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特稿】我的恩师屈江北

  • 作者: 郭进拴
  • 编辑: 王翔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1294

时间: 2023-09-13 08:13:25

       在教师节到来的今天,我想起了当年屈江北老师对我的培养和厚爱。

       因爱写作,没人理解,在家没法活下去了,我又背井离乡到洛阳的建筑工地上当小工。一次我从事文学创作的启蒙老师屈江北到洛阳地区开会时,专程到工地看我,当他看到我衣不遮体,几个月不洗澡,我们正说着话,身上的虱子满身跑,用手一抓一大把。屈老师看着这非人的生活,脸一背,流下了一串热泪,最后我们师生抱头恸哭了一场。当晚他把我接到他住的宾馆里洗了澡,换了衣服,内衣因虱子太多,不能再穿,用打火机点燃时上面的虱子噼噼叭叭作响。

  就因为我们是农民,处处被人看不起。一次,我们到一家木材厂拉木板,实在渴得难受,我用人家的碗想接点自来水喝,被一个漂亮的城市姑娘用力夺去:“你们农村人太脏,不能用我们的碗。”气得我和那位衣着时髦的城市妞吵了起来:“嫌我们脏,就别吃我们打的粮食,别住我们盖的房子……”另一位同事乘我们吵架之机用碗接了水,刚喝了一口就被小姑娘夺去,人家“叭”地一声把碗摔得粉碎,怒气冲冲地骂道:“我叫你喝!我叫你喝!渴死你哩!”面对此情此景,我流下了伤心的泪,我们农民真苦啊!我们农民的命真不值钱……

  工头发现我晚上躲在被窝里写作,在路灯下写作,就砸了我这个“泥饭碗”,把我辞退了。我回到临汝,在风穴寺的悬钟阁上题写了这样一首诗:

  愁事揪心心欲碎,

  满腹苦水倾与谁?

  仰脸我对皇天呼,

  寒风洒落千滴泪。

  知我者恩师也。几天后,县文化馆的《汝水》编辑屈江北老师见了我,说:“风穴寺悬钟阁上那首诗肯定是你写的。”我点点头,又一次流下了热泪。

  1978年12月18日,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结束了“文革”后的两年徘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如岩浆一样迸发了出来。改革大潮开始在中国大地上涌动,势不可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闭幕,我就接到了县文化馆屈江北老师让我进城参加文学创作学习班的通知,我当即扒上了一辆运煤车,又到临汝镇坐班车到县文化馆报到。那时县文化馆每天为我补贴9毛钱,回去每天给生产队交3毛误工补贴钱换工分。在这次学习班上,我与屈江北老师连续苦战五天五夜,创作出了剧本《抓阄分娘》,我又将这个剧本复写了100多份,手指头都写肿了,然后投遍了全国各地的剧本类刊登,最终才在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云南数十家县以上剧团争相排演,中央电视台曾录相播放。当时填补了洛阳地区省级出版社正式出版、中央电视台正式播放两项空白。屈老师不嫌弃我这个农村娃,我们晚上睡一张床,写到半夜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就翻墙出去花2毛钱买一块锅馈,从中间掰开,一人一半,吃完喝口水,又一口气写到天亮。有时刚躺下想迷糊一阵儿,忽然想到一句好唱词或一个关键字,又紧忙坐起,补写到稿纸上。

  在这次学习班上,我还激情满怀地创作了《十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好》的唱词,发表在《临汝文艺》创刊号上,全县不少专业和业余剧团将唱词谱曲后,组织演员深入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演出。

【教师节特稿】我的恩师屈江北

图片

       今天是教师节,我想起了许许多多对我有恩的老师。屈江北就是我写作道路上的启蒙老师。提起我与屈江北老师的友谊,还是引用他在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话来说明问题吧!

