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沙画的发展
- 作者: 未知
- 编辑:
- 来源: 网络
- 点击: 203
时间: 2017-12-02 09:11:14

苏大宝认为,中国沙画一定是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
作品《梁祝》、《古韵千秋》、《满江红》、《二泉映月》、《故乡山川》、《中国诗词系列--50首》等,真实的反映了苏大宝的创作思维和方向。
继《和谐颂》之后,苏大宝又连续创作了一系列中国沙画小品,配上代表东方原汁原味的背景音乐,在文艺界刮起了一缕清风,来自艺术各界的精英对苏大宝大胆的创新发自内心的认可,国外媒体广泛关注,CCTV等外宣频道也开始面向全世界报道。苏大宝为自己的这一准确定位感到高兴,因为通过沙画这一载体对传递中国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苏大宝说,中国沙画一定是传递中国文化和艺术的,那样才能长久。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所以沙画在中国发展是得天独厚的。
后来,苏大宝创作了很多代表中国文化的沙画经典之作:如《梁祝》、《古韵千秋》、《二泉映月》、《船歌》、《十送红军》、《生命的列车》、《故乡山川》、《彩云之南》等等。致力于将中国文化的诸多元素融入到沙画当中,追求意境的变化与连贯,更注重意境美与气韵美。由于有着颇深书法功底,苏大宝还自然将拳头当作毛笔,在沙盘上龙飞凤舞,让沙画既有了诗的流动美,也有了书法的表现力。
大画家范曾谈中国画之美有一标准,即"以诗为魂,以书为骨"。诗是美的意境,是高的境界,是深的思想。书就是书法,是功力。如果一幅中国画能同时具备这二者便是优秀的作品。
苏大宝先生认为这一标准也适合沙画。沙画若有诗的意境美、书法的表现力,那么作品一定是优美的、感人的,其与中国的写意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沙画具有流动的特性。欣赏一组连贯变幻,图意并茂,行云流水的作品,便是在诗中舞蹈,其中感受非"震撼"二字难以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