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黄,长江长【长篇连载之四十一】
- 作者: 郭进拴
- 编辑: 王翔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1177
时间: 2024-03-12 14:06:08
踢毽子,有悠久的历史,据传始于汉,盛于六朝、隋、唐。明朝年间,有一首民谣:“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风筝;杨柳儿死,踢毽子……”在过去的农村,踢毽子,是一项时尚的群众性体育运动。“好毽,漂亮--”每日清晨或傍晚,在农家小院,伴随着上下翻飞的绮丽彩毛毽,三五成群的人们就不时爆发出了阵阵喝彩声。家乡是何时兴起踢毽子的,我不曾考究,只知道我与父母亲从山北回来的那天起,就已经有了毽子的存在。那时,大家一边踢毽子,一边讲述着村里的轶闻趣事。大家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毽子,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踢。至于踢得多与少,踢得好与坏,全凭踢毽子的人眼疾腿快。当然,个数踢得多的人,在村里就特别受人敬重。我的二姐就是村里出了名的“毽子手”,遇到她兴致特浓时,那毽子好像粘在她的脚边,任由她踢上千余回合。踢毽子,妙在随意。面对不同角度飞旋而至的毽子,高手可随心所欲地施以踢、挑、勾、钻、磕乃至头顶之能事。倒踢紫金冠、鸳鸯腿、凌空飞射等武术、舞蹈、体操、足球中的动作技巧在此间均可出神入化,天衣无缝地糅合于一体。踢毽子,高在默契。在你来我往险“毽”横生、妙“毽”纷呈的互动中,那毽子或凌空飞舞,或旋转飘落,或横亘穿梭可达几十回合、百余回合,甚至千余回合而在圈内不曾坠落于地。
毽子最早存入我的记忆是我上小学四年级的事。记得在一堂以踢毽子为题材的作文课中,老师在我作文的有关段落下重重地划了几道红杠杠。更令我得意的是,在61位同学的课堂上,语文老师以抑扬顿挫的声调将这篇作文宣读了一遍,大加褒扬。我们村里有一位地道的“毽子迷”,她那迎毽时闪转腾挪的脚步,击毽时干净利落的身手,人们很难想象这竟会出自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放眼望去,倒真像是散打场上频频出招迎击对手的武林女杰……
也许是因了对儿时的怀念,因了对健身的需求,今天踢毽子的多是有了几把年纪的人。每每望着陶醉于踢毽子的人们,我不禁由衷地感叹:这集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翻飞的彩毽,真好;踢毽子,实在值得提倡!
多年前,不知是哪个夏天的某一日,又是谁从村外带来了一种迷信活动--请“筲箕神”。于是,整个村子陡增了热闹气氛,几乎家家户户喜请神。提起这筲箕神,可谓怪异神奇!怪异之处则在于:筲箕本是村民平常用来装食物的竹器,一时被人堂而皇之地附上神说之后,称之为“筲箕神”;随即又被村民们当作“神品”加以供奉,真乃邪乎歪耶!至于神奇,简直超出了“神奇”的范畴--神灵则是王母娘娘的七个女儿的化身,她们担负着替人间大众消灾治病的职责,一旦人们恭请“仙姑”光临寒舍,她们便乘坐筲箕降临人间。让村民们颇感诧异的是:众仙女乃天上仙姑,会腾云驾雾的,怎么会专拣人间的筲箕作为运输工具呢?
众仙姑落驾的时间不分白昼黑夜,着地的场所限于各家各户的土屋内。她们需要的神器也很简单,只要求村民请神前准备好一只筲箕、一根红线、一支竹筷、一张桌子和少许白面粉就够了。嚯!神仙毕竟是神仙,初来乍到,心中还惦记着村民们的疾苦,从不计较他们的寒酸。这个问题其实不难理解,既然仙姑们是劳苦大众的“救世主”,倘若斤斤计较,倒不如无忧无虑地呆在天宫尽享荣华富贵,何以还要着陆人间找罪受呢?仙姑们所需的神器已经置办齐全。随后村民们便郑重其事地用红线将竹筷牢牢地绑在筲箕的“尾巴”上当笔使,桌上铺展一层白面粉当纸用,再由两个人抬着腹部朝上、面子向下的筲箕分立两侧,待人跪请众仙姑归位了。
