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美术教育

  • 作者: 未知
  • 编辑:
  • 来源: 未知
  • 点击: 1718

时间: 2018-10-08 14:52:10

 美术欣赏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对美术作品的一种和谐的、令人愉快的、思想上无拘无束的探索,注重丰富幼儿的美感经验,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评价能力,提高审美意识,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如何更好地开展欣赏教学是目前少儿美术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教师应正确认识幼儿的美术作品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首先要了解幼儿画画为了什么。有人认为,画画是幼儿的一种游戏,没有任何功利性,是一种“手和有关材料互动后的轨迹”。笔者比较认同这种说法。特别是低龄幼儿,信手涂来便是画,画出来看看像什么就说什么,高兴用什么颜色就用什么颜色,更谈不上构图之类。而儿童画的魅力也往往在这不经意间的偶得,刻意追求的所谓“画面效果”常常显得做作和趋向成人化。虽然教师经常要求幼儿“想好了再画”,可又有多少孩子真的是先立意后动笔,考虑构图色彩的呢?因此,不应该用评价艺术作品的方式去严格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当然,既然是美术作品,就离不开色彩、线条、形象、构图等等,但儿童画更主要的是看有无童趣,看小作者表达了何种情感,有没有创造思维的闪光点。
 
第二,评价时应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了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总目标,即“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对一次美术活动的评价,当然不能这么笼统,必须结合具体目标来进行评价和分析。而有的教师的目标意识不够,评价时只好一概用“好不好?好在哪里?”“你最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来提问。这样,幼儿的回答也就不可避免地说不到点子上,有时就白白浪费了时间。一次美术活动,教师应有两三个具体明确的目标,而讲评时也组织幼儿围绕着这几个目标来进行,不必面面俱到,避免空洞无物。
 
第三,教师应合理安排评价时间,形式多样
      许多教师把评价安排在美术活动的结束部分,或全体集中听少数几个幼儿谈自己对别人作品的感受,或把教师影像为发孤作品展示出来讲评,形式较单一。这样组织评价活动,能发表意见的幼儿珍数较少,大部分孩子被要求安静地听,使许多急于表达自己感受的孩子处于较长的时间的等待状态,甚至由于时间关系得不到表达的机会。评价时,教师往往请幼儿讲“你最喜欢哪一幅”,所以讨论常常集中在少数美术能力较强的孩子作品上,很难“面向全体”。从时间分析,有的孩子还没完成任务,正埋头工作,此时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评价,教师要花力气才能让孩子们集中起来,且幼儿注意力持续的时间很短,故效果一般、效率较低。此时教师可对幼儿进行个别评价,结合本次活动目标、简单扼要,而且面要广。集体评价可安排在餐前安静活动时,也可安排在晨间谈话、下次美术活动的“导入”部分等,花三五分钟时间,教师讲讲总体情况及表现特别出色或进步显著的孩子,既评价结果也评价过程,还可以让幼儿互相交流(分组或自由组合),找找自己及同伴的优点和不足。教师还应对幼和的评价作出评价,引导幼儿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未知,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中国的学生是否该上艺术课

下一篇:画画好处多多





相关内容

蓝孔雀艺术工作室获奖啦!

在2020年初,由蓝孔雀艺术工作…

2020-07-24
蓝孔雀艺术工作室获奖啦!
《少儿画苑》第三十一届国际少儿书画大赛暑期征稿开始啦!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

2020-07-24
《少儿画苑》第三十一届国际少儿书画大赛暑期征稿开始啦!
艺之乔画院美术培训中心

在《少儿画苑》第30届全国少儿…

2020-05-22
艺之乔画院美术培训中心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