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四弦琴
- 编辑: 徐梦媛
- 来源: 未知
- 点击: 2091
时间: 2016-01-13 15:28:33
新中国建立以后,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民族文化日益繁荣,四胡艺术得到了较快发展和提高。其中典型的代表人物是蒙古族说唱艺人吴耘圃(白音仓布)和四胡演奏家苏玛。蒙古族说书艺人吴耘圃,用四胡伴奏,说唱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歌颂祖国、歌颂家乡和美好生活,并培养了蒙古书接班人。著名四胡演奏家苏玛,毕生致力于四胡演奏艺术,创作出象《赶路》、《八音》、《闷工》等极富草原特色的四胡独奏曲,灌制了唱片。人民音乐出版社整理出版了他创作、改编演奏的《内蒙古四弦独奏曲集》。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家1956年参加第十一届"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演出,载誉而归。他创作的作品成为县民族歌舞团保留的精品节目,他的演奏技巧为四胡演奏员和业余爱好者学习、研究和掌握。前郭县四胡演奏不仅在专业文艺团体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在群众业余爱好者中也得到了普及,并且在几所蒙古族学校的中小学生中教学四胡演奏。可以相信,四胡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民族器乐艺术,必将在民族文艺的百花园中,永远绽放绚丽的花朵。
1956年,在捷克第十一届"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上,"一代琴王"苏玛演奏的四胡独奏曲《赶路》、《八音》,深受各国艺术家好评,被誉为"马背音乐"、"蒙地神曲"。
苏玛是郭尔罗斯蒙古族四胡音乐的杰出代表,他博采众长,独创的"一姆指外侧演奏法",在海内外属独树一帜,被称为"苏玛演奏法"。"苏玛演奏法"自成门派,经几代传承,逐步形成了郭尔罗斯四胡音乐体系,几十年来在草原上广为流传,成为郭尔罗斯蒙古族民间艺术的珍贵遗产、世界瞩目的艺术瑰宝。2008年5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纪念"一代琴王",前郭县政府在查干湖旅游开发区雕塑了苏玛铜像,供后人瞻仰。
随着时代的进步,受现代音乐的冲击,四胡音乐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更好地促进了郭尔罗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郭尔罗斯对四胡音乐进行了发掘、抢救和保护。由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成立了四胡艺术研究所,对郭尔罗斯四胡进行研究、推广。对苏玛等民间艺人创作的四胡曲目进行挖掘整理、出版发行。在苏玛的故乡设立了四胡培训基地,重点培养年轻一代的四胡爱好者,在蒙古族聚居的乡镇的民族学校开设了四胡课程。面向全国招聘了一批四胡教师,并由政府出资购置四胡,以推广此项民间艺术。
截至目前,仅查干花镇和东三家子两个乡镇,就有四胡500多把,能够演奏四胡的群众有700人左右。最大的79岁,最小的仅8岁,茶余饭后,蒙古族群众经常聚集在一起演奏四胡,查干花镇十二位老艺人还自发地组织了四胡演奏队伍,义务巡演。在查干花举行的那达慕大会上,100名民间艺人齐奏的《赶路》,气势恢宏,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