上面提到,仙姑是神的化身,即便把她们招来了,仙姑们也绝不可能露“面”现“身”的--只是躲在村民们的意识深处,凭借其煞有介事的想象,去“看清”仙姑们的“真面目”--她们就“坐”在木桌的上方,静静地指挥着代行神权的村民们的动作,悄悄地回答着村民们的问话。请神的时刻终于来到。一人跪在桌前,先磕三个响头,接着念诵:“筲箕神,筲箕神,我请仙姑下凡尘。仙姑来了打圈圈,仙姑不来打叉叉。”隔了半分钟,咿,不见动静,再请!直至仙姑来到,那筲箕就莫名奇妙、神乎其神地活动起来,似有一股神力在暗中助功;筷子笔也在白面粉上划得嗗嗗响,立现阴文,却不容易辨认,似“狗脚迹”和蜘蛛网一般,故预先非得备请一位知书人参与其中不可,帮忙猜度确认。一旁的村民顿时兴奋起来,但压低了劲头,唯恐亵渎了仙姑;又怕人多嘴杂,造成起哄,影响了仙姑的神算--于是,他们便集中委托知书者问话:“请问仙姑尊姓大名?”答曰:“瑶姬是也。”旁人纷纷针对各自的事情求问于仙姑。仙姑们轮番上阵,不厌其烦地--作答。问:“我家咋个会富起来呢?”答曰:“需重新掘祖坟,移棺椁,挖六尺,头向南,保证问客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又问:“前天咱家的二柱子脚崴了,有人说他是前世做了恶事,仙姑可否帮忙诊断,看如何化解?”又答:“广集善源,救济乡亲。”……说来奇怪,这些村民中偶有“茶壶装汤圆”,苦于讷言的,仙姑们似乎早已通其心窍,无需他们亲口说出便代办妥当--“问客老屋的后庭藏有卖主遗留的一包白银,在东墙的根脚处。您只要选在后半夜三点一刻,挖出来就发大财!”一听有银子,房主立即按捺不住兴奋,反问仙姑:“我咋个知道它藏在哪一处呢?”仙姑回答:“到时我会变成一只青蛙,您看见它呆在什么地方,那里就是银子所藏之处。”而且这个时候,类似房主的村民便获得一种满足感,似有仙姑保佑即可获得荣华富贵一般,纷纷夸赞仙姑们的法术;也有人颇感失落和惶恐,仙姑告诫需要虔诚修炼、或烧香、或拜干爹驱除厄运,否则将难避血光之灾。不管怎样,在场的人都相信了仙姑所说的真实性。
事后不久,据说那房主果真动起了镢头,把老屋后庭的墙脚挖成了一个个“弹坑”,仍不见银子的踪影;咕咕叫的青蛙也不光见过一只,就是整不明白仙姑到底变的是哪一只?二柱子的脚在历经近两个月的休养后,已经恢复正常行走,最终免除了“广集善源,救济乡亲”的那一套。有人也无需挖掉祖坟了,毕竟没有立竿见影地富贵起来,不然又要落得无数次“翻尸”的骂诟。村民烧香、拜干爹的事时有发生,但确实跟“筲箕神”的耸人听闻无关。至于仙姑们,则在人间疯癫了一阵后,依然如故地回到天上去了。村民们的生活又复归平静,他们确信: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创造物质财富;其它的,全都是诓人的鬼话!
我对于灯笼的最初印象,就是舅舅扎的红五星灯笼。对,就是电影《闪闪的红星》里潘冬子举过的那种灯笼。那年月,人们心中的很多梦,都是被过年时的灯笼所照亮的。物质清贫,而精神丰富,是当时人们普遍的写照。面案活儿好,还会扎灯笼,在十里八村,我的母亲无疑是小有名气的能人,她自幼在娘家学会了扎灯笼的绝活。阳历年一过,母亲就开始忙碌起来。扎灯笼用料其实很简单,除了少许的柳条和竹篾外,主要是高粱杆儿。外屋灶台上刚出锅的粘豆包热气腾腾,年味儿渐渐足了。
母亲选好了高粱杆,就站起身直起腰,用搪瓷缸子冲了一杯白糖水,坐在炕沿上慢慢品起来。她一边打量着地上挑选出来的高粱杆,一边琢磨起扎灯笼的工序来。听娘说,扎灯笼可不简单。一个灯笼从开始到成型要经过削杆儿、定尺寸、扎骨架、蒙彩纸、画图案等程序,一个步骤都不能少,更不能马虎。而且,还要看扎什么样的灯笼,造型越复杂,扎起来越麻烦。从一根高粱杆到一个灯笼,往往要花几天时间才能做成。扎什么灯笼呢,娘还没最后敲定。去年,她扎了一个白菜灯一个鲤鱼灯,却一个也没剩下。她扎灯笼的手艺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很多人家都希望过年时能有盏她扎的灯笼。于是,提前打招呼预定的、拐弯抹角托人索要的络绎不绝。俺娘本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但凡能忙得开都有求必应。可她扎来扎去,自己家都没有盏像样的灯笼。娘认为,都是乡里乡亲的,人家瞧得起,帮着扎盏灯笼又累不死人,就当练习手艺了。我父亲其实也喜欢扎灯笼,但怎么扎也扎不周正,被母亲笑了几次后,索性就巴望起俺舅来。看过年的日子临近了,父亲就鼓动母亲领我去舅家求他扎个灯笼。舅舅不顾风尘仆仆而来的我的再三央求,就是不答应。我偎在母亲怀里,盯着舅舅手中扎的灯笼,撅着嘴一声不吭。舅舅抬头看着我的样子,愣了一下,忽然“呵呵”地笑了起来。他问:“你喜欢灯笼?那你猜猜我扎的这是什么灯笼?”我还是不吭声,却不知不觉地猜起来。什么呢,像山,像肥猪,又像……我猜不出来,委屈地把头扭到母亲怀里。
