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3-6岁的儿童美术教育

  • 作者: 本站编辑
  • 编辑: 董方婷
  • 来源: 本站
  • 点击: 2211
 客观比较一个世纪以来的中西画坛,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是在绘画主题、画面构思还是在绘画形式、技巧方法的创新上,西方绘画都远远走在了前面。尽管在这股创新的浪潮中,不时泛起消极颓废的沉渣,但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主流却波及影响到整个美术门类及其它艺术学科。这一现象的形成,除开艺术体制、教育体制、思想观念的因素,也与国外儿童美术教育普遍施行的、旨在培养孩子自主能力的自由式教学法有重要关系。


  许多年来,儿童都被认为是小化了的大人,对于儿童画更是不屑一顾,认为那只不过是孩子们随意而愉快的涂抹罢了,更谈不上什么“艺术”。在19世纪末以前人类发展的漫长岁月里,人们还不曾以特殊的眼光关注过儿童,没有把儿童的艺术作为一种艺术来看待,更谈不上对儿童艺术的发展和关注了。

 


《爱心募捐》王苡    

选自《少儿画苑》国际少儿书画大赛作品

 

  从19世纪后半叶起,西方美术史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是现代主义的兴起。在现代艺术中,反叛传统和常规,追求单纯和质朴无华是其共同的目的和重要特征。于是,很多现代艺术家们转而关注甚至模仿起与原始艺术存在着某种同质性的儿童艺术家。他们发现:原始的、符号化的表达方式更能揭示内心的秘密和反映客观的世界。
  乔纳森·范伯格(JonathanFineberg)是第一位研究现代艺术家们与儿童艺术之联系的学者,他是厄巴纳-香槟伊利诺伊大学(U.ofIllinoisatUrbana-Champaign)现代艺术史教授,在其所着的《天真之眼:儿童艺术与现代艺术家》(The Innocent Eye:Children's Art and The Modern Artist,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97)一书中,他研究了许多现代艺术大师:克利、康定斯基、毕加索、米罗等等的创作,发现了儿童艺术在从马蒂斯到波拉克这些现代派艺术名家们的作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范伯格首次披露了很多现代艺术大师拥有儿童艺术画册,他们收藏、研究并借鉴儿童艺术作品,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印象派、立体派、未来派和其它艺术家们在二十世纪初的展览中曾经把儿童艺术作品和自己的创作放在一起展出。
  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说:“当我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可以像拉斐尔那样作画。后来我花费了很多年来学习如何像一个孩子那样画画。我毕生努力追求的,就是把我的作品画成儿童画般的纯真。”
  弗兰兹·西泽克便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他开拓了现代儿童美术教育的新领域,是在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儿童美术教育家。西泽克的儿童美术教育主张与实践促进了当时欧美各国美术教育的根本变革与发展。西泽克的儿童美术教育思想认为“儿童的绘画与成人的不一样,甚至比成人的更纯真,更富创造性,对儿童的美术教育就不能简单化地按照成人的意志,以成人的标准教给儿童成人的画法,儿童美术教育应以儿童的自由表现为主,重在发现儿童与生俱来的创造本能与创造热情”。

  随着儿童艺术的被发现,儿童艺术的价值也被承认了,儿童艺术的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为了从另一个侧面研究幼儿期的绘画,有人甚至以黑猩猩作为研究对象。“刚果”是一个经过训练的成年黑猩猩,智力相当于2-4岁幼儿的水平。研究者试图通过训练其绘画找到儿童绘画的密码。“刚果”出生于1954年,它反应敏捷、机灵,对艺术创作有着强烈的热情。在有关人员的教导下,它很快就学会了如何使用画笔和画刷,并用它们来画画,而不是拿着它们玩或者吃掉它们。在2岁到4岁期间,也就是1956年到1958年,颇有艺术家气质的“刚果”先后创作了400多幅绘画作品。 “刚果”的绘画能力十分不同寻常。在画画的过程中,它总是严格地在画纸范围内操作,不会画到纸张外面去。同时,它完全知道自己要画什么、什么时候该停笔,如果有人中途影响它创作,它会生气;没有画完,它不会放下画笔。

