不惊叹。初生患眼,高祖自下意治之,遂盲一目,弥加愍爱。既长好学,博综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才辩敏速,冠绝一时。高祖尝问曰:“孙策昔在江东,于时年几?”答曰:“十七。”高祖曰:“正是汝年。”贺革为府谘议,敕革讲《三礼》。世祖性不好声色,颇有高名,与裴子野、刘显、萧子云、张缵及当时才秀为布衣之交,著述辞章,多行于世。在寻阳,梦人曰:“天下将乱,王必维之。”又背生黑子,巫媪见曰:“此大贵兆,当不可言。”初,贺革西上,意甚不悦,过别御史中丞江革,以情告之。革曰:“吾尝梦主上遍见诸子,至湘东王,手脱帽授之。此人后必当璧,卿其行乎!”革从之。及太清之难,乃能克复,故遐迩乐推,遂膺宝命矣。所著《孝德传》三十卷,《忠臣传》三十卷,《丹阳尹传》十卷。《注汉书》一百一十五卷,《周易讲疏》十卷,《内典博要》一百卷,《连山》三十卷,《洞林》三卷,《玉韬》十卷,《补阙子》十卷,《老子讲疏》四卷,《全德志》、《怀旧志》、《荆南志》、《江州记》、《贡职图》、《古今同姓名录》一卷,《筮经》十二卷,《式赞》三卷,文集五十卷。
  史臣曰:梁季之祸,巨寇凭垒,世祖时位长连率,有全楚之资,应身率群后,枕戈先路。虚张外援,事异勤王,在于行师,曾非百舍。后方歼夷大憝,用宁宗社,握图南面,光启中兴,亦世祖雄才英略,绍兹宝运者也。而禀性猜忌,不隔疏近,御下无术,履冰弗惧,故凤阙伺晨之功,火无内照之美。以世祖之神睿特达,留情政道,不怵邪说,徙跸金陵,左邻强寇,将何以作?是以天未悔祸,荡覆斯生,悲夫!
梁元帝焚书
  历史上毁书事件屡见不鲜。隋人牛弘有“五厄”之说,明人胡应麟有“十厄”之说。当然,他们说的只是隋之前或明之前的毁书事件,而明之后,毁书、禁书之乱有过之而无不及。譬如乾隆时代的禁书、毁书,农民起义如李自成,特别是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不知毁了多少书籍。但是,像梁元帝藏书又毁书,在中国书史上却实属罕见。
  萧绎一生著作等身,著有《孝德传》《忠臣传》《丹阳尹传》《注汉书》《内典博要》等400余卷。他既是作家,又是藏书家,还是学问家。除了著书立说之外,萧绎还利用“职务”之便,广罗遍搜天下典籍,共得图书十四万卷,堪称皇家私人藏书第一。可惜的是,他自焚藏书和著作,仅存《金楼子》一种。
  承圣三年腊月,即公元555年之初,西魏军队合围攻城,主将战死,军中大乱,昔日誓死效忠之将领也纷纷降敌。正在呤诗的元帝,眼看大势已去,急忙躲进内城,并下令焚烧所有藏书,自己也准备自焚。被左右劝阻之后,他欲投降求和。臣子劝他趁乱突围,过江与援军会合。可他坚决不从,还怀疑臣子的忠诚,一边破口大骂,一边匆匆忙忙出东门投降。后被俘在魏营,问及为何焚书,萧绎说:“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
  梁元帝自焚其藏,一是认为读书无用,气愤之举;二是把藏书当作私有财产,想让心爱的书籍为自己陪葬。纵观历史,此等行为,真是空前绝后。众所周知,当时未有印刷术,图书都是抄本,多为孤本和善本。梁元帝这一把火,几乎将南方有价值的图书烧了个精光,给我国的历史文化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次浩劫。
  其实,梁元帝的失败岂是读书之过?读书无非二用,一是怡性,二是增智。但是,如果把书读死了,必然食古不化,变得迂腐。如果一定要说梁元帝的失败与读书有关,那就是读死书造成的。明清思想家王夫之一语中的:“帝之自取灭亡,非读书之故,而抑未尝非读书之故也。”
  翻开历史,我们来看几个细节,便知梁元帝的昏蒙——
  元帝读书昼夜不辍,强迫自己不睡觉。如果伴读者瞌睡,必遭重罚。——这叫痴读而且不近情理。
  公元554年冬,西魏兵临城下,皇城危在旦夕。梁元帝趁巡查城防之机,仍然不忘在城头与群臣“口占为诗”。——这简直就是昏昧!
  元帝称帝前,国破家亡之际,他舍弃讨伐最大的敌人侯景,而接二连三地加害同胞兄弟。另据《中国历代通俗演义》记载,西魏围城时,狱中有死囚数千人。有臣子请求在特殊情况下,一律赦免,充当战士。如此境地,萧绎非但不允许,还昭令处死,可见其胸怀狭窄。