舅母过来抚摸着我的头说:“别担心,你舅舅会给你扎灯笼的,他要不扎,我就把他扎的这些灯笼烧了。”舅舅手中就像变戏法似的,不一会儿一个纵横交错的灯笼骨架弄好了。舅舅坐在炕沿上又开始慢吞吞地喝起白糖水来。我壮着胆子,抚摸着灯笼架,猜想着灯笼的样子。舅舅笑着问我:“想学扎灯笼不?”他用力地点点头,舅舅说:“等你再长几岁,大一点儿,舅舅就教你扎灯笼。我眼神儿也不好,等你学会了,就来帮我扎啊。”舅舅小时候患眼疾,左眼不顶用,只靠右眼。但这右眼却成就了舅舅的好手艺。灯笼骨架弄好了,舅舅领着我去村里的供销社代销点买糊灯笼用的彩纸。午后,白雪覆盖的小村格外安详。舅舅哈着手,一团白气绕着他的脸。我紧跟着舅舅,唯恐落下半步。舅舅回头笑道:“说说吧,想要个啥样儿的灯笼啊?”我不吭声,慢吞吞地跟着舅舅向前走。我想,最好能扎个五星的,要是不成,扎个西瓜灯也行。就怕舅舅说我挑剔,一生气不给扎了,那我可什么都得不到了。舅舅见我不吭气,也就不再问了。舅舅家这个村的供销社代销点不大。还好,供销社代销点果真有彩纸,只是颜色不全,粉的、绿的、黄的、蓝的,少了一种红的。舅舅蹲下身来眯着一只眼瞧着我忐忑的样子,用手刮了一下我的鼻子,又笑了起来。舅舅说:“你这孩子,人小心眼还挺多。舅舅一定给你扎个好灯笼,别胡思乱想了。”往回走时,碰到了一个叫冯大爷的“五保户”。舅舅主动打招呼,还说了一句“明天保准给您送去”的话。那冯大爷咧着嘴笑着,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了幸福。跟在舅舅身后走,我不时回头看,见那冯大爷拄着拐棍还站在路边目送着我们呢。缺了红色的彩纸,舅舅有些坐立不安。他在屋里踅摸来踅摸去,终于找出一瓶红色的水彩来。他铺开一张白纸,开始用小刷子蘸着水彩一下一下地涂抹起来。我想在舅舅面前表现一下,就跃跃欲试找来一只毛笔跟着舅舅涂起来。母亲见状,急忙过来制止,却为时已晚。我的手上、袖子上早已挂上了红。母亲有些生气,用力地拧了一下我的脸,我“哇”地一下哭了起来。舅舅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儿,用身体护住我说:“孩子喜欢,就让他学着涂嘛。这对他今后学艺有好处。”随后,舅舅安慰我说:“不要急,慢慢往上涂。涂好了,我还要给你扎灯笼呢。”于是,我学着舅舅的样子小心地涂起来。就这样,舅舅涂了一张红纸,我也涂了一张红纸。不一会儿,涂好的两张红纸都干了。那色彩就像一团火,把屋子映得亮堂堂的。舅母端来一大碗刚打好的面糊,对舅舅说:“晚上不给你做饭了,你就吃这碗面糊儿吧。”面糊儿是用来糊灯笼的,舅舅当然知道。舅母一直反对舅舅为别人扎灯笼,只不过有母亲在场,舅母只好半开玩笑说说罢了。那碗面糊儿,怎么看怎么像疙瘩汤。我不免添了一下嘴唇。舅舅找来一把小刷子,在面糊碗里轻轻地蘸了一下,就在灯笼架上刷了起来。母亲也动手,帮着舅舅糊起了灯笼来。不一会儿,一盏五颜六色的灯笼呈现在眼前。哎呀,原来是一盏顶部圆形、底部方形、中部突起的“五福灯”啊。“五福灯”上下两端用的都是红纸,而中部是五棱体,分别糊着红、粉、蓝、黄、绿五色彩纸。我以为“五福灯”完工了呢,可舅舅又折叠起一张黄色彩纸,用剪子上下翻舞着。很快,一幅黄色花边和细穗剪成了。母亲还想帮着糊,舅舅却自己动手把黄色花边小心翼翼地粘到灯笼的顶部,将细穗粘到了灯笼的下端。一盏“五福灯”挂在屋中央,整个屋子被渲染得喜气洋洋。我以为晚饭后舅舅一定会抓紧给我扎灯笼呢。可是,吃饱喝足的舅舅眨着一只眼背着手哼着小曲,在地上开始转悠起来。他一边转悠着,一边不时抬头欣赏着他的作品,一副颇有成就的样子。舅母问舅舅:“这灯笼你准备送给谁呀?”