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高峰期的到来

  • 作者: 未知
  • 编辑:
  • 来源: 网络
  • 点击: 148

时间: 2017-08-26 09:29:26

  1960年9月,傅抱石率领“江苏国画工作团”开始了二万三千里的旅行写生,并由此推动了新山水画在二十世纪中期的发展。在长达三个月的旅行写生期间,这批生长于“草长莺飞”的江南画家相继走访了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六个省的十几个大中城市,瞻仰了革命圣地,参观了祖国建设成就,游览了风光名胜,达到了“开眼界,扩胸襟,长知识和向兄弟省市画家们学习”的目的。而对于傅抱石来说,此行的最大收获就是确立了这样的观点--“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二万三千里的旅行写生,将50年代初开始的以写生带动传统国画推陈出新的运动推向了一个历史的高潮。在旅行写生之后,傅抱石以旅行写生中的题材创作了《待细把江山图画》、《西陵峡》、《黄河情》、《枣园春色》等一批代表作品,这些作品后来和“国画工作团”中的其他画家的作品一起组成了《“山河新貌”画展》。1961年5月,《“山河新貌”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好评。后来其中的部分作品又集结出版了《山河新貌》画集,进一步奠定了这次写生与展览所具有的历史地位。
  几乎是在《“山河新貌”画展》展出的同时,傅抱石在有关方面的安排下又得了一次东北旅行写生的机会。从1961年6月到9月,傅抱石先后到长春、吉林、延边、长白山、哈尔滨、镜泊湖、沈阳、抚顺、鞍山、大连,然后渡海由青岛回到北京。傅抱石的后来感叹这次旅行是“兹游奇绝冠平生”,可见这次旅行写生对傅抱石的影响。
  傅抱石的东北旅行写生,将自然和社会两种题材的运用发挥到了到了极致。以《煤都壮观》为代表的社会性题材,在山水融合工业题材方面,已经明示了现代山水画的一个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规律。而以《镜泊飞泉》为代表的自然题材,则是北方山水在傅抱石心灵的震撼和映现。应该说傅抱石是一位具有北方气质的南方画家,他嗜酒行为中的豪爽,助长了他用笔的奔入不羁。而以镜泊湖为代表的北方山水恰恰吻合了他的才情,所以他在画上题道:“此情此景,我能忘乎,我能不画乎?”
  从历史的角度看,傅抱石自欧洲写生至东北写生的过程,其意义已经超出了艺术自身的范围。如果说欧洲写生表达的是一种新鲜的感受,那么二万三千里和东北写生则是一种主观的探索,是把已有的知识渗透到新鲜的感受之中,使那经过几十年磨练的笔墨适时的在新的景致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60年代初,傅抱石的事业达到了新的高峰,同时他的生命也走向了低谷。1962年,病痛使他竟夜难寐,饮食不安。10月,浙江有关方面安排他全家到杭州休养。然而在杭州的半年时间内,傅抱石并没有停止创作,从后来出版的《浙江写生集》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勤奋。
  1963年,他专程赴井冈山、瑞金,革命圣土之行虽然时间短暂,但《井冈山》等一批作品的出现,才让人们理解了他此行的真正意义。从这批作品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生活中的政治背景。“文化大革命”的前夜开始酝酿一个更大规模的政治运动,艺术家作为一个人首先面临的就是生存的选择。
  这一时期,傅抱石又集中创作了《冬云》、《咏梅》、《登庐山》等一系列毛泽东的诗意画。与50年代相比,这些毛泽东诗意画已经失去了那种早期朴素的情感,一种装饰化的倾向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但是傅抱石在时代的感召下,以其不懈的努力和不间断地创作,使毛泽东诗意山水画在新山水画中获得了特殊的地位,新山水画也因毛泽东诗意画的表现而在国画中得到了少有的重视和广泛的影响。
  1965年9月29日,傅抱石因脑溢血在家中辞世,享年61岁。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上一篇:走出国门欧洲写生

下一篇: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相关内容

飞澜无声魏紫熙

魏紫熙是我国现代著名山水画大…

2020-01-03
飞澜无声魏紫熙
莫奈对后世的影响

从印象主义的产生、发展看,创…

2018-11-26
莫奈对后世的影响
一级美术师——王西京

王西京,1946年8月生于陕西西…

2018-01-05
一级美术师——王西京
苏大宝沙画五步法

筛沙:筛至极细、洗沙:多次洗净…

2017-12-02
苏大宝沙画五步法
国画大师—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

2017-08-26
国画大师—傅抱石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