文学作品
  荡妇秋思赋
  荡子之别十年,倡妇之居自怜。登楼一望,唯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天与水兮相逼,山与云兮共色。山则苍苍入汉,水则涓涓不测。谁复堪见鸟飞,悲鸣只翼!秋何月不清,月何秋不明?况乃倡楼荡妇,对此伤情!
  於时露萎庭蕙,霜封阶砌,坐视带长,转看腰细。重以秋水文波,秋云似罗。
  日黯黯而将暮,风骚骚而渡河。妾怨回文之锦,君思出塞之歌。相思相望,路远如何!鬓飘蓬而渐乱,心怀愁而转叹。愁萦翠眉敛,啼多红粉漫。
  已矣哉!秋风起兮秋叶飞,春花落兮春日晖;春日迟迟犹可至,客子行行终不归。
  采莲赋
   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于时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故以水溅兰桡,芦侵罗荐,菊泽未反,梧台迥见。荇湿沾衫,菱长绕钏,泛柏舟而容与,歌采莲于江渚。
  歌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秋风摇落
   秋风起兮寒雁归,寒蝉鸣兮秋草腓。萍青兮水澈,叶落兮林稀。翠为盖兮玳为席,兰为室兮金作扉。水周兮曲堂,花交兮洞房。树参差兮稍密,紫荷纷披兮疏且黄。双飞兮翡翠,并泳兮鸳鸯。神女云兮初度雨,班妾扇兮始藏光。且淹留兮日云暮,对华烛兮欢未央。
  陇头水志
  衔悲别陇头。关路漫悠悠。故乡迷远近。征人分去留。沙飞晓成幕。海气旦如楼。欲识秦川处。陇水向东流。
  折杨柳
   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疏。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
  他的著作有《孝德传》三十卷,《忠诚传》 三十卷,《丹阳伊传》十卷,《注汉书》一百五十卷,《周易讲疏》 十卷《内典博要》一百卷,《连山》三十卷,《洞林》三卷,《玉稻》三卷,《补缺子》十卷,《老子讲疏》四卷,《全德志》《怀旧志》《荆南志》《江州志》《供职图》《古今同姓名录》一卷,《式赞》三卷,文集五十卷,合计超过四百卷。
[编辑本段]半面妆来源
  梁元帝眇一目,宠徐姬。姬性妒,后怨帝,每召至,即妆半面见之,意者以帝一目,非为全面也。帝亲杀之。
梁元帝子女
  长子 武烈世子 萧方等
  二子 贞惠世子 萧方诸
  四子 愍怀太子 萧方矩,后改名元良
  九子 敬皇帝 萧方智
  十子 始安王 萧方略
艺术评价
  从传世的画迹来看,南朝梁元帝萧绎应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皇帝画家。他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七子,聪明好学,从小就爱作书画。萧绎不仅擅长人物画,风景画、鸟兽画他也都很擅长,可惜的是他所有作品中,只有《职贡图》流传下来,而且也不完整。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萧绎_画家,作者:网络,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萧衍

下一篇:萧子云





相关内容

飞澜无声魏紫熙

魏紫熙是我国现代著名山水画大…

2020-01-03
飞澜无声魏紫熙
莫奈对后世的影响

从印象主义的产生、发展看,创…

2018-11-26
莫奈对后世的影响
一级美术师——王西京

王西京,1946年8月生于陕西西…

2018-01-05
一级美术师——王西京
苏大宝沙画五步法

筛沙:筛至极细、洗沙:多次洗净…

2017-12-02
苏大宝沙画五步法
国画大师—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

2017-08-26
国画大师—傅抱石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