  屈指算来,我和进拴弟相识差不多已经36年啦!36年来,他从一个懵懂的少年,成长为专业作家,我是看着他一步一步成长的见证人。

  第一次接到他的投稿是1974年,我当时在汝州市(原临汝县)文化馆做创作辅导员。为培养文学新人,文化馆创办一个文学期刊《红艺》,我在《红艺》编辑部当编辑。有一天,我接到一篇陌生的诗稿,来稿人是临汝镇高中、不到十六岁的学生郭进拴。尽管那是一首平仄不分,韵脚不整的打油诗,但我还是认认真真地给他回了一封鼓励的信说:“进拴同学:你的诗稿已经收到,不宜采用,盼以后努力创作并加强联系,随信寄上一期《红艺》,望查收。”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们便成了最要好的朋友。虽然时值今天他仍然叫我老师,但我总把他当成小弟弟。

  随着交往的增多,友谊也日渐增强。实在没有学习班和会议,他也会到文化馆来和我厮守在一起,有时一住就是十天半月,一个烧饼瓣开吃,一个被窝俩人睡。甚至我到洛阳开会,到郑州参加文艺调演,也把他带在身边。我们真正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几天不见,两人都想得慌。那年腊月二十九,文化馆要到上海去拉一批哈哈镜,赶在正月十五、灯节期间办展览用。临年傍节的,谁不想过个团圆年?正愁没人给我当帮手,我就向张久益老馆长提议:“让进拴和我去吧!”就这样,两个司机轮流驾驶,我们在敞篷卡车上用被子包着身子,一路颠簸着向上海驶去。从未出过远门的进拴高兴地在卡车上一路高歌,几乎是唱到了上海。现在回忆起来,心里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感觉;几十年的风雨见证了几十年的友情,进拴感我知遇之恩,总唠叨着栽培之情,我却觉得这是一种缘分,一种患难之交的亲情和纯洁的友谊。以至他后来到上海复旦大学进修,到鲁迅文学院镀金,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去领奖,总忘不了给我写封长信,在信的落款处写上:你的拴!

  从一个放羊娃到一个专业文化干部,从一个地道的农民,到一级作家,五十岁的进拴已步入人生的辉煌和创作的黄金期。纵观他的成长历程,恰恰印证了逆境出人才这个真理。如果说几十部文学专著是他奉献给社会的精神食粮,但勤奋、执著则是他传给子女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哲人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而我却说:五十来岁正年轻,正是作家勤奋时!

  进拴弟出身寒门,饱尝生活艰辛,生活在最底层,更了解平民疾苦。生活这部百科全书给了他厚重的知识积淀,在一定程度上讲,我们都应该感谢生活,因为生活才是他真正的老师。

  他的创作路子很宽泛,无论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曲艺、报告文学都能涉猎,而且卓有成效,属于高产型作家。

  因为他的作品太多,实在不能逐一评论。虽然我熟知他的作品像熟知我自己一样,但他对生活的解读的玄妙,对社会感知的深邃,对人间美好的讴歌,对丑恶现象的痛恶是我这个挚友也不便妄加评论了。

  作家五十正年轻,我盼望他有更多的大作问世。加油吧!进拴弟,我这里向你送上深深的祝福!

  由汝州市曲剧团参赛的曲剧《天青梦》在第十四届河南省戏剧大赛上荣获第十四届河南省戏剧大赛“河南文华大奖”,屈江北、牛菘获河南文华剧作奖,桑艺获河南文华导演奖,赵红梅、韩志国、蔡磊获河南文华音乐创作奖,朱旭光获河南文华表演一等奖,李清获河南文华表演二等奖,韩建章获河南文华表演三等奖。

