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十四】
- 作者: 郭进拴
- 编辑: 王翔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537
时间: 2024-07-30 11:13:20
郭进拴|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十四】
以纪念馆新馆开馆为契机,红旗渠风景区奋力争创国家5A级旅游区,争创国家级标准化景区,勇挑红旗渠当代传人重担,续写红旗渠跨越发展新的传奇。
当年修建红旗渠时,他们的劳动工具就是两只手、一只镐,或者一根绳索,一根钢钎。困了天当被,地当床,饿了挖野菜、啃干粮,以愚公移山精神,终日挖山不止。没有水泥自己烧,没有炸药自己制,出现了“铁姑娘”、“青年团”、“神炮手”、“凌空除险队”等动人事迹,连小学生放学后都要捎上块石头送到山上,真是全民皆兵,万众一心。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不但毫无怨言,还在崖壁上留下了豪迈的誓言:“崖当房,石当床,虎口崖下度时光,我为后代创大业,不修成大渠不还乡”,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我们沿阶梯走上去,红旗渠赫然出现在面前。水渠依山而建,缠绕山体,水流渠中,左盘右旋,迂回曲折,穿行于群山之中,前不见水源自何处,后不见水流向何方。每走几步,呈现在面前的山姿不同,渠道不同,风景也不同,可谓是景随步移,一步一景了。
渠水似流非流,乍一看似一潭死水,缺乏生机,细看,水流缓慢,没有波澜,没有漩涡,无声无息,昼夜不舍。或许,这是一种境界吧,如狂风暴雨有其威猛,润物细雨有其妙趣,各有千秋;又如豪放词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婉约词握红牙拍板,歌“杨柳风岸晓风残月”,各具魅力,无所谓孰优孰劣。任何艺术都有多种流派,才会有百家争鸣,百花争艳的繁荣。红旗渠奇特之处在于,外表粗犷豪放,如狂风暴雨,流水却柔和婉约,似润物细雨,集豪放和婉约二派风格于一身,少有。
流水缓缓,便有了另一番妙处,清澈明净,平如镜面,倒映石壁,倒映天空,石壁铁红,天空湛蓝,红蓝处于一渠水中,色彩鲜明,如画。偶尔,石壁上一棵没有凋零的青松,探出头,随风摇曳,倒映水中,画面有了动感,有趣。
红旗渠是一条英雄的渠,文化的渠,历史的渠,伟大的渠。
红旗渠两岸有很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名胜遗迹还有很多,几乎每走一步都可能踏上一个典故,如果详细说来,可以著一部厚厚的书。
我们慕名拜访红旗渠的时候,只见人造天河绕山腰,碧波映蓝天。山山相连,像一本小说不再平铺直叙,主人公的命运扯出了悬念。渠蜿蜒,路蜿蜒,水与路紧紧揉在一起,像两根扭着劲的绳缠在山脚。渐渐看见山崖陡峭,山势崔巍,乔木、灌木用不同的颜色把山野浓妆艳抹。
红旗渠流在田园诗里。
红旗渠流在山水画里。
诗里画里的红旗渠古老而又青春,内敛而又张扬着生命力。
当我们登上凌云亭,只见山腰白云缭绕,有的从容,有的急促。我们脚下的红旗渠在奔流,在歌唱,渠水流经青年洞,奔腾而下,摸爬滚打一番,立马成了壮汉,有了宽阔的胸怀,雍容的气度,和跋涉千里不知疲倦的豪迈精神!
难怪林州人民说,红旗渠里流的不是水,而是一渠粮,一渠油,一渠喜欢泪,一渠庆丰酒。五十多年过去了,红旗渠以她的无比巨大的魅力和无限的激情,把林州市2046平方公里的土地挥洒成了一片锦天绣地。
今日之林州是何等的美妙啊!到处生机勃勃,满眼蓬勃向上。无论是林州人还是外地来客,尤其是我们这些外地人到林州来的,我们无论是在大地上行走,还是在高山上攀登,无论是沿着红旗渠赞叹,还是面对太行山思索,我们时刻感觉到当年开凿红旗渠的炮声仍在耳畔轰轰隆隆地回荡着,铁锤仍在丁当作响,那大山压不倒他们,他们却要压倒大山的千军万马仍未散去,红旗渠似乎仍未修完,红旗渠还在继续修建之中。
这就是今日之林州!今日林州是今日之河南、今日之中国的一个缩影。巍巍乎,峨峨乎,林州的山水间激扬着一种浩然之气。此山,此水,此情,此景,令人兴奋着,感奋着、振奋着,大家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诗人般的赞叹:这里有一种精神,这里凝聚着民族魂!
当年我们采访过的姚村镇史家河企业集团总经理王发水,就是一个用小推车为红旗渠推过上千方石料、对小推车一往情深的“老太行”。他曾经对我们说:“俺林县人推小车有个脾气,只要你前边的一停下来,后边的非放到你前边不可。这就叫做:林县人生性犟,后边来的前边放。”
红旗渠是被“连年大旱”逼出来的,浩浩荡荡的修渠大军连1960年的大年都没有过完就走出家门,开赴太行。那场面曾是何等的壮观啊,夫妻并肩,父子同行,几代人走在一支队伍里,全家人编在一个施工队,锣鼓喧天,红旗漫卷,尘在飞,土在扬,不是去打仗,胜似上战场。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