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博涵书法作品赏析——选自《少儿画苑》国际少儿书画大赛
- 作者: 雅涵
- 编辑: 谢迪
- 来源: 《少儿画苑》编辑部
- 点击: 31
时间: 2025-11-14 14:15:06
在《少儿画苑》国际少儿书画大赛中,13岁的小作者梁博涵以一幅隶书作品《出塞·王昌龄》脱颖而出,展现出扎实的书法功底、良好的艺术修养以及对古典诗词的深刻理解。
从书体选择来看,梁博涵选用隶书书写古诗,颇具匠心。隶书作为“汉代正体”,其波磔分明、结构方正、线条沉稳的特点,恰能呼应诗歌中苍茫雄浑的边塞意境。她对隶书的基本笔法掌握娴熟:横画平直有力,蚕头雁尾清晰自然,转折处圆润含蓄,收笔处提按分明,体现出较强的控笔能力与对传统笔法的理解。
在结体方面,每个字均能做到重心平稳、布白均匀。如“秦”“关”“将”“山”等字,结构复杂却不显杂乱,笔画穿插有序,主次分明。尤其“度”“阴”“山”等字的末笔处理,既保留了隶书典型的波磔之势,又避免了过度夸张,显示出良好的审美判断力。
章法上,作品采用竖式排版,字距适中,行间留白合理,整体节奏舒缓而庄重。落款“岁次甲辰夏 梁博涵书于洹水之南”位置得体,字体略小但清晰可辨,印章一枚钤于左下角,红白相映,增添雅趣。落款内容不仅规范,更透露出作者的文化自觉与地域归属感,体现了书法教育中的文化传承意识。
尤为可贵的是,这幅作品并非单纯的技术展示,而是情感与文化的融合。王昌龄的《出塞》本是抒发家国情怀、歌颂忠勇将士的千古绝唱,而梁博涵以隶书这一厚重书体将其呈现,使诗意与书意相互辉映,形成一种“静中有动、刚中带柔”的艺术张力。她的笔触中,既有少女的细腻,也有少年的担当;既有对传统的敬畏,也有自我表达的勇气。
作为一位13岁的学生,梁博涵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一幅结构严谨、气息连贯、风格统一的隶书作品,实属不易。这背后,离不开长期系统训练的积累,也反映出她在书法学习中所具备的专注力、耐力与审美感知力。
愿这位少年继续在墨香中前行,以笔为舟,以心为灯,在传统文化的长河中汲取力量,书写属于自己的精神篇章。
#少儿书法 #梁博涵 #出塞 #隶书 #王昌龄 #九成书画 #儿童艺术教育 #书法之美
提示:儿童画参赛请点击中国少儿艺教网首页【《少儿画苑》国际少儿书画大赛】专题页面,按照提示提交作品。

(责任编辑:谢迪)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