  该剧讲述的是:清末举人温宣老无意间得到一件宋代汝瓷珍品,被汝瓷之美征服,后兴办瓷厂,试烧汝瓷。温宣老有两个得意门生,一个是他捡来的弃婴温拾娃,一个是寒门子弟李振邦。温宣老孙女温如玉,自幼父母双亡,她母亲临终托孤给她姨妈孟素娟。温拾娃垂涎师妹姿色,行为不端,被逐出师门,温宣老将温如玉许配给李振邦为妻。后日本女特务稻田枝子,骗取李振邦信任,上门强索汝瓷,当上警察局大队长的温拾娃为虎作伥,带队逼迫。温宣老为护国宝,血洒瓷厂,李振邦被诬“盗窃财物”锒铛入狱。李振邦不忍妻女为汝瓷受难,告诉了温拾娃藏匿真宝的秘密。日本大佐田中和稻田枝子带日军包围了瓷厂,李振邦良心受谴,挺身护宝,惨死敌手。幸得“戏疯子”八里岔带领八路军先遣队赶到,全歼日军,将国宝和温如玉转移到抗日根据地。《天青梦》剧本统筹姚金成,编剧屈江北、牛菘,导演桑艺,音乐总监梁献君,作曲赵红梅、韩志国,舞美设计陈彦博、张卫东,朱旭光(饰温如玉)领衔主演,主要演员有李清、刘爱云、韩建章、张春甫、张丽娟、李芳东等。该剧以深厚的汝瓷文化为底蕴,以“三代人喋血护宝”为主线,以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为主旨,彰显汝瓷的艺术魅力以及汝瓷人的崇高品格。

  2017年7月17日晚,汝州市文化体育中心剧场内座无虚席。由汝州市曲剧团倾力打造的大型原创曲剧《天青梦》首次公演。这是有史以来汝州人自编自演的第一部以国宝汝瓷为主题的大型原创曲剧。剧情一波三折,催人泪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演员感情投入,演得活灵活现,自始至终掌声雷动,受到原中共河南省委常委、河南省纪委书记尹晋华,河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王明义等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赞扬。

  原汝州的老干部回来了,汝州的艺术家回来了,汝州市领导来了,汝州的曲剧人都来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屈江北、牛菘是两位超越现实功利的作家,这种对自我形象的重塑可能更符合屈江北、牛菘性格的本相。在当代文学领域充满媚俗功利的市侩习气中,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已经相当高远,在作为作家的屈江北、牛菘看来,人的高贵气质并不表现在梅妻鹤子式的隐逸之中,高贵与高雅并非同一个词,真正高贵的人,是脚踏在苦难大地上,对贫贱善良的人怀有深切同情,并能够真诚帮助别人的人。尽管这种高贵行径在举世滔滔中很不合时宜,很可能被某些聪明人讥讽为向风车开战的唐·吉诃德,但屈江北、牛菘愿意做这样的人。

  《天青梦》这部厚重之作的创作成功是遵循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相结合的艺术规律的结果。屈江北、牛菘既尊重历史,又敬畏历史,将艺术真实根植于丰厚的历史真实的土壤里,受到了历史真实营养的滋润。首先,这部作品展现了十分丰富的真实历史事件,营造了真实的历史氛围,如剧中的汝瓷、汝河、温泉、风穴寺等等,这些所展现的或在背景中叙述的真实的、鲜活的历史事件和汝州的风土人情营造了全剧真实的历史氛围。其次,作家充分展开艺术想象和“有意味”的艺术虚构,从而构成了这部作品。“潘汝玉”虽然是作家想象出来的虚构人物,但绝对不是脱离历史和生活胡编乱造出来的,她是真实的,是众多汝州人的代表、缩影和典型。她的一系列英雄事迹,有的是历史史实,作家进行了审美化处理,有的则是将可能会做的事进行了艺术的虚构,这些虚构的事件紧密地与历史生活相结合,是在当年的历史上“可能发生的事”。所以,这样的艺术虚构是对历史氛围真实性的审美化的补充和丰富,从而使这部作品中的历史真实更加真实可信,也使作品的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达到了完美统一。

  屈江北、牛菘编剧的《天青梦》成功地塑造了若干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其中的温汝玉更为突出。在汝州人心中,她是战无不胜的战神,在敌人眼中,她是克星。她心怀大义、胸怀家国,是一位骁勇的战将,更是一个民族英雄。作家在对这一人物形象塑造时,成功地注入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基因,使其不断地用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思想教育汝州人。对于反面人物的人物形象,作家也没有把他们图解化、概念化,而是将他们塑造成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圆型人物。

