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蟋蟀,大产业,年均产值千万元

  • 作者: 网络
  • 编辑:
  • 来源: 澎湃新闻
  • 点击: 361

时间: 2018-09-05 10:20:11

    8月28日夜里11点,河南新乡市延津县一庄稼地里,昆虫们在黑暗中鸣叫。46岁的赵明永头顶探照灯,一屁股坐在两边全是玉米地和花生地的公路上。他穿着胶鞋、敞开怀,喝一口凉白开,吃起随身携带的火腿肠来。一连吃了六根,才停下来。

  “太累了。”赵明永猛灌一口凉白开说。

  此时,田野里还算清凉,赵明永却满脸汗。作为“撬子手”(抓蟋蟀者),尽管前半夜多是“捡虫(蟋蟀)”,但四个小时里,他沿田间小道徒步十多里,不时需要弯腰,有时还要穿着长衫,钻进比人高的闷热玉米地。

  疲惫的赵明永,很快躺在公路上睡着。凌晨三点,他还要爬起来“听叫抓虫”。在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像赵明永这样的“撬子手”,数以万计。全县130多个村庄70%以上的农民,每到八、九月份都会加入抓蟋蟀大军。村民抓蟋蟀月入三四万,蟋蟀卖出数万“天价”的新闻,也使当地蟋蟀产业愈加知名。

  赵明永所在的僧固乡德士村,有20多年抓蟋蟀的历史,也是延津县最早的蟋蟀交易市场。8月29日,村主任杨立会告诉记者,保守估计,蟋蟀产业每年为县里带来的收益,超过千万。

  多名村民提出,现在想抓到好蟋蟀,要跑很远,有时甚至要驱车一二百公里。此外,前些天“卖出一万七八高价的蟋蟀被传是白虫(自己圈地养的蟋蟀)遭退货”的消息,尽管经证实系谣言,但市场上挂的“禁止白虫”条幅,还是显示白虫未杜绝。如何使蟋蟀产业良性发展?这一问题,困扰着他们。
    天色渐暗,几名村民开始“下料”,将拌有香油的麦麸,一小片一小片洒到地头,绵延数里。等天完全暗下来,他们穿起长袖,头顶探照灯,背着塞满细竹筒的篓,四散出发。出发前,他们还通过手机上的实景地图软件,截图自己的位置,熟悉周边田间小道,以防走太远找不回来。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网络,来源:澎湃新闻,来源地址:)

上一篇:买了12只鸟,他可能要坐10年牢

下一篇:聊城市树市花市鸟评选结果出炉





相关内容

怎样养发财树多长时间浇一次水

首先大家要掌握发财树的习性,…

2022-03-05
怎样养发财树多长时间浇一次水
铜钱草怎样养才能爆盆

铜钱草是一种很好养的水​生植…

2022-03-04
铜钱草怎样养才能爆盆
长寿花隔着玻璃晒太阳有用吗

老房子这边阳台大,一整面的大…

2022-03-03
长寿花隔着玻璃晒太阳有用吗
在北方养好杜鹃花该怎么做

说到杜鹃,花友们都非常熟悉,…

2022-03-02
在北方养好杜鹃花该怎么做
三角梅怎么不开花,就长叶子

三角梅在我们贵州兴义被称为“…

2022-03-02
三角梅怎么不开花,就长叶子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