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线的练习
- 作者: 王翔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2017
课题的确立对于本课至关重要,因为课题具有标志性,且生动,具有吸引力,本课内容通过一笔画练习,旨在启发学生的联想,从而迪发学生的心志。如果将课题叫做“一笔线”或“线的练习”,虽然具有学科性和标志性但缺乏吸引力。所以用更具神秘感的《没完没了》作题目。而恰恰本课围绕得失没完没了的这个词。(而不是线,线只是个媒介,一个工具。这也是现代少儿美术教育重意识轻技艺的特点特别对于儿童来说)
二、关于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没完没了。2.通过一笔线练习感受线的魅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趣,丰富学生的联想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品格。在学习中形成自己的理解力和判断力,最终生成各种智慧和经验。
三.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焕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和热情,重新温习点、线、面的感受,体验线条的神奇和美感,以及学习乐趣、愉悦心境、陶冶性情体验美术学习的另一种形式。
四.关于教学准备
教师:一支笔(粉笔),一块黑板
学生:一支笔,一张纸
五.教与学的方式和流程
教学是一种对话,这种对话围绕的核心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我喜欢充满激情的对话,它不仅能使我感到快乐,更能让我产生灵感。教学是一种智慧,因为教与学都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流程图
序列
内容
陷阱
体验
预设
生成
第一关
一笔线
多数选择第三种线
没完没了
让学生上当
经验
第二关
连接线
分割面用线连接
没完没了
让学生面对
智慧
第三关
联想
联想画面图像
没完没了
转换视角
无限
第四关
感悟
新形象
没完没了
不断发现
乐趣
第五关
发现
线及其他
没完没了
多层感悟
三维目标
六.预设、实施、生成
在备课中,要求自己明确教学目标和基本流程,预设学习情形,但始终没有完整的教案,生怕一旦形成教案会形成定式。课程实施过程中许多情况我们是无法预知的,也不会按照我们的意志为转移,也许一个小小的问题,就会为课堂生成更大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施中灵活多变。
开始上课(第一人称)
步骤一:开场白设计。
师:“同学们,昨天大会安排做课教师与你们见面,你们去了吗?”
生:“去了。”
师:“你们没有看见我?”
生:“没有”
师:“感到什么”
生:“失望”
于是我向学生说明了原因:“昨天,我遇到了一个难以选择的事情,大会通知我与你们见面同时又安排我送我的老师去火车站。我选择了送老师,你们能理解吗?(学生表示理解)我很高兴,本来我是向你们道歉的,听你们这么说我很欣慰。假如你们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们会选择送老师还是与学生见面?(送老师)我很感动。你们想不想知道我的老师怎么说?他说你应该见学生。”通过这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一下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而这种设计在教材中是找不到的必须从生活中提取。
步骤二:开始设置陷阱
我在黑板上画了三种线让学生任选一种,要求是只要笔跟纸一接触就不能离开纸面,直到我喊停。因为怕学生们不上当,我故意诱导学生用最后那种线条,让学生掉入陷阱。使本课朝着一个方向发展。
几分钟后我说“停”。
这时我看一下学生的作业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掉入陷阱。这时他们并不觉察。
《线描城市》文轶嘉 11岁 选自《少儿画苑》国际少儿书画大赛作品
步骤三:发现陷阱
好了,现在大家把线条交错而形成的封闭的每一个空间用直线填满,每一个空间的线的方向都不同(这样避免学生几个空间一起画,降低麻烦的程度)
这时学生们顿时察觉到自己上当了,因为线与线已经交织出几百上千个空间。(也有个学生画得很简单(图一),这样他在这个空间中用直线填满就比较容易,其余的同学都掉进了陷阱中。
学生们还是一个一个认真填起来,几分钟后我又说:“停”。
这样,作业就结束了。当然学生肯定没有填完,要是全填完我们要等到晚上再下课,当然我的目的也不是让他们填完了才算完成作业,现在作业已经完成。
这时学生的画面上已经形成了点、线、面,增加了线条的形象感。(这是我的目的,学生在这以前一直蒙在鼓里,屡次上当)
步骤四:联想
这时我让学生根据画面联想。有的说像怪兽、有的说是冻死的骆驼、有的说是海底界.......
学生们联想使课堂活跃起来,这时孩子们也彻底放松起来。真正的高潮还是最后一个环节“感悟”
步骤五:感悟
在总结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线条他是不起眼的,但它是神奇的、线能创造世界、线石油线的,想象是无限的、线就是一副画、随便一条线,却又无比大的意义、如果不坚持去做某一事,你就不会发现他的美妙、线真是没完没了.......在学生真情的的话语中,现场被感动了,一阵阵的掌声响起!
步骤六:告别
课程结束了,当学生走出会场时,我本能的迎在学生面前与每个学生击掌告别,那一刻,师生的情谊激荡在每个人的心理。
魏老师的课上完了,不知你们心里怎样想,作为专业的少儿美术教师我收获很多。用特级教师朱国华老师的评价“大脚教无形”来赞誉也许是最合适的。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幼儿园中班美工活动《画大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