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养生做到“两不”
- 作者: 网络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120
时间: 2016-01-15 09:38:26

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大寒一过,便走向生机盎然的春天,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大寒一过,我国大部分地区即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民间有“大寒小寒,体内多寒,冻死老汉”的俗语来形容大寒的天寒地冻的严酷。大寒时节历来是保健养生的重要时期,此时阴气极盛,将由“冬藏”转为“春生”,中医认为,大寒养生要做到“两不”:不伤阳气、不损阴津。
不伤阳气
外出“全副武装” 尤其注意足部保暖
中医认为,寒气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天气寒冷会使人体血管中的血液流动不畅,甚至引起淤血阻滞,从而加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几率,也会使体内的筋紧绷,引起疼痛和不适以及各种病症。
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患者来说,要更加注意防寒保暖,及时添衣,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于血液的流畅。早晚要少出门,一定要外出的话,记得戴上口罩、帽子、围巾,穿上棉鞋,抵御严寒对身体的危害。
早上应尽可能晚起,等到中午或下午阳光晴好的时候可到户外活动一小时左右。晒太阳对身体好处良多,既温暖又补钙,还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在晴好的冬日,可以在室外伸出手脚,让阳光直接洒在手脚上,也可以背对着太阳直接晒背。
足部的保暖至关重要,因为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脚有无数的神经末梢与大脑紧密相连,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寒冷时节要加倍呵护双脚,加强脚部运动,平时外出尽可能步行。还可在室内做原地跑步锻炼,直到全身发热,手脚温暖。每天睡前坚持用热水泡脚。泡脚时搓揉刺激足部穴位,可调补元气,壮腰强筋,延缓衰老。
荤素搭配 温补不上火
大寒是冬藏与春生的转折点。此时饮食也应与之前的节气有所不同,要有意识的为身体适应春天的生发做准备。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此来抗寒气、保阳气。肉类如羊肉、牛肉等有滋补脾胃、温肾补阳的功能,鱼类中鲫鱼、黄鳝有补肝养血温阳益脾的功效。但是在大寒期间,一些燥热的食物比如辛辣、烧烤类食物不宜多吃,以免扰动虚火。
冬季常吃热量高或滋补的食物御寒保暖,很容易补过了头,平时也可以适当摄入一些蔬菜,如萝卜、青菜、白菜等,这样不仅可以平衡饮食,减轻高蛋白食物带来的脾胃负担,也能为冬天的养生做好扫尾,向春天的清淡饮食过渡。
生萝卜味辛性寒,熟萝卜味甘性微凉,有“小人参”之称。在菜肴比较丰盛的情况下,可以做一道白菜萝卜香菜汤,以消除体内过多的油脂。吃火锅时,尽可能多加点白菜、豆腐等凉性食物,有助于消解火锅的燥热之气。
也可有意识地增加大枣、百合、莲子、豆类、花生、松子、水果等副食的摄入,这些食物性味平和,适当进食,也可为身体适应春天的生发做好准备。
上一篇:遭遇流感怎么办?自救!
下一篇:大寒节气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