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滉

  • 作者: 网络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66

时间: 2015-06-26 08:10:49

韩滉 
     (723-787)〔唐〕字太冲,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少师休之子,以荫补骑曹参军。唐至德年任吏部员外郎,性强直,明吏事,以户部侍郎判度支数年,德宗时为镇海军节度使,遣将破走李希烈,调发粮帛以济朝廷。贞元初加检校左仆射及江淮转运使,封晋国公。性节俭,衣裘茵袵,十年一易,居处仅避风雨,不为家人资产,幼有美名,天资聪明,善《易》与《春秋》,好鼓琴。能书善画,长于隶书;章草学梁侍中,草书得张旭笔法,亦工篆草。擅画农村风俗景物,写牛、羊、驴等走兽神态生动,尤以画牛“曲尽其妙”。南宋陆游赞其画:“每见村童牧牛于风林烟草之间,便觉身在图画,起辞官归里之望。”与韩干齐名,画迹有《李德裕见客图》《尧民击壤图》《田家风俗图》等36件,著录于《宣和画谱》。传世作品有《五牛图》卷,纸本,设色,笔墨稳健,恣态各异,生动有神。
  《五牛图》白麻纸本设色;纵20.8cm,横139.8cm。1952年文化部文物局购于香港拨故宫博物院藏。经研究认为,韩滉画五牛以喻自己兄弟5 人,以任重而顺的牛的品性来表达自我内心为国为君的情感,是以物寄情的典型之作。笔法精妙,线条流畅优美,形神俱佳,表现出高超的笔墨技巧,是难得的唐画佳作。卷后有元赵孟頫、孔克表,明项元汴,清高宗弘历等人题记。曾入宋内府,元赵孟頫,明项元汴曾藏,后入清内府,清末流散宫外,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以重金由香港购归。
#p#副标题#e#
  
