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展出一批巴蜀汉代雕塑类文物

  • 作者: 佚名
  • 编辑: 刘亚敏
  • 来源: 中国青年网
  • 点击: 1186

时间: 2021-05-17 08:55:06

图为重庆忠县出土的东汉灰陶击鼓说唱俑。 钟旖 摄

  中新网重庆5月14日电 (记者 钟旖)两汉之际是中国雕塑艺术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而巴蜀地区的汉代雕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记者14日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获悉,该馆将于15日开展“巴蜀汉代雕塑艺术”专题陈列,近160件(套)巴蜀汉代雕塑类文物齐亮相,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达47件(套)。

   据介绍,本次展览是对该馆原有“汉代雕塑艺术”的改造升级,展厅面积约720平方米,共展出石阙、画像石、画像石棺、画像砖、陶俑、模型明器等巴蜀地区汉代雕塑类文物近160件(套)。

图为汉代乐舞俑。 钟旖 摄

   “改陈后的展览具有内容设计有创新、形式设计有新意、展品选择有玄机、展览延伸有维度等特点。”策展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文博副研究馆员夏伙根介绍,展览选取最能代表汉代雕塑艺术成就的石雕和陶塑为两大明线,以“石雕万相”“陶塑众生”展开叙事。为表现“汉代雕塑大多与墓葬有关”的特点,展陈还暗含了一条隐线,即墓前礼仪性石雕(石阙、石柱)→墓室建筑及装饰(画像石、画像砖、花纹砖)→葬具及随葬品(画像石棺、陶俑、模型明器),使叙事结构较为合理。

   “石雕万相”单元主要展示有墓前石雕(石阙、石柱)和墓内石刻(画像石、画像石棺、随葬石雕)两类,辅之以巴蜀地区汉代石阙、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与题材内容、巴蜀地区汉画像石等背景介绍,让观众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巴蜀地区汉代石雕相关知识。

   “陶塑众生”单元展示文物则分为墓室建筑装饰(画像砖)与墓内随葬品(陶俑、模型明器)两类,通过成组集中和分类展示两种形式,为观众全面呈现巴蜀地区陶塑艺术菁华。

   夏伙根说,中国最早的陶塑艺术形象出现在距今约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到汉代,无论是在制作技术还是在艺术水平上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巴蜀地区的汉代陶塑以模制的画像砖和陶俑为主,其数量、种类繁多,内容风格特色鲜明,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在某种程度上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再现。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常设展览,“巴蜀汉代雕塑艺术”展除大量的文字、图片和多媒体辅助手段外,还首次开辟专门的社会教育空间,后续还将搭建特色文创体验区,达到多维度丰富展览的效果。


(责任编辑:刘亚敏)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中国青年网,来源地址:http://wenhua.youth.cn/whyw/./202105/t20210515_12942367.htm)

上一篇:山西:太原东山发现国内规模最大明代中晚期藩王墓

下一篇:湖南:长沙闹市一中学内发现古墓群来自战国至宋代





相关内容

青海都兰热水墓群:再现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盛景

从都兰县城出发,驱车沿着察汗…

2024-03-04
青海都兰热水墓群:再现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盛景
重大突破!郑州发现商代早期最大水系遗存

记者日前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

2023-09-14
重大突破!郑州发现商代早期最大水系遗存
山西绛县西吴壁冶铜遗址发现卜骨和采矿工具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2日称,山西…

2023-09-13
山西绛县西吴壁冶铜遗址发现卜骨和采矿工具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