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游戏,“解药”或许在家长身上

  • 作者: 刘倩影
  • 编辑: 刘倩影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1072

时间: 2021-05-25 16:19:48

  13岁小学生用家长手机玩游戏,14分钟花掉4万元,孩子家长联系服务商退了款。事实上,孩子给游戏充钱的新闻屡见不鲜,退款与否并非“大结局”,对于孩子沉迷游戏现象的反思,才是其中的重点。

  在很多家长眼中,游戏与学习从来都是一对死敌。其实客观来讲,这种看法稍有偏颇。学习是学生时代永恒的主题,但学习并不是成长的全部内容。不论是电子游戏还是户外真人游戏,其中的意义不能被片面地否定。

  多数游戏源于生活,孩子可以从中获得历史、地理、英语、数学、体育、音乐等多方面的知识;此外,健康科学的游戏在培养孩子逻辑思维、团队合作、交流能力方面不无裨益,寓教于乐的意义就在于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游戏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但是,物极必反,过犹不及。很多孩子在面对游戏时,快乐与沉迷仅一线之隔。此时,家长的态度和教育行为是关键。首先,游戏对于孩子的成长甚为必要,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是洪水猛兽;其次,家长对孩子玩游戏要科学引导。孩子对游戏的认识和态度,首先来自家长的教授,这是决定寓教于乐还是玩物丧志的大前提;最后,家长对孩子的游戏行为要进行科学节制。缺乏自制力是孩子在成长时代这个阶段的特性所决定的,在家庭教育中,让孩子认识到娱乐要有限度,不能过度沉迷。

  孩子因沉迷游戏而玩物丧志,家长因游戏影响了孩子而对其口诛笔伐,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是一个孩子用家长手机玩游戏,短时间内就花掉许多钱,要究其原因,起始点恐怕不在孩子握住手机那一刻,而要将时间轴拉长,从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是否真正教给了孩子正确的价值观、能够正确看待游戏来衡量。

  当然,健康科学的游戏有助于孩子成长,但并非所有游戏都“健康”,那些充满暴力等因素的游戏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家长要对游戏有所甄别,社会各界也应加大对游戏的监管力度,为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

(责任编辑:刘倩影)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刘倩影,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各网络平台,防沉迷系统纷纷升级

下一篇:应将防护“前置”,共同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化生态





相关内容

长假归来的你 请收好这几个“健康锦囊”

放假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是健…

2023-10-07
长假归来的你 请收好这几个“健康锦囊”
张伯礼支招:如何做好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近日,全国各地防控措施密集调…

2022-12-09
张伯礼支招:如何做好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想要老了还有一口好牙,这几个护牙建议要牢记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牙…

2022-02-18
想要老了还有一口好牙,这几个护牙建议要牢记
种植牙有望纳入集采,想要孩子有一口好牙,这些要早知道

牙疼不是事儿,但痛起来要命!…

2022-02-18
种植牙有望纳入集采,想要孩子有一口好牙,这些要早知道
爱牙护齿知多少 这几个护牙小知识要牢记

牙齿虽小,但它却是人体中最要…

2022-02-18
爱牙护齿知多少 这几个护牙小知识要牢记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