  一晴日,韩滉到郊外,看到耕牛食草,牧童嬉耍,逍遥自得。远处一耕牛翘首而奔,另有几头耕牛纵趾鸣叫。有的回头舐舌,有的俯首寻草。韩滉看得出了神。一个月后,状貌各异的五头牛跃然纸上。一头牛在低头慢慢地食草;一头牛翘首向前奔驰,仿佛是撒野的猛兽;一头牛在回顾舐舌,露出一幅旁若无人的样子;另一头牛则纵趾而鸣,好像在呼唤着离去的伙伴;还有一头牛在缓步跂行,似乎走向田头,又仿佛耕地归来,令人回味无穷。整个画面,用笔粗放中带有凝重,显示出农村古朴的风俗。
  韩滉的《五牛图》问世以后,人们惊叹他所画的五头牛,不仅形似,而且形态各异,各具特征,肥瘦有别,牛色互异,笔法简朴,曲尽其妙,真是神妙之笔。这画虽为长卷形式,但所画牛却各有独立,除了一丛荆棘之外,别无景物。这幅画在用色上很有特点的。现实的黄牛,品种虽多,但色相变化不多,图中三头黄色,两头深褐色基本是最典型的毛色,全画虽然只用两种颜色,给人的感觉却是丰富多彩的。这幅画还有个很大的特点能从牛身上看到一种感情,从它们不同的姿势,各自的眼神,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它的憨诚、健壮、朴厚、执拗、勤奋的性格。
  这幅稀世名画到了宋代,一直被宫廷珍藏。到了元代,经过战乱,此画为书法大家赵孟頫收藏。他喜出望外,亲自为韩滉《五牛图》题跋,称赞此画"神气磊落,稀世名笔。"后来世事沧桑,韩滉的其他画作大都散失,惟独这幅《五牛图》虽历经劫难,至今仍保留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成为故宫现藏数量极少的唐代绘画杰作之一,是国家级的文化瑰宝。
  艺术评价 
  韩滉画牛之精妙乃为中国绘画史千载传誉之佳话:古人说韩滉画牛“落笔绝人”;对于其牛畜画,陆游谓之有生难见之“尤物”,赵孟頫称其为“稀世名笔”、金农叹为“神物”;又有清代画家钱维成将韩滉与韩干并称为“牛马专家”。《五牛图》是韩滉在牛畜画方面巨大成就的最有力的证明。韩滉作为“画牛专家”史有定论,且除《五牛图》外韩滉画迹不传于世,《五牛图》及其后人题跋自然就成为韩滉研究的极为重要的依据。
  考之画史,韩滉不仅擅画牛羊,还擅画人物和田家风俗。韩滉不仅是牛畜画的专家,在人物画方面也造诣精深、风格特出而自成一家。但韩滉“尤好图田家风俗”,描绘农家事物、风俗人物和表现农家生产、生活场面的田园风俗画在韩滉绘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韩滉绘画极为重要的内容。
  《宣和画谱》虽称韩滉画牛“落笔绝人”,却将韩滉列入“人物门”。从《画谱》将韩滉列入“人物门”而不是“畜兽门”来看,牛畜绘画并不是韩滉绘画最为重要的和最具特色的内容。这从画史言及鞍马动物画时有“韩马戴牛”之说可以看出韩滉画牛并非最佳。《画谱》所载北宋御府所藏韩滉画迹三十六幅中半数以上(十九幅)是田园风俗,三分之一以上(十三幅)是人物,而牛畜画只有四幅。从各种题材作品的数量上看,人物和田家风俗都是韩滉绘画的重要题材。戴嵩画牛学于韩滉,《画谱》将戴嵩列入“畜兽门”却将韩滉列入“人物门”,这其中原因恐怕不仅是因为戴嵩画牛“过滉远甚”,也不仅是因为当时所见韩滉牛畜画数量不多,而人物画又数量可观且其田家风俗题材中又多涉及田家人物。
  韩滉人物画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造诣极高、成就突出,有较高的地位。在谈到唐代人物画家的成就时,中晚唐画家程修己甚至认为韩滉人物画比张萱、周昉人物画还要“完美”:
  周(昉)侈伤其峻(俊),张(萱)鲜忝其澹,尽之其为韩(滉)乎!
  程修己认为,周昉人物画过于夸张其丰硕之态而“伤”其俊秀之相,张萱人物画艳丽有余但缺乏生机,而韩滉人物画则能兼张周之长又弃其不足,甚至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
  士夫以谓(公麟画)鞍马愈于韩干,佛像追吴道玄,山水似李思训,人物似韩滉,非过论也!
  在邓椿看来,韩滉的人物画方面的成就能和韩干的鞍马、吴道子的佛像、李思训的山水互比高下。
  韩滉人物画的成就固然突出,但描绘农家事物、风俗人物和表现农家生产、生活场面的田园风俗画在韩滉绘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韩滉绘画极为重要的内容。《宣和画谱》所载韩滉作品三十六幅中半数以上(19幅)为田家风俗题材,有人甚至认为《宣和画谱》所载韩滉画迹三十六幅中仅有两幅与田家风俗无关。另外韩滉田园风俗绘画见于著录的还有《村童嬉戏图》、《鼓腹图》 (《画鉴》)、《归去来图》(《云烟过眼录》)等。《石渠宝笈》对韩滉《田家风俗图》和《丰稔图》有详细的记载和描述。这些作品内容极为丰富————牛羊、乡野村田、田家农事、风俗集社、村童农夫——或是农家风土事物或是农家风俗人物或是农家日常生产生活的场景。从画史著录来看,韩滉人物画除为王公贵族歌功颂德之作外多以村田乡野为背景描绘田家人物及其生产生活的场面;其以牛羊为题材的畜兽绘画也是以田园风光为背景。
