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黄,长江长【长篇连载之四十五】

  我的爷爷、父亲都是放了一辈子羊的老羊把式。我幼时还没有羊高,经常在羊群里跑来跑去,有时还把羊当马骑。遇到绵善一点的羊还好说,它会任你骑,任你打;遇到脾气暴躁的羊,它会把你从羊背上掀下来,摔得头破血流。我从记事起,就白天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晚上和父亲到生产队的窑洞里看羊,夏、秋季节的夜里还要到羊群卧地的寥天野地里去看羊,数星星,看月亮,喝露水,倒也逍遥自在。

  1969年,因我爷爷的地主成份,父母和我们姐弟都受了牵连,被批斗,受侮辱,在我二叔、三叔、五叔的再三劝说下,我们全家从客居的伊川县白沙公社的焦沟村搬到了老家临汝县临汝镇公社的鳌头村,生产队又要我父亲成了一群羊。我上小学和初中阶段,常常在节假日为父亲帮群,1974年父亲病故后,我就接过了父亲的放羊鞭,成了一名放羊娃。当时,我爷爷是山北焦沟二队的羊把式,我常常赶着羊群从黄林口再到西石崖,在和尚山与爷爷相会,爷爷就把他的干粮让给我吃。到了中午一点多,我和爷爷各自赶着自己的羊群到焦沟河饮羊,然后在河边的大柿树下休息到下午三点再上山,放到天黑,我回山南,爷爷回山北。回忆起那段牧羊生涯,也是我这一生中最为自由自在、永远难忘的一段经历,我每天上山、下山都唱着当年从父亲那里学来的《放羊歌》:

  好山好水好风光,

  赶着羊儿上山岗。

  各种坡道不一样,

  一年四季记心上。

  春放阳坡夏放巅,

  秋放阴坡冬溜涧。

  好山好水好风光,

  赶着羊儿上山岗。

  刮风下雨气候变,

  不懂规矩瞎胡转。

  逆风吃草草扎眼,

  雨天莫放沟塘边。

  好山好水好风光,

  赶着羊儿上山岗。

  冬春草少出坡早,

  中午最好带干粮。

  夏秋出坡小晌午,

  晚上回来喝罢汤。

  好山好水好风光,

  赶着羊儿上山岗。

  出坡弱小头前走,

  青草嫩芽能先尝。

  回坡壮大走前头,

  恋着草儿不慌张。

  好山好水好风光,

  赶着羊儿上山岗。

  冬天要防草冰冻,

  孕羊吃住胎儿伤。

  夏秋注意连阴雨,

  常走湿路羊烂蹄。

  好山好水好风光,

  赶着羊儿上山岗。

  羊儿繁殖春秋季,

  气候温和是良机。

  毛细肉肥羔羊大,

  选育种羊是第一。

  好山好水好风光,

  赶着羊儿上山岗。

  连续放过三年羊,

  观羊就能报气象。

  天若刮风羊群散,

  天若下雨羊恋山。

  好山好水好风光,

  赶着羊儿上山岗。

  养羊是门深学问,

  三年也难当内行。

  山区坡多草源广,

  要想富裕多养羊。

  44年前,我和我放的一群羊是亲密的好朋友,它们的模样至今还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时候,我是什么模样已经无法考证了。因为在当时的农村,拍照片的事儿是很罕见的;六七岁的男孩,也少有照着镜子看自己模样的。据母亲说,我童年时丑极了,小脸抹得花猫绿狗,唇上挂着两条鼻涕,乡下人谓之“二龙吐须”。母亲还说我小时候饭量极大,好像饿死鬼托生的。母亲在世时的一年春节我回老家探家,母亲又说起往事。她说我本来是个好苗子,可惜正长身体时饿坏了坯子,结果成了现在这个弯弯曲曲的样子。说着,母亲就泪眼婆娑了。我不愿意看着母亲难过,就扭转话题,说起当年我放的那一群羊。那群羊有十几只是父亲给我们家留下的,其余的是我们生产队的社员,这家几只,那家几只,还有外地我父亲生前的朋友的几只羊。绵羊和山羊的种羊是生产队的,我们叫绵羊公羊为疙力,山羊种羊叫骚狐。我们关庙大队第五生产队当时有三群羊,我有几次把蒜瓣抹到了郭新义放的那群羊的疙力角上,又把我放的羊群疙力角上也抹上了蒜瓣,两只公羊就互不相让地抵起架来,后来把一只公羊的角都抵掉了,鲜血直流。