舅舅回过神儿来,沉吟一会儿才慢慢地说:“我看前院的冯大爷一个人孤单单的,就给他扎了这个‘五福灯’,算是一份心意吧。”舅母愣了一下,张了一下嘴想说些什么,却没有说出来,只仰起头陪着舅舅端详起那盏“五福灯”来。那一瞬间,我分明看见舅母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光。我坐在炕上,拄着下巴瞪大眼睛望着那盏“五福灯”,心想:要是舅舅把这盏“五福灯”送给我那该多好啊!心细的舅母似乎看懂了我的心思,对还在转悠的舅舅说:“人家孩子在盼着你给扎灯笼呢,你就别瞎转悠了。”母亲笑着说:“不急不急,让他舅歇一会儿再说。”舅舅“嗯”了一声,回过头看了我一眼,又继续边转悠边欣赏着他那盏“五福灯”。我真想哭,可又不敢哭,生怕舅舅一生气就放弃已经许诺给我的诺言。看着看着,自己的上下眼皮打起架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梦里,舅舅给我扎了一盏漂亮的灯笼,它忽而大忽而小,形状千变万化,都是我喜欢的。
我开心地举着那盏会变的灯笼跑着,唱着,那些小伙伴们也跟着我一路跳着,笑着。夜空上,到处飞舞着多彩明亮的灯笼。大公鸡打第三次鸣时,我醒了。哎呀,原来是一场梦。我有些失望,揉揉双眼,那盏“五福灯”还挂在屋中央呢。再往地桌上看,一盏红彤彤的“红五星”正朝着我微笑呢。我兴奋得一咕噜从被窝里跳了起来。啊,这就是我日夜盼望的“红五星”。我想象着“红五星”安放蜡烛后红彤彤的样子,高兴得真想唱那首《红星歌》。舅母告诉我,这盏红五星,是舅舅趁我熟睡时,独自披着棉袄在灯下扎成的。舅母劝舅舅先睡觉,等白天时再扎。舅舅说:“我少睡一宿觉没啥大不了的,能给孩子一份惊喜,比啥都强!”舅舅说过,答应人家的事情就要兑现,不能让人失望。舅舅还说过,越简单的事情,越要用心去做。“红五星”看似简单,但是它每一个角的尺寸都要整齐,都要一致。稍微不注意,很容易出现五个角不对等,看着也就不周正了。在寒冷的冬夜里,舅舅不顾视力和身体上的疲倦,来不及喝一口白糖水,在扎好灯笼架后,又赶紧糊上由我染成的大红纸。昏暗的灯下,舅舅是那样地严谨,那样地仔细。灯笼扎了一盏又一盏,岁月转了一圈又一圈。走进商场里,各式各样的灯笼鲜艳华丽,玲珑细致。而我却怎么也产生不出什么兴趣来。在我看来,只有舅舅扎的灯笼才最精美最珍贵。真的,舅舅给我扎的那盏“红五星”就像一团火,一直在我心中点燃着,照耀着我从暗淡的冬夜走向明媚的春天。传统民俗灯笼是集民间传统工艺的大成,结合了竹编、糊纸、书画和彩绘等技艺,不可不谓神奇。
后来,我们全家都学会了扎灯笼,就连我上学的学费和书杂费也是靠全家扎灯笼一分一分集攒的。我们全家整夜不睡,扎到天亮,再挑到集上卖了。我记得我们家扎灯笼共分六部走:第一步:开竹。竹子是制作灯笼框架的主要材料,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我们会挑两三米长的干竹,竹竿要直、厚身是两大标准。其实,开竹亦很讲究,顺着竹纹下刀乃基本原理,为避免竹竿分叉裂枝,下刀的速度不宜太快,应左右微微晃动刀背缓缓直落。如此一来,六条宽约一厘米多、大小匀称的竹篾便随大小的顺次一一得以削成。待竹篾削好后,别忘了去掉内里的竹节,毕竟这些不起眼但硬邦邦的竹节影响到接下来折篾的效果。第二步:折篾。实际上,竹篾的长短,是由所做灯笼的大小来定的。为了使折篾长短相宜,每对折一次动用尺子量一次是道必不可少的工序。此外,折篾时用的是一股巧劲,用力小了成不了形,用力大了无异于“谋杀”。折出四段长度一致的竹篾后,可大致按一个框形予以组合,接口处用砂纸蘸上浆糊粘住即可,是为灯笼框架的粗坯。其余的,均按此法操作。第三步:扎架。把折好的一干竹篾(粗坯)拼扎起来,制成灯笼骨架,是整道工序里最关键的一个环节。通过灯笼上下台座的凹槽,利用适中的间距,可以将两个竹篾(粗坯)按圆形连接起来,各个接口同样用砂纸捆住。其余的,均按这种交叉相织的方法操作。第四步:勾图。绘图是一门基本功,须依靠经验的积累,功力不够是做不出来的。在我看来,民俗灯笼的图案、色彩选择相当丰富,诸如传统、喜庆、和谐、热闹、吉祥、想象等景致均可用手描绘,以之增添灯笼的活力以及韵味。往往,我们先是用铅笔白描,勾勒雏形,如此一来,即使绘画过程中有误笔也可及时修改。完成这道工序后,紧跟着的是绘图、书法、上色。第五步:糊纸。这道工序考究的是平铺的功力,力求图纸与框架达到浑然合一的效果。第六步:上饰。想想看,假若只有一个光秃秃的灯笼头摆出来,会好看吗?为了使灯笼的形象更为饱满,我们在灯笼头下面做一些装饰(镶边)的文章是必要的,这也是画龙点睛所在。譬如彩带、仿绫纸、垂苏等,均为不错的上饰选择。惟有如此,灯笼观之赏之方才悦目。
