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书法艺术 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 作者: 佚名
- 编辑:
- 来源: 杭州日报
- 点击: 1648
金农,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出生于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居处候潮门外,布衣终身。据其自述,“家有田几棱,屋数区,在钱塘江上,中为书堂,面江背山,江之外又山无穷”。金农年少时,天资聪慧,曾跟随何焯读书习字,恰与同乡邻里、后为浙派篆刻开山鼻祖、“西泠八家”之首的丁敬比邻,二人交谊深厚,之间的相互影响自是不言而喻。乾隆元年(1736),受荐举博学鸿词科,入都应试而未中,遂郁郁消沉,心灰意冷继而周游四方,终无所期遇。后开始卖字画以自给,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之习。
研究金农书画艺术,可以厘清以下几个观念:
(一)关于如何回归传统、根植经典、大胆创新的问题。金农书学取法不囿一家一帖,并且真、草、隶、篆各种书体都在涉猎之中,又能针对某帖、某家以“穷源溯流”之法进行深入研究,而这种对传统理念的寻根与回归,恰恰是今天要大力提倡的。
(二)关于碑帖融合的问题。以金农为主的“扬州八怪”群体,虽是继承与发扬了我国的书画传统,但他们在创作方法上却存在着与众不同的见解。他独创的“漆书”力追刀法的效果,强调金石味。今天看来,很多书法家继续探索深入,将帖学“尚韵”之挥洒意态和碑版“崇势”之雄浑拙朴充分融合,并转化为自身艺术的精神内核,进行大胆创新,形成自身艺术面貌。
(三)关于技法与学养、品行并重的问题。金农诗文、书画俱佳,以文滋养书画,用书画表达情感,作品追求自然、真实而不做作,眼光始终关注在平民化、生活化的社会百态。
(四)关于入帖与出帖的问题。谈及如何学习传统的笔墨精髓,李可染直言道:“以最大的勇气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一朝“入帖”,是为了他日能够“出帖”,而这种学习实践过程,无论“入帖”还是“出帖”,必然贯穿着一种执着的学术精神,这在金农艺术成长中尤为明显。其早年“入帖”基础坚实,储备宽厚,至晚年,则完全用“心”去写,手中的笔则成为沟通天、地、万物与内心的桥梁,“已入化境”。
(五)关于参与市场问题。《郑板桥年谱》记载:“乾隆八年(1743)四月,金农在扬州画灯卖灯,曾托袁枚在金陵代售,被袁婉拒。”清中期,社会奉行的还是“四王”为正统的山水画,扬州作为经济渐趋发达的盐业重镇,附庸风雅的富商、生活富足的小市民进一步促进了书画的繁荣与兴盛,以金农为代表的扬州画派以写意花鸟为主,迎合世俗需求,诙谐怪诞、近乎草率的诗风和诗书画印并举的行为,很受市场青睐。
(六)关于通才还是偏才的问题。学书者读书以强其筋骨,临池以巩固其本,交游以开阔眼界。仅就书法谈书法,或者只练书法一门技艺,而不在诗、文、画、印等“字外功”发力,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
——摘自《西泠艺丛》总第四十二期,杨宇全、傅锡周《浅谈金农书法艺术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楷书书法作品欣赏——杨国欣
下一篇:秦相李斯:小篆之逸品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