  我曾在我家的墙上写道: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是天下英雄胆,

  勤为人间富贵因。

  岁月苍茫苦里游,

  成功须向勤中求。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书,是我的亲密朋友。我每天上山放羊,干粮袋里总是装着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的书,边放羊,边读书。我最感兴趣的是那些有人物、有情节讲故事的书。一次我听一位说书人唱《三国演义》,竟然觉得刀光剑影的三国故事,比以前娘讲的牛郎织女痛快得多。我听得入了迷,晚上不肯睡觉。我急于要知道故事的发展,没办法,只得从四队的民办教师郭丙灿那里借来了一本又破又旧的《三国演义》,边猜边看。有的字实在不认识,但是因为反复出现,字义居然被我猜着了。我就这样又猜又看,又看又猜,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地读下去,越读越有兴趣,居然把《三国演义》一口气看完了。

  这一年,我才只有十几岁。从此开了头,我看完了《三国演义》,又拿起《水浒传》、《小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就这样一本接一本地看下去。每天放羊回来,我顾不上吃饭、睡觉,看书看得着了迷,手不释卷,脸也不洗。有时一边看书,一边自己喜笑,自己流泪。与书中人物同忧乐、共命运。这种样子,母亲在一旁看了,十分忧虑。为了让我散散心,转移转移注意力,就竭力地劝我出去玩玩,我却不听。有一次母亲实在急了:把我正在看着的《聊斋志异》夺了过去,扔在地上。我也不哭,也不叫,只是趔趄地走过去,再把书捡起来,接着看。我的这种痴迷样儿,反把母亲逗笑了。我就这样地读着,在放羊期间已读完了《西游记》、《水浒传》、《天雨花》、《再生缘》、《儿女英雄传》、《说岳》、《东周列国志》等等。善于读书是成才的重要原因,方法得当,可以事半功倍。我立志要学文学,学历史。我认为:“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不过几十岁,但充分利用起来,这个价值是不可低估的。细水长流,积少成多;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书读多了,我就比葫芦画瓢学习写稿、投稿,然而投出的几百、上千篇稿子全部石沉大海,连一篇也没发表。我就在日记本里写了一首《作诗苦》的诗:

  佳句久传人喜读,

  作诗之苦何其殊。

  吟安一字半宵苦,

  形同痴呆近愚鲁。

  月出月落月而复,

  毛发早比笔先秃。

  贾岛推敲撞马颅,

  王勃搜肠蒙被褥。

  饭颗山上瘦杜甫,

  名垂诗圣称鼻祖。

  李白笔下腾飞瀑,

  曾因感于磨棒母。

  岳飞愤书满江红,

  岳母刺字美名留。

  君不见,

  艳阳东海苦水出,

  豆腐成于苦汁卤。

  宝剑锋自磨砺出,

  作诗言志安惧苦?!

  当时正是20世纪70年代初,生活困难,货币贬值,市场上什么都贵,羊更贵。我们村座落在伊川、汝阳、临汝三县交界处。出村东行二里,就是江山。春天一到,一望无际的山上开着繁多的花朵,好像一块大地毯。在这里,我和羊找到了乐园。它们忘掉了愁苦,吃饱了嫩草,就在草地上追逐跳跃。我也高兴地在草地上打滚。不时有在草地上结巢的山鸟被我们惊起,箭一般射到天上去了。我把我放的每只羊都起了名字,例如:黑头、黑脸、长毛、长腿、瘸子、双眼皮等等。这些是根据羊的自身特征起的名,也有根据羊的主人叫什么名字就把羊也叫什么名字的。还有根据看过的小说中的主人公的名字给羊起的名字,例如:有一只羊生了双胞胎,我就给它们起名叫谢廖沙和瓦丽娅,都长得很肥。我却还是那样矮,还是那样瘦。家里人都省饭给我吃,可我总感到吃不饱。每当我看到羊儿的嘴巴灵巧而敏捷地采吃嫩草时,总是油然而生羡慕之情。有时候,我也学着羊儿,啃一些草儿吃,但我毕竟不是羊,那些看起来很鲜嫩的绿草,苦涩得难以下咽。