毽子,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踢。至于踢得多与少,踢得好与坏,全凭踢毽子的人眼疾腿快。当然,个数踢得多的人,在村里就特别受人敬重。我的二姐就是村里出了名的“毽子手”,遇到她兴致特浓时,那毽子好像粘在她的脚边,任由她踢上千余回合。踢毽子,妙在随意。面对不同角度飞旋而至的毽子,高手可随心所欲地施以踢、挑、勾、钻、磕乃至头顶之能事。倒踢紫金冠、鸳鸯腿、凌空飞射等武术、舞蹈、体操、足球中的动作技巧在此间均可出神入化,天衣无缝地糅合于一体。踢毽子,高在默契。在你来我往险“毽”横生、妙“毽”纷呈的互动中,那毽子或凌空飞舞,或旋转飘落,或横亘穿梭可达几十回合、百余回合,甚至千余回合而在圈内不曾坠落于地。
毽子最早存入我的记忆是我上小学四年级的事。记得在一堂以踢毽子为题材的作文课中,老师在我作文的有关段落下重重地划了几道红杠杠。更令我得意的是,在61位同学的课堂上,语文老师以抑扬顿挫的声调将这篇作文宣读了一遍,大加褒扬。我们村里有一位地道的“毽子迷”,她那迎毽时闪转腾挪的脚步,击毽时干净利落的身手,人们很难想象这竟会出自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放眼望去,倒真像是散打场上频频出招迎击对手的武林女杰……
也许是因了对儿时的怀念,因了对健身的需求,今天踢毽子的多是有了几把年纪的人。每每望着陶醉于踢毽子的人们,我不禁由衷地感叹:这集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翻飞的彩毽,真好;踢毽子,实在值得提倡!
多年前,不知是哪个夏天的某一日,又是谁从村外带来了一种迷信活动--请“筲箕神”。于是,整个村子陡增了热闹气氛,几乎家家户户喜请神。提起这筲箕神,可谓怪异神奇!怪异之处则在于:筲箕本是村民平常用来装食物的竹器,一时被人堂而皇之地附上神说之后,称之为“筲箕神”;随即又被村民们当作“神品”加以供奉,真乃邪乎歪耶!至于神奇,简直超出了“神奇”的范畴--神灵则是王母娘娘的七个女儿的化身,她们担负着替人间大众消灾治病的职责,一旦人们恭请“仙姑”光临寒舍,她们便乘坐筲箕降临人间。让村民们颇感诧异的是:众仙女乃天上仙姑,会腾云驾雾的,怎么会专拣人间的筲箕作为运输工具呢?
众仙姑落驾的时间不分白昼黑夜,着地的场所限于各家各户的土屋内。她们需要的神器也很简单,只要求村民请神前准备好一只筲箕、一根红线、一支竹筷、一张桌子和少许白面粉就够了。嚯!神仙毕竟是神仙,初来乍到,心中还惦记着村民们的疾苦,从不计较他们的寒酸。这个问题其实不难理解,既然仙姑们是劳苦大众的“救世主”,倘若斤斤计较,倒不如无忧无虑地呆在天宫尽享荣华富贵,何以还要着陆人间找罪受呢?仙姑们所需的神器已经置办齐全。随后村民们便郑重其事地用红线将竹筷牢牢地绑在筲箕的“尾巴”上当笔使,桌上铺展一层白面粉当纸用,再由两个人抬着腹部朝上、面子向下的筲箕分立两侧,待人跪请众仙姑归位了。
上面提到,仙姑是神的化身,即便把她们招来了,仙姑们也绝不可能露“面”现“身”的--只是躲在村民们的意识深处,凭借其煞有介事的想象,去“看清”仙姑们的“真面目”--她们就“坐”在木桌的上方,静静地指挥着代行神权的村民们的动作,悄悄地回答着村民们的问话。请神的时刻终于来到。一人跪在桌前,先磕三个响头,接着念诵:“筲箕神,筲箕神,我请仙姑下凡尘。仙姑来了打圈圈,仙姑不来打叉叉。”隔了半分钟,咿,不见动静,再请!直至仙姑来到,那筲箕就莫名奇妙、神乎其神地活动起来,似有一股神力在暗中助功;筷子笔也在白面粉上划得嗗嗗响,立现阴文,却不容易辨认,似“狗脚迹”和蜘蛛网一般,故预先非得备请一位知书人参与其中不可,帮忙猜度确认。