  1957年,英国动物学家戴思蒙·莫里斯(Desmond Morris)在伦敦组织了一次猩猩艺术品展览,其中就有“刚果”的作品。

  戴思蒙·莫里斯对黑猩猩的艺术创作进行了非常严肃的研究,试图理解猩猩的创作能力。最终,莫里斯认为,“刚果”和其它一些猩猩是能够理解艺术的部分元素的。
  刚果的作品表现了儿童涂鸦期绘画的特点。画面上重复的有方向的线、控制在整张纸内的造型,表明刚果手眼逐渐协调。甚至可以这样说:作为高级动物的人,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有表现的潜能和欲望,也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绘画智慧。
  既然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那么儿童的绘画需要教学吗?如果需要,那么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呢?
  有一种观点认为:儿童的绘画的源泉是直觉和写生。儿童绘画教育就是写生、写实――通过观察客观世界获得“直觉”,然后儿童会根据这个“直觉”完成绘画。
  儿童绘画到底是不是建立在对客观世界的客观冷静的表现之上呢?儿童绘画的源泉到底是不是“直觉”和“写实”呢?审视这个问题有利于正确看待和处理当前的儿童美术教育。
  要深入研究儿童绘画,就一定从研究儿童的心理入手。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只要有人生存的地方就有对美的追求,这一追求早在远古时期便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与表现。人类最初的艺术活动产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三万至一万年之间。许多研究证明:由于儿童自身经验和知识所限,儿童的美感较为肤浅和表面。他们对外界事物尚处在简单的辩别和认知阶段。这种对外界对象的感知的低级形式,说明儿童在生理和心理发育方面的不完善,这就决定了幼儿美术的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他们往往喜欢用简单的符号去表现心中的想象,用稚拙的笔触去自由描绘他们周围的世界;他们喜欢鲜明艳丽的色彩,偏爱色彩的刺激性而不是协调性,对色彩的感受较为单纯。
  传统的儿童观认为,儿童是受教育的对象,儿童的一切理应是由成人来决定、安排。但事实并非如此。罗素认为“教育主要在于本能的培养,而不是压抑本能”。由此可见,教育培养儿童的前提是尊重儿童。缺乏尊重的所谓教育和培养,就有可能成为对儿童的伤害。在儿童画的创作中,我们不能否认移情作用。所谓移情作用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将一种感情移入现象,如欣赏一部影视作品,观众常常会因剧情的感染或悲伤或兴奋,这就是移情作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当然,由于儿童知识结构及情感经验的局限,移情作用不可能达到成人那样的水平,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他们在绘画中的种种想象就是对他们所认识,所了解的现实生活的移情。
  由于受年龄水平限制,孩子还不能如实客观地描绘现实世界。许多的研究和儿童绘画实验也证明:儿童对“写生”不感兴趣,他们往往对有自由想象空间的绘画题材感兴趣。即使是“写生”,孩子所描述的依然是想象(意愿)和经验中的事物。
  如在中班的写生实验课《芦荟》中,在观察完芦荟之后,不少孩子在绘画创作时夸张地表现了芦荟的刺,因为在触摸芦荟的时候,他们感到刺扎手;有很多孩子还想让芦荟更加丰满一些,因为他们看到的芦荟太瘦弱了,花盆里的土也太干了……所以,有很多孩子画了雨(滋润芦荟),把芦荟画的十分粗壮。




(责任编辑:董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浅析3-6岁的儿童美术教育,作者:本站编辑,来源:本站,来源地址:)

上一篇:用艺术的方式表达爱

下一篇:怎么除去书画污渍





相关内容

享誉中华的凌源皮影戏

凌源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红山…

2021-07-27
享誉中华的凌源皮影戏
新时期的水墨动画片——《鹿铃》

《鹿铃》编剧桑弧,导演唐澄、…

2021-06-30
新时期的水墨动画片——《鹿铃》
新时期的水墨动画片——《山水情》

《山水情》编剧王树忱,总导演…

2021-06-30
新时期的水墨动画片——《山水情》
中国皮影--中国皮影艺术简介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

2021-06-18
中国皮影--中国皮影艺术简介
王维生平介绍

王维公元701年,生于蒲州(今运…

2021-06-09
王维生平介绍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