  屈江北、牛菘编剧的《天青梦》真实地营造并再现了汝州大地的历史风貌,在剧本中创造了比较真实的历史氛围。作家尽可能去还原当年的历史风貌,重构了地域文化,对进一步刻画人物性格、再现汝州人民的历史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6年12月7日晚,汝州剧院内座无虚席。由汝州市第一曲剧团倾力打造的大型古装廉政曲剧《贤妻廉吏》首次公演。

  “家有贤妻夫祸少,劝夫清廉留芬芳……”该剧跌宕起伏的情节、催人泪下的演绎,在观众中激起强烈反响,赢得观众“好”声不断,现场掌声雷动。“这是一部接地气的好剧,以古鉴今、感人肺腑,故事就发生在汝州市寄料镇妻贤庄,看这场戏的时候,很亲切。

  这样的作品让人信服,让群众感觉到亲近,心灵受到震撼,是一部走心的好戏。”现场一位观众说道。

  《贤妻廉吏》由汝州市著名剧作家屈江北编剧,国家一级作曲梁献军担任音乐设计。是根据汝州市寄料镇妻贤庄的故事改编而成的一个原创剧,讲述了刘秀喝麦仁汤后,封贤妻的丈夫为县令,贤妻不断地吹枕头风,让丈夫当一个清正廉明、为百姓伸张正义的好官。这是汝州市第一曲剧团继原创剧《天下父母》《亲娘后妈》之后,又一部精品力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作用。

  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充分发挥优秀廉政文艺作品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弘扬曲剧文化,擦亮“河南曲剧”这块金字招牌,汝州市纪委联合市第一曲剧团打造了该剧。据市第一曲剧团团长夏天海介绍,他们自筹资金一百多万元,精心组建创作团队,加班加点,克服了种种困难,历时一个多月,最终把该剧完美呈现给广大观众。首演结束后,该剧将作为廉政剧目由市纪委上报到省纪委,在全省进行巡演。

  《一江情深一江歌》以丹江口市南水北调库区移民为背景,以古均州吕家河民歌为艺术轴线,用喜剧的手法,粗线条的结构浓墨重彩地塑造了陈安迁、蔡虎玲、程世华、江水清等包保搬迁的移民干部形象,歌颂了丹江口市人民大义担当的移民精神和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全剧剧情跌宕起伏,语言生动幽默,故事催人泪下。是一部歌颂、宣传丹江口市的力作。

  戏曲以武当神戏表现方式,大量使用均州俚语方言和吕家河民歌,借用移民搬迁工程中移民干部与移民中发生的小事来表现移民的奉献精神和移民干部工作的艰辛,小处着眼,大处立意,以小见大。

  首台南水北调移民大戏《一江清水一江歌》在湖北丹江口市工人体育馆上演,赶在新春佳节来临之前,为市民端出了一道文化大餐。

  丹江口市是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又是全国移民大市。为讴歌伟大的移民精神,展示丹江口市人民为南水北调作出的巨大牺牲和奉献,丹江口市组织策划创作了这台移民大戏,并又该市人民艺术剧院将其搬上了舞台。

  戏剧《一江清水一江歌》以丹江口市库区大移民为背景,以南水北调移民搬迁为题材,以古均州吕家河民歌为艺术轴线,用喜剧的手法,粗线条的结构浓墨重彩地塑造了陈安迁、蔡虎玲、程世华、江水清等包保搬迁的移民干部群像,集中展示何和歌颂了丹江口市人民大义担当的移民精神和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是一台记录和见证南水北调中线大移民,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为一体的现代舞台戏剧。

  一部调水史,满腔移民情。在两个小时的表演时间里,或喜或悲的剧中人物,让观众如痴如醉;亦唱亦演的表现形式,大量使用了地方剧种吕家河民歌,独具特色;鼓点、铜锣、二胡等乐器的加入,与剧情美妙地结合起来,更显张力;演员一律使用方言念白,融入了许多地方性词汇,让人忍俊不禁……观众普遍反映,该戏笑中有泪,很有感染力。

