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考古发现“后宫”区

  • 作者: 佚名
  • 编辑:
  • 来源: 网络
  • 点击: 1241

时间: 2020-12-22 08:33:59

▲ 秦汉栎阳城遗址位置示意图

12月19日到20日,秦汉栎阳考古四十年学术研讨会透露:秦汉栎阳城遗址考古首次完整揭露战国秦汉宫城区域内的“后宫”区,秦人的建筑文明从栎阳城开始。

▲ 2018—2020栎阳城三号古城发掘

文献记载,栎阳城在秦献公、秦孝公时期,秦末塞王司马歇,汉初刘邦都曾以之为都城,是西安附近秦咸阳、汉长安外的第三座秦汉都城。此外,在高祖七年“长乐宫成,自栎阳徒长安”后,汉太上皇仍居栎阳,死后并葬于栎阳,置万年县以奉陵寝,是汉王朝的第一个帝陵和陵邑。

考古队在栎阳城遗址先后确定了一号、二号、三号等三座古城,并在三号古城中勘探发现、试掘确定了多座大型宫殿建筑,判断其时代为战国中期至西汉前期,正是秦汉栎阳为都的所在地。

2018年到2020年,考古人员对栎阳城遗址三号古城北侧区域进行了较大面积的考古发掘,完整揭露了栎阳城遗址的四号、五号、六号、七号、八号、九号建筑,并发现确定了四号建筑东侧向南与三号建筑相连的十号建筑。

▲ 壁炉遗址

通过发掘,确定在六号建筑北侧的东西向墙基应在三号古城中具有重要的区划意义,目前发掘确定的大型建筑,均集中分布在该墙基之南,而在其北侧则建筑甚为“稀疏”。

▲ 浴室遗址

考古人员通过对三号古城核心区的一系列考古勘探,对战国时期,特别是从战国中期延续到西汉初期的建筑特点、形制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

▲ “公”字云纹瓦当

对三号至九号建筑的清理,第一次较完整揭露该时期“后宫”区域,对深入揭示战国秦汉建筑布局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发掘中发现了很多和生活设施有关的,像壁炉、浴室,包括集中的灶等。通过这些,我们发现秦人的建筑文明是从这里开始的,像巨型筒瓦、云纹瓦当,包括给大家展示的有‘公’字的(瓦当),所以以文字作为装饰的这种风格也是从栎阳开始的。

▲ 出土文物

从考古清理看,栎阳城遗址三号古城的建筑规模大、等级高,与文献中秦人在栎阳城中不断进行的制度性改变的文献记载相近。从现有资料看,学界所讲的“汉承秦制”,无论是从政治制度,还是从建筑文明上,均始于栎阳。

考古部门表示,在栎阳城遗址发现的建筑材料、建筑平面、建筑布局均与以往认识有较大的发展,它们深刻的影响着之后的秦咸阳、汉长安城的相关制度。

(综合整理中国新闻网、央广网)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网络,来源地址:http://www.kgzg.cn/index.php/a/396884.html)

上一篇:浙江:宁波发现一处延续5000余年的聚落遗址

下一篇:重庆:冬笋坝遗址集中出土“船棺葬”





相关内容

青海都兰热水墓群:再现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盛景

从都兰县城出发,驱车沿着察汗…

2024-03-04
青海都兰热水墓群:再现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盛景
重大突破!郑州发现商代早期最大水系遗存

记者日前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

2023-09-14
重大突破!郑州发现商代早期最大水系遗存
山西绛县西吴壁冶铜遗址发现卜骨和采矿工具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2日称,山西…

2023-09-13
山西绛县西吴壁冶铜遗址发现卜骨和采矿工具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