一旁的村民顿时兴奋起来,但压低了劲头,唯恐亵渎了仙姑;又怕人多嘴杂,造成起哄,影响了仙姑的神算--于是,他们便集中委托知书者问话:“请问仙姑尊姓大名?”答曰:“瑶姬是也。”旁人纷纷针对各自的事情求问于仙姑。仙姑们轮番上阵,不厌其烦地--作答。问:“我家咋个会富起来呢?”答曰:“需重新掘祖坟,移棺椁,挖六尺,头向南,保证问客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又问:“前天咱家的二柱子脚崴了,有人说他是前世做了恶事,仙姑可否帮忙诊断,看如何化解?”又答:“广集善源,救济乡亲。”……说来奇怪,这些村民中偶有“茶壶装汤圆”,苦于讷言的,仙姑们似乎早已通其心窍,无需他们亲口说出便代办妥当--“问客老屋的后庭藏有卖主遗留的一包白银,在东墙的根脚处。您只要选在后半夜三点一刻,挖出来就发大财!”一听有银子,房主立即按捺不住兴奋,反问仙姑:“我咋个知道它藏在哪一处呢?”仙姑回答:“到时我会变成一只青蛙,您看见它呆在什么地方,那里就是银子所藏之处。”而且这个时候,类似房主的村民便获得一种满足感,似有仙姑保佑即可获得荣华富贵一般,纷纷夸赞仙姑们的法术;也有人颇感失落和惶恐,仙姑告诫需要虔诚修炼、或烧香、或拜干爹驱除厄运,否则将难避血光之灾。不管怎样,在场的人都相信了仙姑所说的真实性。
事后不久,据说那房主果真动起了镢头,把老屋后庭的墙脚挖成了一个个“弹坑”,仍不见银子的踪影;咕咕叫的青蛙也不光见过一只,就是整不明白仙姑到底变的是哪一只?二柱子的脚在历经近两个月的休养后,已经恢复正常行走,最终免除了“广集善源,救济乡亲”的那一套。有人也无需挖掉祖坟了,毕竟没有立竿见影地富贵起来,不然又要落得无数次“翻尸”的骂诟。村民烧香、拜干爹的事时有发生,但确实跟“筲箕神”的耸人听闻无关。至于仙姑们,则在人间疯癫了一阵后,依然如故地回到天上去了。村民们的生活又复归平静,他们确信: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创造物质财富;其它的,全都是诓人的鬼话!
我对于灯笼的最初印象,就是舅舅扎的红五星灯笼。对,就是电影《闪闪的红星》里潘冬子举过的那种灯笼。那年月,人们心中的很多梦,都是被过年时的灯笼所照亮的。物质清贫,而精神丰富,是当时人们普遍的写照。面案活儿好,还会扎灯笼,在十里八村,我的母亲无疑是小有名气的能人,她自幼在娘家学会了扎灯笼的绝活。阳历年一过,母亲就开始忙碌起来。扎灯笼用料其实很简单,除了少许的柳条和竹篾外,主要是高粱杆儿。外屋灶台上刚出锅的粘豆包热气腾腾,年味儿渐渐足了。
母亲选好了高粱杆,就站起身直起腰,用搪瓷缸子冲了一杯白糖水,坐在炕沿上慢慢品起来。她一边打量着地上挑选出来的高粱杆,一边琢磨起扎灯笼的工序来。听娘说,扎灯笼可不简单。一个灯笼从开始到成型要经过削杆儿、定尺寸、扎骨架、蒙彩纸、画图案等程序,一个步骤都不能少,更不能马虎。而且,还要看扎什么样的灯笼,造型越复杂,扎起来越麻烦。从一根高粱杆到一个灯笼,往往要花几天时间才能做成。扎什么灯笼呢,娘还没最后敲定。去年,她扎了一个白菜灯一个鲤鱼灯,却一个也没剩下。她扎灯笼的手艺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很多人家都希望过年时能有盏她扎的灯笼。于是,提前打招呼预定的、拐弯抹角托人索要的络绎不绝。俺娘本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但凡能忙得开都有求必应。可她扎来扎去,自己家都没有盏像样的灯笼。娘认为,都是乡里乡亲的,人家瞧得起,帮着扎盏灯笼又累不死人,就当练习手艺了。我父亲其实也喜欢扎灯笼,但怎么扎也扎不周正,被母亲笑了几次后,索性就巴望起俺舅来。看过年的日子临近了,父亲就鼓动母亲领我去舅家求他扎个灯笼。舅舅不顾风尘仆仆而来的我的再三央求,就是不答应。我偎在母亲怀里,盯着舅舅手中扎的灯笼,撅着嘴一声不吭。舅舅抬头看着我的样子,愣了一下,忽然“呵呵”地笑了起来。他问:“你喜欢灯笼?那你猜猜我扎的这是什么灯笼?”我还是不吭声,却不知不觉地猜起来。什么呢,像山,像肥猪,又像……我猜不出来,委屈地把头扭到母亲怀里。