  编剧屈江北对创作有独特地感受。他表示,自从在电视上看到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就为其恢弘的气势而震撼。当了解到在如此大规模的搬迁工程中没有出现不文明拆迁和违法搬迁的现象,更是深受感动,决心要以此为题材写出一部好作品。他说,这部戏主要描写的是普通移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围绕着搬迁对移民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来展示现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屈江北是汝州市著名的剧作家,他的作品以感人肺腑的故事感染着无数观众。

  屈江北家住汝州市米庙镇米庙村,这里是汝州市有名的“戏窝”,村里许多上年纪的人都会哼唱两段,他的父亲屈金聚就是一位爱拉弦子、能说会唱的乡间艺人。屈江北在上学期间耳濡目染,爱上了戏曲这门艺术。在他上高中时,一位老师见他有戏曲天分,就鼓励他写个戏曲剧本歌颂村里群众抗旱保丰收的感人事迹。屈江北在冬夜里点起蜡烛,奋笔疾书,花了半月时间写出曲剧剧本《山乡风云》,编排演出后在村里引起轰动,剧本送到当时县文化馆创作室,受到好评。此后,县里召开创作会,屈江北作为特殊代表受邀出席。1972年,高中毕业时,文化局领导因为他平时创作了众多作品,亲自驱车到他家里做工作,邀请他进入县文化馆创作组工作,并负责编辑内部刊物《红艺》。在他的带动下,郭进拴、常文理、彭中彦等当时的一大批青年文学爱好者纷纷投稿,形成一股创作热潮。后来,这批青年文学爱好者成为平顶山市和汝州市文坛的主力军。

  屈江北回忆说,为了办好杂志,打开大家的创作视野,在1979年至1981年间,他邀请原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张光年,《人民文学》原副主编葛洛,《李自成》作者姚雪垠,《黄河东流去》作者李凖等一批当时文坛大家到临汝县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授课,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他清楚地记得,1981年冬天,听说姚雪垠在洛阳授课,就赶到洛阳。当他来到姚雪垠入住的招待所时,姚雪垠正在午睡,此时天空下着鹅毛大雪,为不打扰姚老休息,屈江北在雪地里一直站了3个小时,直到姚雪垠醒来看到他,问明情况后,姚雪垠深受感动。当他提出邀请姚雪垠到我市授课时,姚雪垠爽快地答应了。当天下午,两人就坐班车赶回汝州城。姚雪垠授课时,我市100多个文学爱好者冒雪听课。

  在邀请的大家中,李凖的随和、风趣、幽默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当时李凖住在县招待所,屈江北陪他去吃早餐时,李凖请他到西关桥头吃羊杂,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把锅盔馍撕开泡在碗里大口吃起来,像一个赶集的农村老汉一样随和。随后,他陪李凖逛了县城里的几个农贸市场,李凖深有感触地说:“到一个县城,必须要到农贸市场上看一看,这样,一个地方的风俗、文化就扑面而来了。”

  在办刊物期间,屈江北还经常随着临汝县的一些文艺团体下乡演出,并为他们创作一些曲艺节目。当时,临汝县有一个曲艺队用架子车拉着道具走乡串巷,在城乡间演出非常活跃,演出形式也丰富多样,河南坠子、河洛大鼓、评书、相声等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白天,他们自己搭建舞台,上台演出,晚上经常住在演出村子小学的教室里。一次,屈江北觉得浑身疼痒难受,打开手电筒一看,墙上黑乎乎一片都是蚊子,拍死一只,鲜血顿时溅在手指头上。屈江北为他们写剧本,还和他们一起演出相声。不论他们走到哪里,都受到群众们的好评。在这段时间,屈江北深入生活,潜心创作曲艺作品300多个,为后来创作剧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1979年,他和别人合作的反映大峪山区优秀邮递员王天祥的三弦书《责任》在洛阳参赛演出,剧本获二等奖,演员获一等奖。1981年,他与郭进拴创作的剧本《抓阄分娘》被编入剧本集《新春小舞台》,由云南出版社出版。

