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为何纷纷试水盲盒?
- 作者: 孙红丽、杨迪
- 编辑: 刘倩影
- 来源: 健康网
- 点击: 1102
时间: 2021-07-13 09:37:35
盲盒的本质在法律上属于“射幸合同”。射幸合同往往都带有一定的风险性质,在缔约时不能准确判断合同的效果。这最初起源于保险合同,后来又逐渐扩展到彩票、期权、网上抽奖等,直到出现大热的盲盒。
商家为何如此热衷于试水盲盒式营销?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朱巍看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商家利用了消费者的赌徒心理,从中谋取利益。盲盒消费的随机性给人以不确定感,消费者不知道盲盒中的产品究竟是什么,因此会感到好奇,也会产生以小博大的赌徒心理,从而引发非理性消费。
同时,一些商家也在利用盲盒的营销模式,把盲盒当作“清库存”的工具,处理掉一些滞销产品。有的产品本身并没有过硬的竞争力,商家只想通过蹭盲盒的营销热度,尤其是在设计规则不明确的情况下,以此来处理积压商品。这其中,不乏商家过度营销、虚假宣传等问题。
此外,一些商家还利用盲盒炒作“爆款”。很多商家推出的盲盒都号称限量款,造就稀缺性,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达到类似于“饥饿营销”的效果。在盲盒衍生出的二手交易市场上,一些限量款盲盒甚至被炒到天价,催生了一条灰色产业链。“这些‘爆款’在二手市场上的价格被炒得很高,但其本身价值却不高。各种所谓的限量款,不过是生产商通过控制产量制造出供需不平衡,达到囤积居奇的效果,实现炒作的目的。这种‘投机’行为也为盲盒持续升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朱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