  有一天,我无意中发现谢廖沙的头上露出了两点粉红色的东西,不觉万分惊异,急忙回家请教近门的老人。老人说羊儿要长角了。我对谢廖沙的长角很反感,因为它一长角就变得很丑。春去秋来,谢廖沙已经十分雄伟,四肢矫健有力,头上的角已很粗壮,盘旋着向两侧伸去。它已失去了俊美的少年形象,走起路来昂着头,一副骄傲自大的样子,很像公社里的脱产干部。我每每按着它的脑袋往下按,想让它谦虚一点。这使它很不满,头一摆,就把我甩出去了。瓦丽娅也长大了,它很丰满,很斯文,像个大闺女。它也生了角,但很小。

  这两只羊在村子里有了名气。每当我在山上放它们时,就有一些男孩子围上来,远远地观看谢廖沙头上的角。并且还打赌:谁要敢摸摸谢廖沙的角,大家就帮他割一蓝草。有个叫郭青献的逞英雄,蹑手蹑脚地靠上去,还没等他动手,就被谢廖沙顶翻了。我当然不怕谢廖沙。只要我不按它的脑袋,它对我就很友好。我可以骑在它背上,让它驮着我走好远好远的路。我的羊群里有一只头羊,听说是父亲当年从新疆那边买来的。那家伙已经有六七岁了,个头比谢廖沙还要大一点。那家伙满身长毛脏成了黄褐色,两只青色的角像铁鞭一样在头上弯曲着。它的毛厚,每年能春、秋两季剪两次毛,能多卖钱。那家伙喜欢斜着眼睛看人,样子十分可怕。我对这只羊向来是避而远之。不想有一天,谢廖沙和瓦丽娅却违背我的意愿,硬是主动地和那只新疆羊靠拢了。听说我们当地品种的母羊能与新疆种羊交配,生出的小羊个大、毛长、肉好。只见那只看似丑陋的老公羊看见了瓦丽娅,颠颠地凑了上来。它的肮脏的嘴巴在瓦丽娅身后嗅着,嗅一嗅就屏住鼻孔,龇牙咧唇,向着天,做出一副很流氓的样子来。瓦丽娅夹着尾巴躲避它,但那家伙跟在后边穷追不舍。我挥起鞭子愤怒地抽打着它,但是它毫不在乎。这时,谢廖沙勇敢地冲上去了。老公羊是决斗的老手,它原地站住,用轻蔑的目光斜视着谢廖沙,活像一个老流氓。第一个回合,老公羊以虚避实,将谢廖沙闪倒在地。但谢廖沙并不畏缩,它迅速地跳起来,又勇猛地冲上去。它的眼睛射出红光,鼻孔张大,咻咻地喷着气,好像一匹我想像中的狼。老公羊不敢轻敌,晃动着铁角迎上来,一声巨响,四只角撞到一起,仿佛有火星子溅了出来。接下来它们展开了恶斗,只听到乒乒乓乓地乱响,一大片草地被它们的蹄子践踏得一塌糊涂。最后,两只羊都势衰力竭,口里嚼着白沫,毛儿都汗湿了。战斗进入胶着状态,四只羊角交叉在一起。谢廖沙进三步,老公羊退三步;老公羊进三步,谢廖沙退三步。我急得放声哇哇大哭。大骂老公羊,老公羊不理睬。我冲上去,用鞭杆子戳着老公羊的屁股。郭青献上来拉开我,说:“拴娃,求求你,让我把这幅斗羊图画完吧”我看到他那夹板的一张白纸上,活生生地有谢廖沙和老公羊相持的画面,只是老公羊的后腿还没画好。我这才知道,世上的活物竟然可以搬到纸上。想不到这个经常和我冬天钻麦秸窝,夏天下河摸泥鳅的玩童竟然有这样大的本事。我对他不由得肃然起了敬意。后来,老公羊和谢廖沙又斗了几次,仍然不分胜负,莫名其妙地它们就和解了。第二年,瓦丽娅生了两只小羊,毛儿细长,大尾巴拖到了地面上,果然不同寻常。这时,羊已经不值钱了。4只羊也值不了100块。