  在文化馆工作一段时间后,屈江北调入尚庄乡政府,在工作之余他仍然继续艺术创作。1989年,他编写的《杨六郎造酒》在《河南戏曲》杂志上发表。2001年,他创作的曲剧《李豁子劝婚》由省曲剧团排演,由河南省曲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刘艳丽、梅花奖得主杨帅学主演,由黄河音像出版社出版,先后共出版发行了8次。

  2003年,他与郭进拴、牛菘合作的电视剧剧本《无品乡官》获《中国作家》一等奖,他赶赴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颁奖仪式。

  2003年,屈江北到汝州市文联上班,开始了新的征程。2005年,他和汝州市作家戴占柱、彭中彦、牛菘共同创作了反映汝州市曲剧波澜壮阔发展过程的电视剧剧本《天歌》,经过3年的打磨,这部气势恢宏的长篇巨制终于完成,并参加河南省委宣传部面向全国征集影视剧、舞台剧剧本活动,在670部作品中有3部脱颖而出,《天歌》名列其中,获得9万元奖金。此后,由屈江北创作的歌曲《老百姓的领路人》荣获河南省第九届歌曲大奖赛二等奖,在河南省委组织部组织的金大地文艺晚会上,央视签约歌手陈静演唱了这首歌曲。他创作的戏曲小品《好媳妇》,以带着公公改嫁的好媳妇秀娟的感人故事为主题,荣获了河南省群星杯小戏小品曲艺之周大奖赛一等奖,并被选送参加文化部在山东省威海市国际中心大剧院举办的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小戏大赛。2014年6月19日,从威海传来喜讯,《好媳妇》从全国25个省级单位选送的124个节目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这打破了我省连续3届9年没有选上一个节目的局面,也是我市剧本第一次冲击国家级大赛。

  屈江北创作的大型戏剧《丹江情歌》反映了丹江口水库移民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受到湖北省的高度重视,作品排演后于今年2月份在丹江口市体育场首演,许多群众冒着严寒观看演出,获得好评。目前,该市市委宣传部正和屈江北商谈把该剧本改编成豫剧剧本,冲击国家级大奖。

  屈江北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用自己饱蘸激情的笔墨,在50多年的创作过程中,共创作各类剧本80多本(部),在平顶山市级以上获奖50多次。

图片

  汝州市著名剧作家屈江北编剧的《马英》荣获中国革命老区文化建设舞台剧类优秀作品奖

  7月18日,中国革命老区文化建设优秀作品总结表彰会在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召开。汝州市曲剧团排演的原创剧目《马英》荣获中国革命老区文化建设舞台剧类优秀作品奖。这是继今年五月份荣获第十届黄河戏剧节优秀作品奖后,再次荣获重大荣誉。据悉,本次参加全国老促会各类评选作品900余部,仅有70部作品荣获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优秀大奖。

图片

  新编革命历史剧《马英》简介

  根据汝州市革命烈士马英的真实历史事迹,汝州市文广旅局组织市曲剧团排演了新编革命历史剧《马英》。《马英》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汝州儿女的代表“马英”在党的教育下逐步觉醒成长,积极为临汝县抗日县政府筹粮筹资筹物,打击土匪和日军的历史故事。马英在守护党的秘密时,不幸被土匪抓获,受尽酷刑,最终被敌人残忍杀害,年仅26岁。

图片

一曲撼天动地的英雄赞歌

——红色原创大型曲剧《马英》

荣获河南省第十届黄河戏剧节优秀剧目奖

  2023年6月20日晚上,汝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组织市曲剧团排演的获奖作品新编革命历史剧《马英》在新体育场开演。本次活动由汝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汝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汝州市曲剧团出演。

图片

  汝州市曲剧团曲剧《马英》荣获第十届黄河戏剧节优秀剧目

  新编革命历史剧《马英》简介

  根据汝州市革命烈士马英的真实历史事迹,市文广旅局组织市曲剧团排演了新编革命历史剧《马英》。《马英》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汝州儿女的代表“马英”在党的教育下逐步觉醒成长,积极为临汝县抗日县政府筹粮筹资筹物,打击土匪和日军的历史故事。马英在守护党的秘密时,不幸被土匪抓获,受尽酷刑,最终被敌人残忍杀害,年仅26岁。