  韩公……尝爱丹青,调高格逸,在僧繇子、虔之上,能图田家风俗及人物,特尽精妙,品居上上。
  朱景玄将韩滉绘画与小李将军李昭道和南宗绘画鼻祖王维同列在“妙品上”,认为其纸本绘画可与居神品之位的薛稷绘画相媲美。朱景玄虽然强调韩滉画牛“能绝其妙”,但却将韩滉绘画的题材依次列为村田、人物、水牛、驴子。可见田园风俗是韩滉绘画最为重要重要题材,且朱景玄对其田园风俗田园风俗绘画的评价也是极高的:
  (韩滉)……尝以公退之外,雅爱丹青,调高格逸,在僧繇子云之上……六法之妙,无逃笔精。能图田家风俗,人物水牛,曲尽其妙。议者谓驴牛虽目前之畜,状最难图也;唯晋公于此二之能绝其妙。人间图轴,往往有之,或得其纸本者,其画亦薛少保之比,居妙品之上也。
  “能图田家风俗,人物水牛,曲尽其妙”——朱景玄所谓韩滉绘画“调高格逸,在僧繇子云之上”、“六法之妙,无逃笔精”、“居妙品之上”等的评价不仅是指其牛畜画,而是包括水牛和田家人物在内的田家风俗绘画。可以说,朱景玄也是将韩滉的牛畜画视为其田园风俗题材的一部分。在这一点上,《石渠宝笈》与《唐朝名画录》的看法是一致的。
  《五牛图》局部 
  除《五牛图》外,韩滉绘画不传于世。韩滉以田家风俗人物和生产生活为题材的绘画我们已无缘亲见,而只能从仅有的文献记载来推测其大体风貌。元人苏伯达认为韩滉《田家风俗图》神气迥出,精妙可比王献之一笔书、陆探微一笔画,甚至超出陆探微而远在张僧繇、展子虔之上:
  《田家风俗图》晋国公韩太冲所画……尝观张爱宝云惟王献之能为一笔书,陆探微能为一笔画,今观此图,神气迥出,笔不停毫,真得探微一笔之妙。历唐以来出探微之右者其太冲耶!虽张僧繇、展子虔亦奚过焉!
  苏伯达所言与苏寿元所谓“睹其笔力真通神佳手,虽张僧繇、展子虔不得以窥其妙”所见略同,当为可信。古人对韩滉田园风俗画的评价——“居妙品之上”、“品居上上”、“虽张僧繇、展子虔不得以窥其妙”等——还是相当高的。《宣和画谱》说属于韩滉一派的张符《放牛图》:“取其村原风烟荒落之趣,儿童横吹藉草之状,其一蓑一笠,怠将人牛相忘……” 陆游见韩滉所画《牧牛图》云:“每见村童牧牛于枫林烟草间之间,便觉身在图画……”
  韩滉的田园风俗绘画与杜甫、张籍、元稹等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相辉映,表现出曾经目睹过开元、天宝的盛世景象又经历过安史之乱的一代文(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忧虑和同情。其绘画中牛的形象正是其“任重而顺”甘于寂寞的人生写照,其绘画中的村田乡野、牧童农夫也正是感情所系。
  在唐代,诸多画家热衷描绘雍容典雅的贵族人物和华丽富贵的鞍马,而不屑于将牛羊、村田乡野、农夫牧童等田家风俗事物作为绘画的题材。但作为一朝宰相,韩滉却舍鞍马而求诸于牛羊,舍贵族宴乐声色而求诸于田家风俗景物,将绘画题材转向农家生活的拓展,关注田家的悲欢。他在农村生活和田家风物的描绘中,记录着农家生活的喜怒哀乐,寄予着对广大穷苦百姓的深切同情,并从中发现一种农家生活质朴自然的美,在怡然自乐中蕴含着一种恬淡闲适的情调。
  韩滉开创了田园风俗绘画的先声,并深深影响了戴嵩、李渐、张符、邱文播等一批以田园风俗为题材的画家的创作,形成了以韩滉为首的田园风俗绘画一派,对后世耕织图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韩滉_画家,作者:网络,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韩干

下一篇:韩斡





相关内容

飞澜无声魏紫熙

魏紫熙是我国现代著名山水画大…

2020-01-03
飞澜无声魏紫熙
莫奈对后世的影响

从印象主义的产生、发展看,创…

2018-11-26
莫奈对后世的影响
一级美术师——王西京

王西京,1946年8月生于陕西西…

2018-01-05
一级美术师——王西京
苏大宝沙画五步法

筛沙:筛至极细、洗沙:多次洗净…

2017-12-02
苏大宝沙画五步法
国画大师—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

2017-08-26
国画大师—傅抱石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