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创客思维
- 作者: 本站编辑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846
时间: 2016-01-26 17:01:56

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使用了“创客”一词,提出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的口号。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改革发展中,我国将会涌现千千万万的“创客”,使“四个全面”在万众创新中逐步实现。
然而,创新并非易事。要做勇于创新的“创客”,必须努力塑造“创客”思维,用创新的思维方式代替传统的思维方式。人的行为方式是受思想支配的,思想改变了,原有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就会改变。思想创造现实,再通过现实丰富和升华思想,这是人们的思想变化过程遵循的基本逻辑。
前不久,新东方的俞敏洪在东南大学演讲时,谈到要通过各种方式,使自己的思维方式、思想理念变先进了,才能有所创新。他的经验有三点:一是大量读书,读好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从书中汲取营养智慧;二是多与人交往,交一批有思想的朋友,成为自己的良师益友,启迪自己的思想;三是要学会行走,多走多看,学习先进的东西。他认为,自己的这几条经验有利于塑造创新思维,促进创新。
实际上,他的这几条经验,是个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发现新事物的过程。从这个角度看,也可以把创新说成是人们认识、接受、发现并积极引领新事物发展的过程。人们以什么样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实现这个过程,显然有个创新思维方式或者说创新思维的问题。
近年来,有人提倡在改革发展中要有“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笔者以为,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种有利于创新思维的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虽是由“问题”倒逼出来的,但对解决实际问题很有针对性,是用新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解决新问题,而不是靠原有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来解决新问题。例如,面对这些年滋生蔓延的腐败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采取先治标,后治本,老虎苍蝇一起打,发挥震慑作用,最终靠制度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目标,就是铲除新时期党内和社会上严重存在的腐败问题的创新。还有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互联网+”的思路和方法,都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深刻研究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而创新性地提出来的。
塑造“创客”思维,或者说创新性思维,最重要的是引导全社会成员都要养成一种思辨性思维的习惯和素养。要从学校教育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能力,使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思辨性思维的能力和习惯。所谓思辨性思维,也可以说是批判性思维。“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就是通过塑造和培养批判性思维,让人们能以批判的思维方式看待自己,看待世界。更准确地说,就是通过思辨和批判,使思维方式达到辩证思维的境界。应当说,这是塑造“创客”思维,实现万众创新的基本途径。
上一篇:创客理念
下一篇:小学设立创客坊,智慧校园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