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美术的特点
- 作者: 王翔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2860
新疆克孜尔千佛洞
在佛教初萌的魏晋南北朝,佛教美术集中体现于佛教石窟艺术之中。
新疆克孜尔千佛洞早中期的壁画题材多为佛本生故事。画面构图简洁明快、类似铁线描勾勒的轮廓严谨而生动,画面中人物多为半裸。画面色彩丰富,人物肌肤部分的渲染富有质感和体积感,所用颜色以蓝、白、绿、赭、灰等为主调,图中配以散花装饰,十分精彩。这些绘画风格被成为“龟兹风格”。
敦煌254窟北魏壁画表现的是萨埵那太子本生故事。表现手法是用细劲线条勾勒轮廓并用色彩晕染,用赭红色加散花图案装饰衬底,具有明显的“龟兹风格”。但为适应信徒的欣赏习惯,又以本土民族的语言加以改造,使其具有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
敦煌249窟显示了西魏时期的壁画成就。壁画绘于窟顶,采用中国的传统神话与佛教神祉合并的形式,画面天空有白虎、玄武、雷神、十一首蛇身怪兽等,还有帝释天妃乘坐龙凤驾的云车。用笔不多,却生动感人。其中云车的造型与《洛神赋图卷》中的造型很有几分相似之处。
北魏时期龙门石窟最宏伟的石窟是宾阳洞。宾阳洞的雕凿有着完美、周密的设计计划,所以布局特别严谨、整体。正壁有五尊雕像,正中为本尊说法雕像,相貌丰满,微露笑意,给人以一种亲切之感,阶梯似的厚重衣纹余留着云冈石窟造像的风格。菩萨和弟子们分列两侧。地面刻出走道和莲花图案装饰,洞外两侧以高浮雕的手法表现金刚力士,力士身躯肌腱骨坚,眉目挺怒,气势威武,所谓“怒目金刚”是也。这是较早运用夸张的手法雕塑的力士形象。
莫高窟的佛像和菩萨彩塑,都是以背部紧贴壁面,有的甚至是近似于高浮雕,手臂不管作任何动作还不能完全离开身躯,这种特征表明,此时的工匠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和发挥泥塑的独特表现性能,只是沿袭石雕的特征。因此动作不够舒展、自然。另外,在中心柱的四面还有“影塑”的飞天、供养人以及千佛的陪衬形象。
敦煌彩塑与石窟壁画风貌一致,鲜艳灿烂,形成了一个整体辉煌的画卷。
上一篇:圣彼得大教堂中的雕塑
下一篇:敦煌泥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