图片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2周年之际,为讲好鹰城故事,传承好汝州红色基因,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忠诚尽责、奋勇争先。6月20日晚,汝州市组织全市科级以上干部共计1000余人,在汝州市体育中心会议中心集中观看了原创红色历史曲剧《马英》。

图片

  汝州是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马英》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汝州年仅26岁的女英雄马英在为队伍筹粮筹资时不幸被捕,为保护军事机密惨遭酷刑,英勇就义的英雄故事。汝州市曲剧团根据女英雄马英的革命事迹编排成戏,经过反复打磨,终将曲剧《马英》搬上舞台,以戏剧的形式生动再现了马英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为国捐躯的壮烈事迹。

图片

  “《马英》是继《天青梦》之后汝州市曲剧团又一部戏曲精品力作。在排演《马英》期间,团里的演职人员边排练边流泪,心灵也一次次受到洗礼,从编剧到所有演职人员不分昼夜,齐心协力,排除万难,最终成功搬上舞台,呈现于观众眼前。4月7日下午,《马英》精彩亮相第十届黄河戏剧节,并荣获“黄河杯”戏曲大赛优秀剧目奖。”汝州市曲剧团团长张卫民说。

图片

  据悉,汝州作为曲剧的发源地,多年来,汝州市曲剧团先后排演了《风雪配》《陈三两》《十五贯》等一批深受观众欢迎的优秀剧目,涌现出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王秀玲、国家一级琴师宋喜元,“梅花奖”得主杨帅学、著名剧作家姚金成、屈江北等一批戏剧名家,形成了令人瞩目的汝州曲剧现象。

图片

  “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缅怀英雄事迹,汲取奋斗力量。《马英》剧目的推出与汇演,旨在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铭记历史、发扬精神、不忘奋斗,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汝州,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汝州实践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汝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赵战营说。

图片

海报

图片

  曲剧《马英》在第十届黄河戏剧节上展演

图片

  曲剧《马英》在第十届黄河戏剧节上展演

  4月7日下午,由汝州市曲剧团创作排演的红色原创大型现代曲剧《马英》作为第十届黄河戏剧节参赛剧目,在驻马店市文化馆群星剧场开演与观众见面,汝州籍抗日女英雄马英的故事跃然走上舞台。铿锵有力的唱腔、扣人心弦的故事让现场观众热血沸腾、掌声不断。

图片

马英入党

图片

剧照

图片

剧照

  该剧是以汝州市革命老区刘胡兰式抗日英雄马英的事迹为原型而创作的,讲述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汝州市农家女子马英,为了保护军事机密,与日寇斗智斗勇,最终献出了年轻生命的悲壮故事,也是该市曲剧团建党百年的献礼剧。马英原型为汝州市米庙镇长马村人,抗日战争时期,她毅然投身革命,并动员丈夫、丈夫的大哥、侄儿加入民兵组织。她经常冒着生命危险为八路军送情报、筹军粮,动员村里妇女为八路军做军鞋、缝军衣。她的家成了大峪豫西抗日根据地南端的唯一联络站。为抢救重伤的八路军排长,她用自己的乳汁挽救伤员性命,杀掉家里唯一的一只下蛋母鸡为其补养身体,使排长终于“死而复生”。

图片

剧照

图片

剧照

图片

剧照

图片

剧照

图片

剧照

图片

剧照

  1945年7月12日,汉奸白狗剩盗走伤员绷带,伤员暴露为马英带来极大风险,日本鬼子联合土匪民团开始对大峪抗日根据地展开围剿。转移途中,马英突然想到一份为八路军筹粮的账单没有带走,为保护群众,她毅然返回家中,销毁账单,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受尽折磨,马英宁死不屈,慷慨赴死,献出了年仅26岁的年轻生命,谱写了一曲撼天动地的英雄赞歌!