  在我放羊期间,村里有一个长得像小芳一样的姑娘,每次都把她家的几只羊晚上领回家再喂喂、饮饮,然后再挥舞着羊鞭,把羊送到队里的羊圈里,我们常常在羊圈见面。后来,我到井上担水,几乎每次都能碰上她,我就很乐意为她提水,有几次还帮她捞桶。我那些年写的稿子,都是她帮我捎到学校,再交给邮递员寄给报刊编辑部的。有一次我去山北相亲,她等在半道上就问了我一句话:“她对你亲不亲?”她是初中生,每次节假日都爱上山帮我放羊。我还在锄自己承包的责任田时有意拐到她的责任田里帮她锄了几行玉米。那一年我在北山受了批斗,她还主动来看我,说了许多宽心的话。但我们始终没有把话挑透。她结婚后先是父母、哥哥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相继去世,她又常常受婆母打骂,后来她丈夫又因亲生母亲殴打儿媳而气得患了癌症不幸病故,把千斤重担压到了她一人头上。

  那年代,几乎每个生产队都有一群羊,我们关庙大队第五生产队就有三群羊,靠羊粪上庄稼地,庄稼长得又壮又好,年年丰收。那年夏天的一天,突降暴风雨,夹杂着冰雹,我们窑湾、寨上、阁底七个生产队的十群近千只羊在下坡时全部挤到了江山腿的一个凹窑里,羊上摞羊,挤死了许多羊,当时七个生产队的男劳力都集中到江山腿下来抬羊,人山人海,场面极其壮观。当然,也有挤死了羊的妇女在现场哭哭涕涕的。

  那时候,我们的羊群还不断被平原地区的生产队请去卧地。我印像最深的是那一年刚刚收了玉米,西马庄大队一个生产队就请了鳌头、大安、吴窑、焦沟、东马庄、坡池、鲁沟三县交界处的近百群羊在他们近百亩的准备种麦的地里卧粪。我和西湾的冯良白天放羊,晚上到虎张凹看电影,记得那次放的是钢琴伴奏《红灯记》,回来的路上,我们都夸铁梅长得好,只顾说话,一不小心跳到了水坑里,裤子全湿了。给我们做饭的那位姑娘不但人长得好看,还很善良。每次出坡,她总是往我的干粮袋里多放几个她蒸的又白又大又虚又好吃的白蒸馍,老是怕我被饿着了。一次她的未婚夫从部队回来看她,她顾不上回家,那个当兵的就站在一旁看她做饭,还给我递过一支烟。她的茶饭头好,擀的面条又细又长,我每晚能吃三大碗。一星期后,我们就要离开西马庄了,她站在路旁,目送我们走了很远很远。那时候,我常常想,要能找个像她那样的老婆那该多好啊!

  我刚到临汝镇文化站参加工作后,有一次回家,看到一张羊皮,母亲说那张羊皮是谢廖沙的皮。当年,它与老公羊决斗之后,性格发生了变化,动不动就抵人。抵不到人时,它就抵墙,羊圈的墙上被它抵出了一个大洞。有一次,母亲去给它饮水,这家伙,竟然六亲不认,把母亲的头抵破了。

  母亲说:这东西,不能留了。有一天,趁着我不在家,母亲就让五叔把它杀了。我回家看到,昔日威风凛凛的谢廖沙已经变成了肉,在汤锅里翻滚。我们家族里的十几个孩子,围在锅边,等着吃它的肉。我的眼里就流出了泪。

  母亲将一碗羊杂递给我时,我心里虽然不是滋味,但还是狼吞虎咽了下去。瓦丽娅和它的两个孩子,也被母亲赶到集上卖了。

  我放的一群羊后来也都没了影踪,只留下了一些难忘的回忆。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黄河黄,长江长【长篇连载之四十四】

下一篇:黄河黄,长江长【长篇连载之五十】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内容

中国中原,出了眼智慧欢笑的文学泉

今年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2024-05-17
中国中原,出了眼智慧欢笑的文学泉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