舅母过来抚摸着我的头说:“别担心,你舅舅会给你扎灯笼的,他要不扎,我就把他扎的这些灯笼烧了。”舅舅手中就像变戏法似的,不一会儿一个纵横交错的灯笼骨架弄好了。舅舅坐在炕沿上又开始慢吞吞地喝起白糖水来。我壮着胆子,抚摸着灯笼架,猜想着灯笼的样子。舅舅笑着问我:“想学扎灯笼不?”他用力地点点头,舅舅说:“等你再长几岁,大一点儿,舅舅就教你扎灯笼。我眼神儿也不好,等你学会了,就来帮我扎啊。”舅舅小时候患眼疾,左眼不顶用,只靠右眼。但这右眼却成就了舅舅的好手艺。灯笼骨架弄好了,舅舅领着我去村里的供销社代销点买糊灯笼用的彩纸。午后,白雪覆盖的小村格外安详。舅舅哈着手,一团白气绕着他的脸。我紧跟着舅舅,唯恐落下半步。舅舅回头笑道:“说说吧,想要个啥样儿的灯笼啊?”我不吭声,慢吞吞地跟着舅舅向前走。我想,最好能扎个五星的,要是不成,扎个西瓜灯也行。就怕舅舅说我挑剔,一生气不给扎了,那我可什么都得不到了。舅舅见我不吭气,也就不再问了。舅舅家这个村的供销社代销点不大。还好,供销社代销点果真有彩纸,只是颜色不全,粉的、绿的、黄的、蓝的,少了一种红的。舅舅蹲下身来眯着一只眼瞧着我忐忑的样子,用手刮了一下我的鼻子,又笑了起来。舅舅说:“你这孩子,人小心眼还挺多。舅舅一定给你扎个好灯笼,别胡思乱想了。”往回走时,碰到了一个叫冯大爷的“五保户”。舅舅主动打招呼,还说了一句“明天保准给您送去”的话。那冯大爷咧着嘴笑着,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了幸福。跟在舅舅身后走,我不时回头看,见那冯大爷拄着拐棍还站在路边目送着我们呢。缺了红色的彩纸,舅舅有些坐立不安。他在屋里踅摸来踅摸去,终于找出一瓶红色的水彩来。他铺开一张白纸,开始用小刷子蘸着水彩一下一下地涂抹起来。我想在舅舅面前表现一下,就跃跃欲试找来一只毛笔跟着舅舅涂起来。母亲见状,急忙过来制止,却为时已晚。我的手上、袖子上早已挂上了红。母亲有些生气,用力地拧了一下我的脸,我“哇”地一下哭了起来。舅舅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儿,用身体护住我说:“孩子喜欢,就让他学着涂嘛。这对他今后学艺有好处。”随后,舅舅安慰我说:“不要急,慢慢往上涂。涂好了,我还要给你扎灯笼呢。”于是,我学着舅舅的样子小心地涂起来。就这样,舅舅涂了一张红纸,我也涂了一张红纸。不一会儿,涂好的两张红纸都干了。那色彩就像一团火,把屋子映得亮堂堂的。舅母端来一大碗刚打好的面糊,对舅舅说:“晚上不给你做饭了,你就吃这碗面糊儿吧。”面糊儿是用来糊灯笼的,舅舅当然知道。舅母一直反对舅舅为别人扎灯笼,只不过有母亲在场,舅母只好半开玩笑说说罢了。那碗面糊儿,怎么看怎么像疙瘩汤。我不免添了一下嘴唇。舅舅找来一把小刷子,在面糊碗里轻轻地蘸了一下,就在灯笼架上刷了起来。母亲也动手,帮着舅舅糊起了灯笼来。不一会儿,一盏五颜六色的灯笼呈现在眼前。哎呀,原来是一盏顶部圆形、底部方形、中部突起的“五福灯”啊。“五福灯”上下两端用的都是红纸,而中部是五棱体,分别糊着红、粉、蓝、黄、绿五色彩纸。我以为“五福灯”完工了呢,可舅舅又折叠起一张黄色彩纸,用剪子上下翻舞着。很快,一幅黄色花边和细穗剪成了。母亲还想帮着糊,舅舅却自己动手把黄色花边小心翼翼地粘到灯笼的顶部,将细穗粘到了灯笼的下端。一盏“五福灯”挂在屋中央,整个屋子被渲染得喜气洋洋。我以为晚饭后舅舅一定会抓紧给我扎灯笼呢。可是,吃饱喝足的舅舅眨着一只眼背着手哼着小曲,在地上开始转悠起来。他一边转悠着,一边不时抬头欣赏着他的作品,一副颇有成就的样子。舅母问舅舅:“这灯笼你准备送给谁呀?”舅舅回过神儿来,沉吟一会儿才慢慢地说:“我看前院的冯大爷一个人孤单单的,就给他扎了这个‘五福灯’,算是一份心意吧。”舅母愣了一下,张了一下嘴想说些什么,却没有说出来,只仰起头陪着舅舅端详起那盏“五福灯”来。那一瞬间,我分明看见舅母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光。我坐在炕上,拄着下巴瞪大眼睛望着那盏“五福灯”,心想:要是舅舅把这盏“五福灯”送给我那该多好啊!心细的舅母似乎看懂了我的心思,对还在转悠的舅舅说:“人家孩子在盼着你给扎灯笼呢,你就别瞎转悠了。”母亲笑着说:“不急不急,让他舅歇一会儿再说。”舅舅“嗯”了一声,回过头看了我一眼,又继续边转悠边欣赏着他那盏“五福灯”。我真想哭,可又不敢哭,生怕舅舅一生气就放弃已经许诺给我的诺言。看着看着,自己的上下眼皮打起架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梦里,舅舅给我扎了一盏漂亮的灯笼,它忽而大忽而小,形状千变万化,都是我喜欢的。