图片

剧照

图片

剧照

  该剧是汝州市老促会联合汝州市文广旅局,由汝州市曲剧团精心打造的“讲好老区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建立文化自信,完成复兴大业”的重磅大戏。展演前,汝州市老促会、汝州市文广旅局对戏曲内容进行多次调研和观演,提岀修改意见,并积极协调展演资金,鼓励剧目演职人员要以一流的水平,演岀真情实感,演出汝州和平顶山的水平,争取获得金奖。此剧目已由平顶山市老促会作为我市革命老区文化建设成果的优秀作品(舞台剧)之一,推荐报送给中国老促会,将参加2023年首届革命老区文化振兴会议暨全国革命老区文化建设成果展“老区文化建设杰出贡献奖”活动的评选。

图片

剧照

图片

剧照

图片

剧照

图片

剧照

图片

剧照

图片

剧照

图片

剧照

图片

剧照

  该剧主创团队全部为河南本土力量。编剧屈江北,导演丁丙炎、李芳东,作曲梁献军、韩志国、张世霞,配器张建红、刘娅,舞美设计余洪涛、和万胜,灯光设计罗岗;由曲剧名家刘爱云担纲领衔(饰马英);韩建章(饰何学)、李晓燕(饰何莲)、杨香芹(饰潘枣花)、刘秋芬(饰何母)、李清(饰王排长)、李芳东(饰山口龟田)、崔占(饰白狗剩)等联合演出。

图片

剧照

图片

剧照

图片

剧照

图片

剧照

图片

剧照

图片

剧照

  该剧整体呈现严整大气,情节感人至深、引人入胜;曲剧名家刘爱云唱腔甜润、表演准确、台风稳重、唱作俱佳,显现出较深厚的艺术造诣;其他演员倾情出演,均有上乘表现。

图片

演出受到观众热烈称赞

图片

  汝州市文广旅局局长李玉政(左三)致辞

图片

  汝州市曲剧团团长张卫民(左一)介绍排练情况

  汝州市曲剧团团长张卫民说,“剧目排演期间,演职人员边排练边流泪,心灵一次次受到洗礼。汝州是曲剧的发源地,作为戏剧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用戏曲讲好汝州老区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以优秀剧目展示革命老区的文化。”他说,为了把汝州英雄的形象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曲剧团全体演职人员第一时间前往烈士陵园近距离感受英雄事迹,在排练中用心塑造英雄人物,在各自的角色中践行着自己的初心。

图片

  汝州市老促会和汝州市文广旅局组织该剧目在老区乡村巡演

图片

该剧演职人员认真组织精心演出

图片

巡演剧照

图片

首映式上现场观众不时响起掌声

  目前,该剧已在汝州市各老区乡村巡回演出,深受老区人民的欢迎。“英雄的事迹真是太震撼了,马英的事迹让人感到非常自豪!”在现场观看演出的市民刘女士激动地说。

图片

  汝州市老促会会长樊占营(左三)汝州市文广旅局局长李玉政(左一)多次参加调研观演和审定剧目

图片

  汝州市老促会会长樊占营(左)汝州市文广旅局局长李玉政(中)为汝州市红色文化传承协会揭牌

图片

  汝州市红色文化传承协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大会召开

  汝州市老促会会长樊占营说,汝州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汝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成立了汝州市红色文化传承协会,为宣传推介老区红色文化成果提供平台支撑和制度保障。他表示,市老促会将以曲剧《马英》的展演为动力,推动该剧在全市老区乡村巡回演出,并不断优化内容,将该剧推向全国,创作更多更好的红色文化剧目,唱响老区红色文化的主旅律,讲好老区故事,为实现汝州市革命老区“两个更好”目标贡献老促会力量。

  据悉,由汝州市著名剧作家屈江北编剧的曲剧剧本《马英》曾荣获平顶山市第二届老区建设杯最佳剧本奖和《智泉流韵》出刊2000期十大精品力作奖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真诚感谢我的责任编辑们

下一篇:我的作家梦





相关内容

作家郭进拴传奇

今年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2024-05-21
作家郭进拴传奇
中国中原,出了眼智慧欢笑的文学泉

今年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2024-05-17
中国中原,出了眼智慧欢笑的文学泉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