我开心地举着那盏会变的灯笼跑着,唱着,那些小伙伴们也跟着我一路跳着,笑着。夜空上,到处飞舞着多彩明亮的灯笼。大公鸡打第三次鸣时,我醒了。哎呀,原来是一场梦。我有些失望,揉揉双眼,那盏“五福灯”还挂在屋中央呢。再往地桌上看,一盏红彤彤的“红五星”正朝着我微笑呢。我兴奋得一咕噜从被窝里跳了起来。啊,这就是我日夜盼望的“红五星”。我想象着“红五星”安放蜡烛后红彤彤的样子,高兴得真想唱那首《红星歌》。舅母告诉我,这盏红五星,是舅舅趁我熟睡时,独自披着棉袄在灯下扎成的。舅母劝舅舅先睡觉,等白天时再扎。舅舅说:“我少睡一宿觉没啥大不了的,能给孩子一份惊喜,比啥都强!”舅舅说过,答应人家的事情就要兑现,不能让人失望。舅舅还说过,越简单的事情,越要用心去做。“红五星”看似简单,但是它每一个角的尺寸都要整齐,都要一致。稍微不注意,很容易出现五个角不对等,看着也就不周正了。在寒冷的冬夜里,舅舅不顾视力和身体上的疲倦,来不及喝一口白糖水,在扎好灯笼架后,又赶紧糊上由我染成的大红纸。昏暗的灯下,舅舅是那样地严谨,那样地仔细。灯笼扎了一盏又一盏,岁月转了一圈又一圈。走进商场里,各式各样的灯笼鲜艳华丽,玲珑细致。而我却怎么也产生不出什么兴趣来。在我看来,只有舅舅扎的灯笼才最精美最珍贵。真的,舅舅给我扎的那盏“红五星”就像一团火,一直在我心中点燃着,照耀着我从暗淡的冬夜走向明媚的春天。传统民俗灯笼是集民间传统工艺的大成,结合了竹编、糊纸、书画和彩绘等技艺,不可不谓神奇。
后来,我们全家都学会了扎灯笼,就连我上学的学费和书杂费也是靠全家扎灯笼一分一分集攒的。我们全家整夜不睡,扎到天亮,再挑到集上卖了。我记得我们家扎灯笼共分六部走:第一步:开竹。竹子是制作灯笼框架的主要材料,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我们会挑两三米长的干竹,竹竿要直、厚身是两大标准。其实,开竹亦很讲究,顺着竹纹下刀乃基本原理,为避免竹竿分叉裂枝,下刀的速度不宜太快,应左右微微晃动刀背缓缓直落。如此一来,六条宽约一厘米多、大小匀称的竹篾便随大小的顺次一一得以削成。待竹篾削好后,别忘了去掉内里的竹节,毕竟这些不起眼但硬邦邦的竹节影响到接下来折篾的效果。第二步:折篾。实际上,竹篾的长短,是由所做灯笼的大小来定的。为了使折篾长短相宜,每对折一次动用尺子量一次是道必不可少的工序。此外,折篾时用的是一股巧劲,用力小了成不了形,用力大了无异于“谋杀”。折出四段长度一致的竹篾后,可大致按一个框形予以组合,接口处用砂纸蘸上浆糊粘住即可,是为灯笼框架的粗坯。其余的,均按此法操作。第三步:扎架。把折好的一干竹篾(粗坯)拼扎起来,制成灯笼骨架,是整道工序里最关键的一个环节。通过灯笼上下台座的凹槽,利用适中的间距,可以将两个竹篾(粗坯)按圆形连接起来,各个接口同样用砂纸捆住。其余的,均按这种交叉相织的方法操作。第四步:勾图。绘图是一门基本功,须依靠经验的积累,功力不够是做不出来的。在我看来,民俗灯笼的图案、色彩选择相当丰富,诸如传统、喜庆、和谐、热闹、吉祥、想象等景致均可用手描绘,以之增添灯笼的活力以及韵味。往往,我们先是用铅笔白描,勾勒雏形,如此一来,即使绘画过程中有误笔也可及时修改。完成这道工序后,紧跟着的是绘图、书法、上色。第五步:糊纸。这道工序考究的是平铺的功力,力求图纸与框架达到浑然合一的效果。第六步:上饰。想想看,假若只有一个光秃秃的灯笼头摆出来,会好看吗?为了使灯笼的形象更为饱满,我们在灯笼头下面做一些装饰(镶边)的文章是必要的,这也是画龙点睛所在。譬如彩带、仿绫纸、垂苏等,均为不错的上饰选择。惟有如此,灯笼观之赏之方才悦目。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最美家庭慈孝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